侯典云 胥華偉 施江 張改娜 王征宏 史國安 孔祥生
摘 要:結合國家中長期生物技術人才發展規劃,對如何培養生物技術專業學生的科研能力進行初步研究。
關鍵詞:生物技術 科研能力 培養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b)-0209-01
國家中長期生物技術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國生物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目標是:建設生物技術人才金字塔,支撐生物技術強國、生物產業大國戰略目標的全面實現,努力造就一支規模宏大、水平一流、結構合理、布局科學的生物技術人才隊伍。由此可見,生物技術產業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主導性產業,將成為我國實現跨越式發展中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領域。
培養大學生的科研能力是高等學校的基本任務和職能,是落實我國高等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舉措。提高科研能力有助于大學生知識學習深化、個性全面發展、校園文化建設和創新思維形成。
生物技術專業是以理為主、以工為輔、理工復合型辦學,培養應用研究型人才專業,非常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本專業按照“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強化能力、提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指導思想,要求本專業畢業生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因此,加強生物技術專業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對學生的事業發展和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的崛起都具有現實意義。筆者結合本校生物技術專業的辦學經驗,就如何加強生物技術專業學生的科研能力進行初步研究與探索。
1 注重訓練學生查閱文獻能力和閱讀文獻的能力
生物技術產業發展非常迅速,知識更新速度迅速。如何引導學生及時跟蹤專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學習和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成為新形勢下高校教學的重要任務。為了達到此目的,我們在實際教學中改革某些課程的考核方式,采用靈活的考察方式,如分組討論、查閱文獻、寫綜述等方式。通過這些考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檢索文獻、閱讀文獻,并對文獻進行歸納和整理,并讓每個學生對自己閱讀文獻的情況進行口頭匯報,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提高了學生查閱文獻和閱讀文獻的能力,為增強學生的科研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 優化培養方案,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
新形勢下,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思維能力為目標的均衡發展教育理念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重點和發展趨勢。生物技術專業作為一門實驗性學科,培養的學生更應具有較強的實驗動手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根據此培養目標,經過大量的調研和研討,我們依據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為主,驗證理論為輔的原則,對實踐性教學模塊做了較大改個,打破了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把學科平臺課程中的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實驗重新整理組合,刪減了形同或相近的實驗項目,大幅度增加了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并把實驗課程分為三個模塊,即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A行實驗主要包括本專業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簡單的驗證性實驗,要求學生通過該模塊的學習掌握本專業的基本實驗操作技術,熟練使用本專業實驗常用的實驗儀器、設備,為后續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開展奠定基礎。綜合性實驗主要是在基礎性實驗的基礎上開設一些實驗過程較復雜、綜合運用本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的實驗,如生物化學大實驗、植物學野外實習等。通過該模塊的學習,讓學生掌握本專業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思路,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第三個模塊為設計性實驗,一般安排在第7、8學期,該模塊要求學生結合教師的科研課題,通過獨立查閱文獻資料,自己制定實驗方案,并經過指導教師修改完善后實施。通過本模塊的訓練,希望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科研能力。
3 注重畢業論文環節,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
本科畢業論文是學生畢業前的最后一個培養環節,也是一次重要的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的機會。畢業論文質量的好壞,直接反映出學生科研能力的優劣。結合我校實際,本專業的畢業論文安排在第8學期,共計17周的時間,整個環節包括指導教師的確定、題目的選擇、畢業論文開題、實驗、畢業論文撰寫和畢業論文的答辯幾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清晰的時間節點。為了確保畢業論文的質量,指導教師和論文題目的確定一般安排在第6學期的期末,采用的是雙向選擇的原則,即首先要求具備指導教師資格的教師你定畢業論文題目,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同時還需要和指導教師進行溝通并最終確定指導教師和畢業論文題目。題目確定后教師就開始指導學生查閱文獻資料,撰寫開題報告。從第7學期末開始即進行預實驗和畢業論文開題的準備工作,第8學期正式進入實驗環節,實驗結束后,指導教師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經教師修改后邀請本專業的專家對畢業論文進行評閱,并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學生按照專家的意見修改后方可加畢業論文的答辯。答辯是畢業論文的最后一個本環節,也是全面檢閱學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環節,答辯時,評委老師需要從論文選題質量、能力水平以及論文質量和工作量幾個方面對論文進行綜合評價,尤其側重于論文的意義、論文設計的嚴謹性、實驗手段的先進性等方面進行考察。通過畢業論文環節的鍛煉與培養,學生對文獻查閱、實驗操作、論文撰寫、論文答辯等環節都有了清楚地認識,切實起到了培養學生科研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侯典云,胥華偉,施江,等.生物技術專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1,3(183):229.
[2] 黎海彬.生物技術綜合性實驗課程初探[J].廣州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7,9(19):83-85.
[3] 朱孝欽,楊明,胡明輔.實驗教學與管理改革初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4,23(5):84-85.
[4] 夏煥章.建立實踐教學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實驗技術與管理, 2008,25(10):29-31.
[5] 王義良.加強綜合性實驗和研究性實驗注重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 《生物技術綜合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1,21(5):48-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