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媛媛
摘要:理論教學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而專業實習特別是頂崗實習能給應用型專業學生一個實際操作的機會,一個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全面提升的機會。本文以咸陽師范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頂崗實習為例,通過對參與頂崗實習學生滿意度的調查,分析了當前旅游管理專業頂崗實習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效開展頂崗實習的對策。
關鍵詞:旅游管理專業;頂崗實習;學生滿意度;認知評價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11-0120-04
頂崗實習是將課堂建到產業園區、企業車間等生產一線,在實踐教學方案設計與實施、指導教師配備、協同管理等方面與企業密切合作,強化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提升教學效果的教學方式。就旅游管理專業頂崗實習而言,則是指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學校安排下,到旅游企業不同崗位進行實習并履行其相應的職責。在頂崗實習期間,學生會暫時頂替一些員工的崗位,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并通過勞動獲取相應報酬;用人單位也會對員工進行必要的崗前培訓;學校也會安排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頂崗實習是學生與旅游業第一次真實的接觸,是實現實習實訓場所與職業工作環境“零距離”對接的基本教學環節,是培養符合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關鍵教學環節。因此,頂崗實習效果的好壞尤其是學生對其滿意度將直接影響到學生未來進入該行業的可能性。
筆者擬以咸陽師范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頂崗實習為例,通過對參與頂崗實習學生的認知度調查,探討當前旅游管理專業頂崗實習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咸陽師范學院旅游管理專業采用的頂崗實習模式是當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Sandwich Internship”,即前5個學期在校學習,第六學期在旅游企業頂崗實習,第七學期再回到學校“再學習”,第八個學期為畢業實習。研究對象為本校2009屆、2010屆和2011屆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調查發出問卷200份,收回問卷200份,其中有效問卷186份。問卷及訪談涉及五個方面25個問題。通過問卷法與訪談法,并結合自身頂崗實習管理經歷,對調查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提出問題并給以針對性意見和建議。
旅游管理專業頂崗實習現狀分析
(一)頂崗實習管理
頂崗實習管理主要包括實習前的動員、計劃及實習期間對學生的指導工作。對于頂崗實習前學校的動員和布置情況,有61.29%的學生認為學校在實習前只是做了一般的通知;對于學校的頂崗實習計劃,僅有27.96%的學生認為學?!懊鞔_、具體、執行好”。由此可見,學校在實習前的準備工作還不到位。實習期間對實習生的指導情況方面,學校指導教師能下到實習單位檢查指導,但不能認真負責,沒有及時為學生的生活、工作等方面提供有效指導。整體而言,學生對教師指導參與性不滿意。
(二)實習單位和崗位選擇
頂崗實習的實習單位和崗位選擇情況直接關乎學生實習的積極性,影響頂崗實習的效果。調查對象實習地點主要分布在深圳、廈門、莆田、廈門、杭州、咸陽、天津和北京等地,實習的地點比較分散,且實習方向主要集中在酒店方向。有74.19%的學生的實習單位是由學校聯系的,另有25.81%的學生則是通過自己或其他社會關系聯系的。對于實習崗位的安排,67.74%的學生是由單位直接安排,未經個人同意。訪談中發現有52.69%的學生表示更希望能夠自己選擇地方和崗位進行頂崗實習。整體來講,學生普遍認為頂崗實習的自主性較差。
(三)實習期間學生合法權益保障
實習期間,頂崗實習的規范化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在實習期間的利益保障。55.91%學生表示不清楚實習前學校是否與實習單位簽訂實習協議書或合同,3.23%的學生認為沒有。實習期間的工作時長方面,有65.59%的學生表示在頂崗實習期間每天工作8小時以上,工作時間過長,并且用人單位不給加班費。實習期間自身利益維護方面,有74.19%的學生表示在實習期間,企業偶然會侵犯自己的利益。近80%的學生表示沒有、不知道怎么維護或者沒辦法維護自身權益;根據訪談結果得知,許多低年級學生不知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傮w上,頂崗實習期間學生合法權益保護方面需要加強。
(四)對學校課程設置方面的認識和建議
對學校課程設置方面的認識情況,調查問卷顯示,有55.81%的學生認為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技能與工作要求無關,有36.67%的學生認為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技能基本適應工作需要。通過深層次的訪談得知,在學生對我校課程設置的建議中,有58.06%的學生表示希望學校能夠增加專業課程,其次是專業選修課程以及基礎課程。旅游業是實踐性極強的應用型行業,課堂教學的改進和完善會影響到學生對頂崗實習效果的評價。
(五)學生對頂崗實習的總體認知情況
學生對于頂崗實習的總體認知情況是整個頂崗實習能否達到期望效果的基礎。關于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平均月收入情況,有72.04%的學生的平均月收入在1 200元以上,有27.96%的學生平均月收入在1 200元以下。大部分學生表示希望能夠提高實習生的工資水平。頂崗實習后,大部分學生留在實習單位工作的意愿不高。
旅游管理專業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
調查結果表明,盡管旅游管理專業頂崗實習基本達到培養計劃與接收企業的要求,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頂崗實習管理制度不完善
頂崗實習期間對學生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學校和旅游企業兩方面。頂崗實習前,學校對頂崗實習進行沒有全面而有效具體的管理和計劃,同時對實習前期的動員工作也不到位,學生缺乏對實習單位的認識和了解,積極性不高;實習期間,不能及時安排指導教師到單位對學生進行指導;實習結束后,學校并未及時對實習進行評價,總結實習效果。用人企業則往往容易從短期利益出發,不重視實習生的指導工作,對實習生疏于管理,只是把實習生當成是短期的“廉價勞動力”。
該問題是制約大多數應用型專業頂崗實習的最大瓶頸,也是影響學生頂崗實習滿意度的最大障礙。學生對能提供驗證課堂知識機會并能及時反饋的實習更具有滿意度,只有實習安排符合旅游業發展要求,學生得到其從業所需技能時,學生才能從頂崗實習中真正獲益。
(二)頂崗實習缺乏自主性
頂崗實習期間,由于實習單位接收能力有限,學校所聯系的實習單位分布較分散且多半是以酒店方向為主,不能滿足其他方向學生的實習需要;大部分高年級學生表示更希望能夠自主選擇實習單位,但學校對于自主聯系頂崗實習的要求較高,導致部分有特殊情況而不能隨學校實習的學生難以找到合適的實習單位。
頂崗實習自主性關系到學生整體的實習感受,左右著學生的實習意愿,一旦學生進入到不如他們所愿的實習基地,學生常會表現出消極抵觸的實習態度,這會對進一步開展實習埋下隱患。
(三)頂崗實習保障機制不健全
頂崗實習期間,由于資金、人員有限,學校不能及時充分地與企業、學生保持有效聯系,部分學生處于自由散漫的狀態。實習時期的大學生處于管理的“真空”階段,缺乏統一的規定和程序,學生一旦出現工傷、薪酬糾紛等問題,學校、學生、實習單位都將處于尷尬境地。加之,校企之間的合作關系不穩定,職責分工不明確,合作缺乏政策法規的保障,學生與用人企業之間的合同不透明等也會產生消極影響。
實習生的身份界定是當前頂崗實習面臨的主要問題,實習生進入企業工作崗位頂崗,成為企業的“準員工”,并與企業正式員工共同履行“職業化”崗位職責。其合法權益的保障應與正式員工一致。但是我國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來保障學生實習期間的合法權益,對校外兼職和實習環節的法律約束太少,缺乏可操作性。
(四)學校課程設置不科學
大部分學生認為學校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沒有特色,邏輯性不強。我國高校教學一直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病,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開設雷同,缺乏特色;課程之間聯系性差,不利于學生的理解記憶;課程開設缺乏邏輯性,知識由淺入深的層次性不明顯;實踐課程較少,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不能滿足綜合性旅游人才培養的需求。
“Sandwich”實習模式中的重要環節就是前期的基礎課程學習,包括通識教育(基礎知識)、專業教育(專業知識)與技能教育(操作實驗)。知識構成與課程設置關系到學生頂崗實習與實際工作的知識儲備與心理準備,是獲取較高實習感受的重要指標。
(五)學生對頂崗實習認識不足
頂崗實習學生的“職業化”特征同時引發了實習生對頂崗實習訴求的多元化、權益的顯性化特征,實習生將全面權衡頂崗實習的相關要素,包括實習地點、企業背景、用工薪酬、頂崗時間等與實習生利益攸關的實習條件和用工要求。學生往往把頂崗實習當成賺錢的手段,將自己的待遇與正式員工作比較,心理落差大;不能很快適應工作環境,難以忍受枯燥乏味的工作,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工作穩定性差;自律意識不強,缺乏對企業的責任感和忠誠度。
旅游管理專業有效開展頂崗實習的對策
(一)學生應加強自身的綜合素質培養
在頂崗實習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頂崗實習效果的好壞。所以,對于學生來講,更應加強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在一線崗位工作,學生心理壓力較大,還會受到社會上的一些不良誘惑。學生在服從實習單位和學校指導管理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加強自我管理,學會在新的環境下與同事、領班、經理溝通;妥善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和矛盾;保持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力爭平穩通過“五關”,即目標端正關、角色轉換關、體力承受關、戰勝委屈關和環境適應關。
(二)旅游企業的目標應放長遠
旅游企業需將頂崗實習學生看做潛在的員工,以“準員工”的身份要求學生,將企業文化及相關規章制度融入實習生的工作和生活中,并安排較好的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給予實習生多方面的鼓勵及幫助,充分調動學生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使其更快投身工作崗位,融入企業。這不僅能夠解決企業的員工流動性問題,更有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
(三)政府應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
頂崗實習執行難的最大原因在于現行的法律制度對實習學生的保護不充分以及企業對實習生的不認同。政府應對接收實習學生的企業給予切實可行的優惠,引導、鼓勵企業及其他用人單位接收學生實習;各級人大、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或出臺適合本地區的相關法規、規章等。
(四)學校應進一步強化其橋梁作用
學校作為在校實習工作的主要組織者,作為實習單位和學生之間的橋梁,既要做好學生培養的工作,特別重要的是要保證學生的安全,也要照顧好實習單位的利益。
完善實習管理制度 首先,學校應成立專門的旅游管理專業頂崗實習管理機構,對學生的頂崗實習工作進行統一管理;其次,在實習前做好對學生的實習動員準備工作,將頂崗實習各細節涉及的信息制作成小冊子;再次,結合學生自身的情況、頂崗實習企業的特點和學校的相關規定,制定出與之相適應的實習計劃,交指導教師審核通過后才可實施;最后,與合作企業簽訂頂崗實習三方協議,明確三方權利和義務,尤其是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需掌握的技能與知識加以規范,并為學生統一購買保險,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
注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首先,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師的招聘中不僅要看學歷,更要強調其實踐能力以及相關工作經驗;其次,要加強對在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師的培訓,注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指導教師可以在組織學生實習的時候了解熟悉企業的運作,或者到企業兼職,深入了解企業相關部門的組織結構、企業文化等并且參與管理,提高實踐能力。
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目前,大多高校的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對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投入力度不大、重視不夠,使培養出來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差、技能缺乏,不利于頂崗實習期間學生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因此,學校應充分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應及時更新、完善校內實訓的設施設備,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同時,還可以邀請以往參加過頂崗實習且表現優秀的學生介紹經驗。
科學設置課程體系 作為應用型專業的課程設置,應該充分考慮到實踐教學在整個專業教育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學校應該根據自身的培養目標、實際情況以及旅游企業的需要,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在實施“學習—實習—再學習—再實習”的循環實踐教學模式的同時,要注意合理分配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的比重;在課程設置方面應遵循由淺入深的規律,注重學生的基本素質、基本能力、核心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逐步培養。
致謝:感謝我校學生胡桃溪在此次研究中所做的貢獻及為本文提供的調查數據。
參考文獻:
[1]Zopiatis A,Theocharous A L. Revisiting hospitality internship practices:A holistic investigation [J].JournalofHospitality,Leisure,Sport&TourismEducation,2013(13):33-46.
[2]翟思成,王文才,閆肅.以專業為單元的頂崗實習評價指標體系實證研究[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2):40-44.
[3]Chen Tzu-Ling,Shen Ching-Cheng. Todays intern,tomorrows practitioner?——the influence of internship programmes on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i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J].JournalofHospitality,Leisure,Sport&TourismEducation,2012(11):29-40.
[4]Nelson A. Hospitality internships:The effects of job dimension and supportive relationships on studentsatisfaction[J].Dissertations Abstracts International,1994,56(2):626.
[5]周曉彬.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調查與對策研究[J].社會調查研究,2011(10):151-152.
[6]佘伯明.以企業文化為導向的實習生職業化管理實踐與改進[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1(8):30-33.
[7]董志文,孔憲東.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導游方向實踐教學研究[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2(3):40-44.
[8]陶衛平,胡善風,朱國興,程林.旅游院校頂崗畢業實習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2):36-38.
[9]蘇運來.頂崗實習學生的合法權益保護問題初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36):36-37.
[10]伍小美.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權益保護現狀及對策分析[J].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2):30-34.
(責任編輯:張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