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基礎教育的地位不斷提高,基礎教育階段的情感德育越來越受到關注。新課標也對基礎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有明確要求,就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問題入手,分析了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關鍵詞:小學體育;情感教育;滲透
新課標的教學目標區別于傳統教學目標的表現是:傳統教學要求重視學生的智育教育,而新課標則要求教師在進行學科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智育,還要關注學生德育教育。所謂的德育教育,也就是學生的態度、情感、價值觀等,讓學生在愉快、享受的過程中學習,從而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的發展,最終實現新課標教學目標。尤其對于基礎教育階段,是學生情感、態度、是非觀念等方面的奠定和形成時期,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十分必要。接下來筆者就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進行分析。
一、小學體育教師的愛是情感滲透的基礎
對于小學生來說,一個充滿關愛的教師會受到小學生的愛戴。而小學體育往往是小學生喜愛的課程,是鍛煉學生體質的重要學科,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給予學生濃厚的關愛,通過親身示范、積極鼓勵,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激發學生刻苦練習、頑強的精神,而不應該一味地強調學生的體能鍛煉,應把智育、體育、德育綜合起來,三者相互促進,相互滲透。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用親切的語言、和藹的表情、溫柔的眼神去溫暖學生,學生便會真切地感受到,從喜歡體育教師到喜歡體育課,再引導學生去關愛他人,讓學生在愛的指引下去學習,為學生營造一個友愛的環境,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同時,體育教師雖然在平常教學中與學生接觸較少,但是通過對學生的關愛,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可以正確地引導學生。
二、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是情感滲透的途徑
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除了自身的情感投入外,還需要有科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增強體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由于小學生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年齡特點,單純對學生進行體能訓練只會讓學生對體育課程產生厭倦,教師必須在體育課上豐富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愉快地享受體育課。如,通過一些游戲增強體育課的趣味性,讓學生喜歡體育課,然后在游戲中滲透情感教育。例如,在帶領學生進行完基礎的體育訓練后,教師則可征求學生的意見,問大家有沒有想做的游戲,學生積極發言后,教師綜合所有意見進行篩選,找到適合鍛煉學生體力又可以滲透情感教育的游戲。如,兩組比賽青蛙跳,先是大家一起角逐出二十個勝利者,然后這二十個勝利者分成兩隊,進行小組合作的青蛙跳比賽。通過比賽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探究欲望,同時,通過小組合作比賽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個人的勝利不是真正的勝利,團隊的勝利則需要大家互幫互助,從而進行了情感滲透。
三、小學體育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情感滲透的動力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進行情感滲透的動力,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更利于鍛煉和進行德育滲透。首先,體育教師在課前要調整好情緒,呈現給學生陽光、樂觀的形象。如果將生活中的不良情緒帶入課堂,會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產生影響。所以,教師課前一定要克服不良情緒,將良好的狀態帶給學生。其次,教師通過幽默、生動且準確的語言,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不僅感受到身體上的勞累,還能體會到體育課堂的趣味,學生在積極的狀態下為情感滲透提供基礎,教師再進行一定的情感引導,體育課堂上的情感滲透將會更加有效。最后,教師要綜合全班每一個學生的情況,根據不同學生的體質狀況,在平衡全班體育訓練的基礎上對個別學生進行區別對待,學生的身體是最首位的。例如,一些學生可能存在僥幸心理,不參加鍛煉,教師如果對學生冷眼旁觀,不聞不問,甚至挖苦、諷刺,必然會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學生也會產生抵觸心理,使他們開始厭惡體育,逃避體育。
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綜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關愛學生,處理好師生關系,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多鼓勵、多引導學生,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的樂趣,教師的情感滲透則會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吳宏亮.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小學時代:教師,2012(02).
作者簡介:東升,男,1967年3月出生,大專,就職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鄂溫克旗第二實驗小學,研究方向:小學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