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玲
摘 要:2004年,教育部頒發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教學思想、教學模式和評價體系做出了相應的調整。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教師不斷探討新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中不僅包括探索新的、更加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等,還包括完善教學設備,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展大學英語教育。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發展與探索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在各個方面與國際的接觸越來越多,英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這對大學生的英語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學生不僅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還要具備參與國際合作和交流的聽說能力。而大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大部分時間是在英語課堂中完成的,這說明對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的探索勢在必行。
一、構建互動式課堂教學、網絡教學、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僅限于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傳授知識,新的教學模式將學習時間延伸到了無限的課外。互動式課堂教學是指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列出英語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內容,著重強調對文章整體性的分析,而不是逐字逐句翻譯。課堂上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網絡教學的主要功能是輔助課堂教學,課堂時間有限,學生如果有沒來得及向教師咨詢的問題,可以在課后教師開設的網絡教學平臺中咨詢,教師通過網絡進行解答。另外,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交作業等。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在課外進行英語復習和預習,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不能采取放任不管的政策。將互動式課堂教學、網絡教學、自主學習這三種教學模式有機結合起來,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充分做課堂學習的主人,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只有一種單一的教學方法——教師獨自在講臺上講授。新的教學模式要改變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
可以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輔助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前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放一些英文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大學可以聘請外教,讓外教給學生上英語課,全英文的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很好地參與其中;可以舉辦講座,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三、改變教師傳統的教育觀念
1.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只是為了在考試中能夠取得好成績,這導致上大學之后,學生不能快速扭轉思想,依然以應試教育為主。除了學生自身沒有扭轉思想,教師的教育思想也受傳統教育思想的限制,重視單詞、語法的學習,忽視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這兩點也是大學英語教學探索教學新模式的原因。
在逐漸進行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的探索中,教師要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不斷地強化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英語交流的能力。
2.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長久以來,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中只重視自身的講授,忽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實行互動式課堂教學的新模式中,教師要逐漸改變思想,認識到教學活動不只是教師的講,還包括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教師要認識到與學生的互動對英語教學的作用,如果缺少互動,就會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利于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和儲備。教學互動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將教學內容充分傳達給學生,讓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給自己做一個明確的定位,樹立在課堂上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思想,更好地提升教師與學生間的教學互動,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的實行。
3.應用情境教學法
學生在上大學之前已經學習了很多年英語,大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也可以說是鞏固和完善現有知識的過程,實現這個過程最好的方法就是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概況,還可以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以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應轉變為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對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的探索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課題,需要教師在不斷地探索中尋求更好的教學模式。在探索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的過程中,要重視量的積累,最終實現質的飛越。
參考文獻:
[1]丁愛云.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的構建[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8,28(3):86-88.
[2]邱東林,季佩英.建立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的嘗試[J].中國大學教學,2005(2):53-54.
[3]謝麗湘.大學英語現代化教學新模式的探索[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