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平
摘 要:語文教育作為基本教育學科之一,是陪伴孩子終生教育的學科。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小學語文的教育,都顯得尤為重要,是值得中國教育界進行嚴肅探討和深刻思考的學科。突破傳統教學模式、開展精品課程建設,是強化精品課程意識、更新刻板教學理念的關鍵。小學語文教學論作為小學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需要在深刻認識課程的歷史沿革的基礎上,進行積極的課程教學改革。這樣的教學改革有助于促進精品課程的特色發展,推進精品課程的實踐活動,進而使小學語文教學論精品課程建設取得卓越進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論;精品課程;探索;實踐
小學語文教學論是小學教育專業中一門充分體現專業特色的核心課程。小學語文教學論的建設與實施工作落實得如何,關系著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和效果,影響著教師專業持續發展的進程。下面將對小學語文教學論精品課程的探索與實踐做以下幾點闡述。
一、促進課程特色發展是基礎
課程的特色發展需要在充分認識課程的歷史沿革的基礎上來進行,中國的課程歷史沿革有著深厚而悠久的歷史,只有認真研究課程的歷史沿革,才能使精品課程兼具先進性、科學性和實用性。
小學語文教學論首要研究的就是教學設計、上課與說課、聽課與評課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和教學基本能力。其次,研究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表達、綜合性學習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領。深入研究這些教學論的原理后會發現,通過這樣的探索與發展,能夠使小學語文教學論精品課程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同時注重理論聯系實踐,對小學語文教育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二、改革教學方法是核心
小學語文教學論是一門時代感特別強的學科,也是一門理論與實際聯系十分密切的學科。突破傳統教育模式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大勢所趨。
在改革中,最首要的任務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運用一些可以利用的資源為學生建造一個充滿創造力的學習園地,打破固有的刻板課堂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一定的社會、文化情境中學習,這樣打破常規的方法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提升學生對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要起到充分的引導作用,在有效地傳授知識的同時,挖掘每一個學生自身存在的潛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采用“讀”“觀”“評”“寫”“說”“做”“講”的新型教學方法,改傳統的照本宣科教學模式為動態的對話交流式教學,先讓學生個人學習領悟,然后教師給予一定的引導,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知識,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表達意識。
三、強化課程評價機制是關鍵
課程評價的內容既要有對有關小學語文教學論基本知識與理論的掌握情況,又要加強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現在應試教育通常都是用一次考試的成績來判定一個學生。課程評價機制應該堅決杜絕單一的期末考試評定制度,采取平時與考試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的綜合成績來給出綜合評價。同時注重學生平時的表現,以及對待一門學科的態度,讓這樣的綜合考核制度成為提升教師語文教育教學水平的驅動力。
四、優化教學手段是重心
現代網絡技術高速發展,課程的相關教材、習題庫、教學課件等都可以運用便捷的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共享,這樣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很方便快捷地通過網絡瀏覽課程、下載電子教材等。同時采用全程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可以使教學的內容更加具體、形象。利用現代技術有效地提升了教學水平,提高了教學效率。還可以在學校開展優秀課程展示和評選工作,將一些優秀課程用影像記錄下來進行評選,然后分享給其他師生,做到資源的第一時間共享。
五、優秀的教師團隊是保障
教師應當加強對精品課程建設的理解,努力學習精品教學課程的內容,深刻領會精品課程的精髓,滲透其精神內涵,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長期以來,傳統的教學觀念對教師的影響嚴重,使一些教師看不到自身發展的不足,仍舊循規蹈矩地開展教學工作。教育的改革不斷提醒著教師,應該逐漸告別“單兵作戰”的模式,加強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培養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創新的實踐技能。優秀教師團隊的建設任重而道遠,而小學語文教學論精品課程的探索與實踐也是把雙刃劍,它對教師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小學語文教學論精品課程探索與實踐活動的開展,為學生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學習情境,這樣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和課程設置,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增加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觀念。小學語文教學論精品課程的建設與推廣雖然在一定的范圍內取得了一些成績,充分利用精品課程不僅解決了課時少、任務重的問題,而且有效地促進了師范生專業素質的提高。但是要想完全得到發展,還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持。
參考文獻:
[1]葉瀾.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J].教育教學雜志(上旬刊),2013(2):29-31.
[2]付敏.論現代教師的能力結構[J].課程教材教法,2013(3):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