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平英
摘 要:思維導圖不僅可以使人們思維的過程變的可視化和形象化,同時還可以用圖解的形式和關鍵詞來代替繁復的文字,方便人們理解。思維導圖際上屬于一種結構思維工具,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可以促進整體性和局部性的統一和結合,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高中地理復習的性質和要求。本文首先主要對思維導圖進行了解讀和探討,然后就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復習中的實踐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新形勢;思維導圖;高中地理;復習
高中地理是一門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密切聯系的學科,具有地域性和綜合性的特征。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地理復習過程中,要在分析和整合自身地理技能和知識的同時,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來收集相關的地理知識信息,并在地理學科的復習過程中以圖文并茂的方式來向學生講解地理知識,從而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進而幫助地理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效果。
一、對思維導圖的解讀
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圖,在1970年代由腦力開發專家托尼.伯贊提出的。思維導圖效仿的是大腦的思維方式,具有多向性和綜合性,同時思維導圖可以將思維方式表面化,通過線條、圖像、顏色、符號、詞匯等,以輻射發散和圖文并重的方式來呈現地理知識。所以,在高中地理復習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不僅可以有效的挖掘學生大腦的無限潛能,還能進一步的突破學科的界限,使思維過程更加活躍和創新。總而言之,思維導圖不僅具有靈活交互的特征,同時還能夠充分體現建構主義的思想,在地理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思維導圖的特征:①主題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清晰的集中在圖形的中央;②主題主干作為分支用不同的顏色從中央向四周放射;③分支由關鍵詞、圖形、符號、代碼、句子、解釋性文本構成,不屬于主題的課題也可以通過分支呈現出來,并且分支的長度與詞語一致;④不同分支形成一個連接的節點結構,并且與主題聯系性越小的問題離圖形中央越遠。
二、對高中地理復習中思維導圖的實踐分析
首先,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高中地理復習。例如在復習《地球的運動》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在根據“地球的運動”思維導圖創作要求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發散性的思考,并將自己學到的關于地球運動的知識寫出來,將這些知識進一步的發散,總結出下一級分支結構知識的內容,最后以“地球的運動”為主干,創作出這一課題的思維導圖。這樣學生在高中地理復習過程中,可以發散性的對《地球的運動》這一課題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從而來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復習效率。一般的概念圖,只是簡單的將相關的地理知識點線性的串聯在一起,而思維導圖不同于概念圖,它是圍繞著主題來進行發散思維的,與此同時,思維導圖還可以依據地理知識的層層滲透,來增添一些關聯知識。除此之外,在高中地理復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和習題的方式來深化地理課程的知識點,例如在復習“如何計算地球自轉線速度”時,教師可以根據思維導圖的知識點來提要,這樣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得出“地球自轉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維度度數相同則線速度相同,維度度數不同則線速度不同”的結論。在地里復習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當學生閱讀相關地理知識時,學生的腦海就會呈現出有關該問題的大致思維導圖,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在地里復習中的效率。
其次,幫助構件學生自己的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復習中應用思維導圖能夠有效的提高地理教學的質量,所以,在高中地理的復習過程中,授課老師應讓學生先構建出自己的思維導圖,根據思維導圖發散思維,有效的發掘出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有效的、全面的掌握高中地理的知識,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高中的地理復習課堂上,老師在每章節的小結中應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將本章節的難點、重點、易錯點總結歸納出來,這樣可以為學生在課后復習中提供有效的指導,也有利于學生對易錯點的改正,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三、對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復習中意義的分析
高中地理復習中的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信息處理系統,它可以把零散的知識組合成一個體系,形成一個清晰的知識網絡體系,從而有效的提高思維創新。圖像、文字、符號等組成了思維導圖,從形式上來看,它是由一級一級的分支結構組成的,可以有效的提高思維的可視性和形象化。學生在地理復習中利用這樣的結構圖,可以清晰明確各種地理信息之間的關系,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在復習中的系統性,條理性,并且還可以積極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復習效果。
復習是幫助學生鞏固地理知識,培養學習能力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特別是在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復習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不斷深化專業技能和地理知識,從而為學生日后對新地理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高中地理復習過程中,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在進行地理問題和地理現象研究時,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的對各種地理環境因素進行綜合分析,這樣可以為教師歸納和探究當中的種種關系與奧秘提供更多的方便。
四、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高中地理復習中,構建并利用思維導圖來將自身的地理知識和技能進行總結、梳理和發散,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樹立全面的思維體系,同時還能幫助學生鞏固高中的地理知識。除此之外,通過思維導圖可以直觀的幫助教師呈現出授課的思維方向,使學生在復習地理知識過程中有效的理清自己的思路,幫助學生把握課題全局,總結出各地理知識之間的聯系和規律,讓學生不斷創新思維方式,深刻的理解地理知識,提高地理復習的效率,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徐亮. 語言習得神經機制性別差異對優化二語習得策略之啟發——兼評托尼·巴贊的放射性思維導圖原則[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1(06).
[2] 張中文,馬德俊,谷素青. 概念圖和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09(12).
[3] 耿夫相. 基于“思維導圖”的地理教學設計——以湖教版(必修)高中《地理Ⅱ·人口的增長》一節為例[J]. 教育科學論壇. 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