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輝旸
摘 要:分析了學生不重視語文學習、師生缺少互動、學生語文基礎差以及語文學習知識連接不足等目前中職語文教學面臨的問題,同時提出了注重語文實用性、靈活設計語文教學方式以及調整語文教學手段等中職語文教學方式的改革方法,以期為中職語文教學方式改革提供一些參考,提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水平,促進中職語文教學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方式;現狀;創新
目前,語文是我國中職學校一大必修課。中職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時,應當突出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文化素養性,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技能、創業能力以及可持續學習創新能力。當前,我國中職語文教學方式較為落后,難以適應新時代中職語文教學的需要,應當注重中職語文教學方式的創新,不斷提升中職語文教學水平。
一、中職語文教學面臨的問題
1.學生不重視語文學習
目前,一些中職學校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過程中,存在著對語文學習不重視現象。中職語文教育介于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的語文教育之間,使得中職語文教育社會認同感相對較弱。很多中職學校在教學過程中,較為注重專業教育,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語文教育,使得中職學校語文教育論為副科,未能平衡分配語文課時,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重視語文學習。同時,中職學生為了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訓練過程投入的時間相對較多,對語文學習方面投入的時間相對較少。當前社會和網絡上充斥著各種不良學習觀念,直接影響著中職學校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一些中職學校學生認為,畢業后應當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技術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才能夠具有良好的發展前途,與自身的語文能力和水平高低沒有直接關系。學生正是受到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較為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對語文學習不夠重視,難以有效提升自身語文水平。
2.師生缺少互動
在中職語文教學課堂中,良好的師生互動能夠有效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然而,目前一些中職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很多中職學校語文教育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較大,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仍然采用“滿堂灌”的落實教學方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缺乏師生互動,使得學生覺得語文課堂枯燥無味、死氣沉沉,直接影響中職學校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3.學生語文基礎差
就目前我國中職學校生源而言,中職學校的大多數生源都是被高考或中考篩選過的弱勢群體,學生文化基礎較為薄弱,語文素養普遍不高,缺乏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一些中職學校學生甚至放棄了對語文科目的學習,使得中職學校語文教學課堂中時常出現看課外書、睡覺、玩手機以及遲到曠課現象,直接影響中職學校語文課堂教學質量,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4.語文學習知識連接不足
由于語文學科涉及到知識相對較多,很多語文知識都需要通過積累才逐漸形成,語文學科的學習離不開學生長久的堅持,因此,中職學校學生要想學習好語文,必須持續堅持學習。同時,語文知識具有較大的連貫性,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應當注重高層次的語文知識與最基礎的語文知識的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新的語文知識。然而,很多中職學校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僅僅根據當前語文教材內容開展,缺乏對以往學習的語文知識的回顧和聯系,使得不同階段的語文知識缺少連接并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直接影響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中職語文教學方式的改革方法
1.注重語文實用性
由于語文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文化水平,同時語文學科知識也是學生學好其它知識的重要工具,中職學校將語文作為中職學生必修的文化基礎課程。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堅持學以致用原則,注重語文的實用性。中職學校在開展語文課堂教學時,應當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生明確學習語文的重要影響,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中,實現語文知識的學以致用。在進行中職語文教學方式改革時,中職學校應當注重語文教學與學生的專業學習以及學生的未來的職業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突出語文學科的實用性,注重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以致用,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
第一,中職語文教師應當不斷轉變意識,徹底摒棄教師為課堂主體地位的傳統思想,將學生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做好學生的引導者。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新教學理念的創新和實踐,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全面考慮并結合各專業學生的不同特點,實行語文課堂的教學與專業知識教學的有機結合,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如對計算機專業的中職學生,在開展語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將計算機專業的內容與中職語文教材中有關未來科技發展趨勢的知識點進行有機結合,積極引導學生分析和展望未來計算機發展趨勢,在增強學生專業知識學習信心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專業技能水平。
第二,注重應用文寫作教學。應用文是中職學生本專業的書面表達常用形式,同時也是學生處理事務、溝通關系以及商洽業務的重要文字工具。因此,中職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時,應當注重應用文寫作教學,結合實際專業,適當增加應用文寫作教學課時和比重。中職學校可以針對不同專業,開設與該專業相近的應用文寫作課程,如法律文書寫作、秘書公文寫作以及商務文書寫作等課程,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學以致用,提升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第三,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中職學生除了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外,還應當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中職學習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提高中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中職學校可以在語文教學中,增設普通話訓練課程,培養學生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同時,中職學校也應為學生提供共同交流平臺,并設置與專業知識為主要內容的交流場景,如模擬現場招聘會、接聽電話、介紹推銷商品以及接待顧客等監理場景,不斷提升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靈活設計語文教學方式
在開展中職語文教學時,教師應當靈活設計教學方式,提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應當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保語文教學的有的放矢,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探索和思考,確保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中職語文教師應當對學校設置的各個專業有個大致的理解和認識,在開展各個專業語文教學時,應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學生的專業特點,注重發掘隱藏于語文教學內容之中的知識點,將語文知識點與學生專業知識以及職業的能力進行有機結合,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設計,有效實現語文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專業知識的交融共通。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設計語文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時刻保持飽滿、高昂的語文學習熱情,提升中職語文教學質量。
3.調整語文教學手段
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科學、高效的教學方式能夠明顯提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開展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語文教學手段的科學調整。
第一,教師應當落實語文備課。中職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備課時,一方面,應當明確語文課堂教學目標。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是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是課堂教學的開展依據,因此,教師在中職語文備課時,應當制定科學和簡潔的教學目標。教師在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時,應當結合語文整體教學目標,對本堂課所學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進行分化和分解,同時以學生視角全面考慮學生可學什么、不學什么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克服語文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確保語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幫助學生順利達成教學目標的內容,提升中職學校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另一方面,教師應當吃透語文教材,準確把握中職語文教學的方向,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中職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當對語文教材編者的編寫意圖進行深入挖掘,明確學生學習目標,以便不斷完善教學方式。對于教材中的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教師應當靈活把握,注重對教材內容的加工和設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也應當注重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新課改革越來越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在開展中職語文備課時,應當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學習經驗、知識體系、語文基礎水平以及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確保制定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策略以及課堂練習適合大多數學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二,優化課堂結構。目前,我國很多中職院校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仍然以教師為主體,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向學生詳盡、系統地灌輸語文知識,忽視了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難以有效發揮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作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思維和個性的發展。因此,中職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時,應當注重課堂結構的優化。新大綱明確指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學生在中職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是能動自主的求知者、探究者,而并非被動地接受語文知識的灌輸。教師在開展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教學理念的轉變,優化課堂結構,轉變傳統“滿堂灌”的語文教學模式,積極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參與者、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以及幫助者的開放式教學,在語文教學課堂中積極引導和組織學生開展各項小組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同時構建學生間相互合作與交流平臺,讓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體驗到成功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第三,按照專業特色開展分層教學。中職學習在開展語文教學時,可以根據專業特色進行分層教學。在按照專業特色開展語文分層教學時,應當結合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水平和學習條件,同時結合中職學校語文教學設計情況,構建“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的中職語文學習環境,教師通過對組織教學、改革、教法的科學分層,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教學目標。中職學校在開展分層教學語文教學時,應當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以及學習專業將學生分為A層次、B層次以及C層次,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確保各個層次的學生均能夠達到大綱所規定的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結語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革的不讀深入,我國中職學校在語文教學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時也積累了豐富的語文教學經驗。然而,目前我國中職語文教學面臨著學生對語文學習重視度不夠、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學生語文基礎知識薄弱以及語文學習知識連接不足等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對此,中職學校應當加強語文教學方式的改革,注重語文實用性,同時對語文教學方式進行靈活設計,并注重語文教學手段的調整,提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水平,促進中職語文教學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胡志春.淺議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式改革[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6):128.
[2] 潘良鈺.中職語文應用文教學方式探究[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刊),2012,(8):46.
[3] 張語成.淺議中職語文創新教學[J].新課程(教研版),2011,(7):138-139.
[4] 黃如婉.淺談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成才之路,2010,(22):96-97.
[5] 吳金花.淺談中職語文的創新教學[J].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2,(4):27.
[6] 付學佳.現代中職語文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8):280.
[7] 劉晶.關于中職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9):109.
[8] 岑益女.職校教育改革的今天,語文教學該走向何方——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改革淺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0):26-27.
[9] 韋敏蘭.中職語文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方式的實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11):51.
[10] 崔向萍.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2,(32):17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