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祖慧
摘 要:成本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一個綜合性指標。對于外貿服裝企業來說,產品報價越低越有市場競爭力,在需要降低產品單價的基礎上還要保持利潤甚至提高利潤,只能試圖降低成本。通過剖析服裝款式的成本構成,從材料、人工、質量三個方面,核算服裝成本,提出在生產過程中著眼于產品質量,動態控制成本,做出質量更好、技術含量、附加值更高的服裝,從而使企業在激烈競爭中獲得更大效益。
關鍵詞:生產過程;服裝;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3-0149-03
成本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一個綜合性指標。成本的高低,決定著企業能否為社會提供更多物美價廉的產品,能否取得更多的盈利,能否在市場中有競爭力。成本控制貫穿在生產的整個過程中,服裝企業必須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采用更加合理、科學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從分析成本動因的基礎上,在生產過程中對成本進行監控,以期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一、服裝成本構成
服裝成本主要包括七個方面的內容:第1為原輔材料費,主要有面料、襯料、縫紉線、副屬品等。第2為工時費,其中包括一線工人及管理人員工資和福利等。由于各單位職工工資及福利相差較大,而且同一單位在不同年月也有差異。第3為制造費,主要包括:工藝卡制作、樣品試制、水電消耗、保險專利、保管、倉儲、設備折舊、業務費等。第4為包裝費。第5為委托加工費,印花、繡花、外發等。第6為運費、報關費用等。第7為各類稅金等。成本核算表1詳細列出了服裝成本的構成及其計算方法。
二、服裝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實踐
生產過程成本控制是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對各種生產消耗和費用進行引導、限制及監督,使實際成本維持在預定的標準成本之內的一系列工作的總過程,主要涉及到材料、人工、質量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則是節約,積極創造條件,著眼于成本的事前監督,過程控制。
(一)材料成本控制
材料成本控制的重點放在原材料的耗用上。由成本核算分析表1中可看出,原材料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例很大,有效地利用材料、減少浪費成為成本控制的核心問題。
根據上頁表1的成本計算方法,對花邊針織套頭衫(如圖1所示)進行成本核算分析(見表2、表3)。從中可知此款針織服裝的材料成本占直接生產成本的82.1%,占產品單價的60.3%,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控制原材料的耗用量能直接降低產品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生產實踐中采取制定最優裁剪方案,確定最省排料圖,裁床限額發料,嚴格控制拉布長度,補裁片由縫紉車間主管簽單,廢裁片則由裁床主管安排彌補等措施來控制原材料成本。
(二)人工成本控制
人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和間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一般指流水線縫紉工的工資,間接成本指裁剪工、熨燙工、包裝工、修補工、保全工、搬運工等制造人員的工資,另外還包括工廠管理、財務、業務及后勤等人員的工資。
由成本核算公式中可知,人工成本有一部分是能創造增值價值的成本,而另一部分是不產生增值或創造低效增值價值的成本。成本控制時通過作業成本管理,降低不需用資源的耗用比例,從而讓未利用的生產能力更多地用到能產生更高效益的產品上去,進而達到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提高企業利潤的目的。
從上頁表3可知,花邊針織套頭衫的成本核算中涉及到人工成本的包括工價、管理費用、制造部門工資及費用、業務人員工資及費用,它們占產品單價的比例為17.9%,其中加工工價2.1元,占單位直接生產成本的11.4%。
表4是以花邊針織套頭衫為例,以縫制流水線的人工成本為解析點,分別計算比較2005年、2008年和2014年的人工成本情況。其中,出勤率為100%,標準工資率[1]=,直接工人成本=產品作業時間×標準工資率。由表中數據可知,由于勞動力價值的提高,2014年比2008年和2005年縫制工人標準工資率提高了很多,造成直接生產成本中人工成本分別增加0.25元/人和1.01元/人,根據成本核算表可知管理、制造、業務人員的成本都會隨之增加。隨著新勞動合同法的出臺,加班費用增大,工人作業時間減少,標準工資率還將大幅度增加,從而使產品單價迅速提高。因此在直接人工成本中,我們可控制的就是通過作業管理和控制,減少產品作業時間,提高企業勞動生產效率。
(三)質量成本控制
質量成本是指當生產的產品不是100%合格時,為提高產品質量而增加到生產當中的全部成本[2]。質量成本一般包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鑒別成本和預防成本。從實際的成本財務報表中可看出,不同行業不同企業,質量成本約占企業銷售總額的3%~20%,服裝產品大約是4%。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一個運行良好的質量管理計劃,質量成本總和達到最小時為最佳質量成本。因此,各服裝企業都應該努力將質量成本向最優靠近,把握好生產各環節的質量,降低原材料損耗,降低半成品或成品的報廢率,從而直接降低產品成本。
三、結論
從表5花邊針織套頭衫的成本構成比較表中可知,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總共占產品單價的78.2%,其他(包括運費、報關費、折舊費、各類稅金等)占5.8%,對于外貿企業來說,產品報價越低越有市場競爭力,在需要降低產品單價的基礎上還要保持利潤甚至提高利潤,只能試圖降低成本,然而,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逐步提高,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越來越大,壓縮有形的材料、人工成本顯得越來越難,如果將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投放在產品質量目標和規劃上,有計劃地提高質量預防成本,以同樣的價格和成本,做出質量更好、技術含量、附加值更高的服裝,這將能使企業收到更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 萬志琴,宋惠景.服裝生產管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1999:219.
[2] 姜蕾.服裝生產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24.
[責任編輯 陳鳳雪]endprint
摘 要:成本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一個綜合性指標。對于外貿服裝企業來說,產品報價越低越有市場競爭力,在需要降低產品單價的基礎上還要保持利潤甚至提高利潤,只能試圖降低成本。通過剖析服裝款式的成本構成,從材料、人工、質量三個方面,核算服裝成本,提出在生產過程中著眼于產品質量,動態控制成本,做出質量更好、技術含量、附加值更高的服裝,從而使企業在激烈競爭中獲得更大效益。
關鍵詞:生產過程;服裝;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3-0149-03
成本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一個綜合性指標。成本的高低,決定著企業能否為社會提供更多物美價廉的產品,能否取得更多的盈利,能否在市場中有競爭力。成本控制貫穿在生產的整個過程中,服裝企業必須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采用更加合理、科學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從分析成本動因的基礎上,在生產過程中對成本進行監控,以期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一、服裝成本構成
服裝成本主要包括七個方面的內容:第1為原輔材料費,主要有面料、襯料、縫紉線、副屬品等。第2為工時費,其中包括一線工人及管理人員工資和福利等。由于各單位職工工資及福利相差較大,而且同一單位在不同年月也有差異。第3為制造費,主要包括:工藝卡制作、樣品試制、水電消耗、保險專利、保管、倉儲、設備折舊、業務費等。第4為包裝費。第5為委托加工費,印花、繡花、外發等。第6為運費、報關費用等。第7為各類稅金等。成本核算表1詳細列出了服裝成本的構成及其計算方法。
二、服裝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實踐
生產過程成本控制是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對各種生產消耗和費用進行引導、限制及監督,使實際成本維持在預定的標準成本之內的一系列工作的總過程,主要涉及到材料、人工、質量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則是節約,積極創造條件,著眼于成本的事前監督,過程控制。
(一)材料成本控制
材料成本控制的重點放在原材料的耗用上。由成本核算分析表1中可看出,原材料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例很大,有效地利用材料、減少浪費成為成本控制的核心問題。
根據上頁表1的成本計算方法,對花邊針織套頭衫(如圖1所示)進行成本核算分析(見表2、表3)。從中可知此款針織服裝的材料成本占直接生產成本的82.1%,占產品單價的60.3%,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控制原材料的耗用量能直接降低產品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生產實踐中采取制定最優裁剪方案,確定最省排料圖,裁床限額發料,嚴格控制拉布長度,補裁片由縫紉車間主管簽單,廢裁片則由裁床主管安排彌補等措施來控制原材料成本。
(二)人工成本控制
人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和間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一般指流水線縫紉工的工資,間接成本指裁剪工、熨燙工、包裝工、修補工、保全工、搬運工等制造人員的工資,另外還包括工廠管理、財務、業務及后勤等人員的工資。
由成本核算公式中可知,人工成本有一部分是能創造增值價值的成本,而另一部分是不產生增值或創造低效增值價值的成本。成本控制時通過作業成本管理,降低不需用資源的耗用比例,從而讓未利用的生產能力更多地用到能產生更高效益的產品上去,進而達到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提高企業利潤的目的。
從上頁表3可知,花邊針織套頭衫的成本核算中涉及到人工成本的包括工價、管理費用、制造部門工資及費用、業務人員工資及費用,它們占產品單價的比例為17.9%,其中加工工價2.1元,占單位直接生產成本的11.4%。
表4是以花邊針織套頭衫為例,以縫制流水線的人工成本為解析點,分別計算比較2005年、2008年和2014年的人工成本情況。其中,出勤率為100%,標準工資率[1]=,直接工人成本=產品作業時間×標準工資率。由表中數據可知,由于勞動力價值的提高,2014年比2008年和2005年縫制工人標準工資率提高了很多,造成直接生產成本中人工成本分別增加0.25元/人和1.01元/人,根據成本核算表可知管理、制造、業務人員的成本都會隨之增加。隨著新勞動合同法的出臺,加班費用增大,工人作業時間減少,標準工資率還將大幅度增加,從而使產品單價迅速提高。因此在直接人工成本中,我們可控制的就是通過作業管理和控制,減少產品作業時間,提高企業勞動生產效率。
(三)質量成本控制
質量成本是指當生產的產品不是100%合格時,為提高產品質量而增加到生產當中的全部成本[2]。質量成本一般包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鑒別成本和預防成本。從實際的成本財務報表中可看出,不同行業不同企業,質量成本約占企業銷售總額的3%~20%,服裝產品大約是4%。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一個運行良好的質量管理計劃,質量成本總和達到最小時為最佳質量成本。因此,各服裝企業都應該努力將質量成本向最優靠近,把握好生產各環節的質量,降低原材料損耗,降低半成品或成品的報廢率,從而直接降低產品成本。
三、結論
從表5花邊針織套頭衫的成本構成比較表中可知,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總共占產品單價的78.2%,其他(包括運費、報關費、折舊費、各類稅金等)占5.8%,對于外貿企業來說,產品報價越低越有市場競爭力,在需要降低產品單價的基礎上還要保持利潤甚至提高利潤,只能試圖降低成本,然而,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逐步提高,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越來越大,壓縮有形的材料、人工成本顯得越來越難,如果將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投放在產品質量目標和規劃上,有計劃地提高質量預防成本,以同樣的價格和成本,做出質量更好、技術含量、附加值更高的服裝,這將能使企業收到更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 萬志琴,宋惠景.服裝生產管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1999:219.
[2] 姜蕾.服裝生產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24.
[責任編輯 陳鳳雪]endprint
摘 要:成本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一個綜合性指標。對于外貿服裝企業來說,產品報價越低越有市場競爭力,在需要降低產品單價的基礎上還要保持利潤甚至提高利潤,只能試圖降低成本。通過剖析服裝款式的成本構成,從材料、人工、質量三個方面,核算服裝成本,提出在生產過程中著眼于產品質量,動態控制成本,做出質量更好、技術含量、附加值更高的服裝,從而使企業在激烈競爭中獲得更大效益。
關鍵詞:生產過程;服裝;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3-0149-03
成本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一個綜合性指標。成本的高低,決定著企業能否為社會提供更多物美價廉的產品,能否取得更多的盈利,能否在市場中有競爭力。成本控制貫穿在生產的整個過程中,服裝企業必須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采用更加合理、科學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從分析成本動因的基礎上,在生產過程中對成本進行監控,以期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一、服裝成本構成
服裝成本主要包括七個方面的內容:第1為原輔材料費,主要有面料、襯料、縫紉線、副屬品等。第2為工時費,其中包括一線工人及管理人員工資和福利等。由于各單位職工工資及福利相差較大,而且同一單位在不同年月也有差異。第3為制造費,主要包括:工藝卡制作、樣品試制、水電消耗、保險專利、保管、倉儲、設備折舊、業務費等。第4為包裝費。第5為委托加工費,印花、繡花、外發等。第6為運費、報關費用等。第7為各類稅金等。成本核算表1詳細列出了服裝成本的構成及其計算方法。
二、服裝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實踐
生產過程成本控制是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對各種生產消耗和費用進行引導、限制及監督,使實際成本維持在預定的標準成本之內的一系列工作的總過程,主要涉及到材料、人工、質量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則是節約,積極創造條件,著眼于成本的事前監督,過程控制。
(一)材料成本控制
材料成本控制的重點放在原材料的耗用上。由成本核算分析表1中可看出,原材料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例很大,有效地利用材料、減少浪費成為成本控制的核心問題。
根據上頁表1的成本計算方法,對花邊針織套頭衫(如圖1所示)進行成本核算分析(見表2、表3)。從中可知此款針織服裝的材料成本占直接生產成本的82.1%,占產品單價的60.3%,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控制原材料的耗用量能直接降低產品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生產實踐中采取制定最優裁剪方案,確定最省排料圖,裁床限額發料,嚴格控制拉布長度,補裁片由縫紉車間主管簽單,廢裁片則由裁床主管安排彌補等措施來控制原材料成本。
(二)人工成本控制
人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和間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一般指流水線縫紉工的工資,間接成本指裁剪工、熨燙工、包裝工、修補工、保全工、搬運工等制造人員的工資,另外還包括工廠管理、財務、業務及后勤等人員的工資。
由成本核算公式中可知,人工成本有一部分是能創造增值價值的成本,而另一部分是不產生增值或創造低效增值價值的成本。成本控制時通過作業成本管理,降低不需用資源的耗用比例,從而讓未利用的生產能力更多地用到能產生更高效益的產品上去,進而達到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提高企業利潤的目的。
從上頁表3可知,花邊針織套頭衫的成本核算中涉及到人工成本的包括工價、管理費用、制造部門工資及費用、業務人員工資及費用,它們占產品單價的比例為17.9%,其中加工工價2.1元,占單位直接生產成本的11.4%。
表4是以花邊針織套頭衫為例,以縫制流水線的人工成本為解析點,分別計算比較2005年、2008年和2014年的人工成本情況。其中,出勤率為100%,標準工資率[1]=,直接工人成本=產品作業時間×標準工資率。由表中數據可知,由于勞動力價值的提高,2014年比2008年和2005年縫制工人標準工資率提高了很多,造成直接生產成本中人工成本分別增加0.25元/人和1.01元/人,根據成本核算表可知管理、制造、業務人員的成本都會隨之增加。隨著新勞動合同法的出臺,加班費用增大,工人作業時間減少,標準工資率還將大幅度增加,從而使產品單價迅速提高。因此在直接人工成本中,我們可控制的就是通過作業管理和控制,減少產品作業時間,提高企業勞動生產效率。
(三)質量成本控制
質量成本是指當生產的產品不是100%合格時,為提高產品質量而增加到生產當中的全部成本[2]。質量成本一般包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鑒別成本和預防成本。從實際的成本財務報表中可看出,不同行業不同企業,質量成本約占企業銷售總額的3%~20%,服裝產品大約是4%。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一個運行良好的質量管理計劃,質量成本總和達到最小時為最佳質量成本。因此,各服裝企業都應該努力將質量成本向最優靠近,把握好生產各環節的質量,降低原材料損耗,降低半成品或成品的報廢率,從而直接降低產品成本。
三、結論
從表5花邊針織套頭衫的成本構成比較表中可知,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總共占產品單價的78.2%,其他(包括運費、報關費、折舊費、各類稅金等)占5.8%,對于外貿企業來說,產品報價越低越有市場競爭力,在需要降低產品單價的基礎上還要保持利潤甚至提高利潤,只能試圖降低成本,然而,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逐步提高,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越來越大,壓縮有形的材料、人工成本顯得越來越難,如果將更多的精力和財力投放在產品質量目標和規劃上,有計劃地提高質量預防成本,以同樣的價格和成本,做出質量更好、技術含量、附加值更高的服裝,這將能使企業收到更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 萬志琴,宋惠景.服裝生產管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1999:219.
[2] 姜蕾.服裝生產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24.
[責任編輯 陳鳳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