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玲
摘 要:大學英語分級教學體現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多元智能理論所主張的智能多元化和個性化教學理念與其不謀而合。該文從多元智能理論的基本內涵出發,對改進當前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多元智能 ?大學英語 ?分級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c)-0110-01
1 多元智能理論為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提供了理論基礎
在研究不同對象的腦和智能的基礎上,美國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教授(Harvard Gardner)于1983年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他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而非單一的,共包含以下八種智能:語言文字智能;數理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我認識智能;自然觀察智能。每個人都同時擁有相對獨立的八種智能,同等重要。智能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被提升的,只要能得到適當的刺激,幾乎所有智能在任何年齡段都可以發展。但由于其不同的組合形式以及受環境、教育等影響,每個人表現出不同的智能優勢組合,突出其中一兩種智能,由此造成個體之間千差萬別。因此,教育過程中應十分留意這種差異性,因材施教,全面培養學生的多元才能。
多元智能理論所主張的智能多元化和個性化教學理念與當前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實踐不謀而合。近些年我國高等教育飛速發展,高校學生來自全國不同的地區,入學時即便同一班級內部英語水平差異也很大。此外,不同專業對英語的要求也不一樣,這就要求大學英語在教學大綱、教學方法、教學目標上不能一刀切。對此,很多高校都實施了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改變忽視學生個體差異的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滿足學生英語學習的不同需要。本文結合多元智能理論對改進當前的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提出一些建議。
2 當前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毋庸置疑,大學英語分級教學通過對學生劃分不同等級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但經過調查,作者認為當前分級教學還存在以下問題。
(1)等級劃分標準不夠科學。當前常用的做法僅是根據學生高考英語成績或者入校模擬考來劃分等級,而且在接下來的兩年大學英語學習中等級固定不變。這種一考定級別的方式沒有考慮到學生個體在智能結構、學習動機等方面千差萬別,缺乏能上能下的動態競爭激勵機制,抑制了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教材教法比較單一。目前實行分級教學的高校仍選用同一教材,不同級別的差異只是學習進度上不同。分級教學后,教師準備不足,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滿足分級教學的需要。
(3)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當前對學生的平時考核主要由任課教師一人完成,而教師往往比較仁慈,對學生的平時成績盡量往高打,拉不開差距,這樣一來,部分本來對英語興趣不高的同學就認為英語好混,很好過關,而班上基礎好的也覺得平時努力不努力結果都差不多。顯然,這種評價體系不但沒有調動起學習主動性,反而助長了懈怠散漫之風。
3 運用多元智能理論改進大學英語分級教學
多元智能理論為英語教師提供了理解和區分學習者不同認知能力的科學方法,提高了對學習者個體差異的認識,因此將多元智能理論應用于大學英語分級教學將獲得更好的效果。對此,作者提出以下建議。
(1)確立科學的分級標準,建立動態的激勵機制。合理的編排學生班級是分級教學取得成效的前提。新生入學的分級摸底測試應科學地設計試題,盡量包括對各種智能的考查。另外,安排學生填做智能檢測表格,使其明晰自己的優勢和弱勢智能。此外分級教學應采用動態管理模式,以學期為單位允許小范圍內的班級調整。這種優勝劣汰似的競爭機制一方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根據學生不斷變化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進行有效的因材施教。
(2)基于不同的智能,進行多樣化的教學。實際上,分級教學后教師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首先應根據分級教學的不同對象和培養目標合理調整教學材料,篩選與學生關聯性強的內容,既要好讀有趣,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有提升的空間。在教學的多個環節也應融合更多的智能活動,引起不同智能傾向學生的興趣,發揮其強勢智能,帶動弱勢智能,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發展。
(3)深挖教材,創造性調動學生多種智能。多元智能理論要求教師發揮想象,用更有意思的方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內容。例如《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冊Section A:A Test of True Love。這篇文章講得是一位念經軍官和一位素未謀面卻通過書信給他力量的女孩之間的愛情故事。教師先簡要分析文章,并讓學生口述對真愛的理解。愛情這個話題,學生總是興味十足。接下來,按學習小組自己編排體現“真愛考驗”的英文話劇。這一活動中,學生需要組織運用語言智能、肢體運動智能、自省智能、人際交往智能等在合作中完成。對教材的這種運用,讓學生覺得很新鮮,參與度極高,既可對所學內容印象深刻,又讓學生有了發揮才華的機會,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4)建立多元化的規范評估體系。多元智能評估設計應涵蓋反映所有智能類型的不同形式,采用表演、設計、課堂觀察等開放式手段,對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評價,更好地發揮評價的促學作用。平時成績打分的主體不應只限于老師,可以包括自我評價、同學小組互評、專家督導團點評。
4 結語
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分級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智能優勢,將課堂上的豐富多彩、有聲有色,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綜合英語能力。同時,多元智能理論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參考文獻
[1] 霍華徳.加德納著.多元智能[M].沈致隆譯.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
[2] 梁愛民.多元智能理論與多元化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06(5):80-83.
[3] 馬建桂.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的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新思路[J].中國成人教育,2010(10):163-1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