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
摘 要: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最大的幸福與快樂就在于與學生的交往,因為你的每一步,每一句話,你的眼神,甚至你的目光一閃或者一抬手,這一切都會深深地留在學生的記憶中。”人們常說有較高教學藝術(shù)的教師長了一雙“會說話的眼睛”,這就說明高明的教師善于利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感。肢體語言是人內(nèi)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它是促進師生之間正常愉快交往和形成和諧的教學氣氛的重要因素。肢體語言的運用,有時勝似萬語千言,能夠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關(guān)鍵詞:肢體語言;小學美術(shù);運用
春華秋實,轉(zhuǎn)眼之間,我已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工作了十一年,從一個對教學懵懵懂懂的大學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深深愛上教育這個行業(yè),期間付出的努力和心血自不必一一道來。在這個過程中,收獲著教學點點滴滴帶來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尤其對于肢體語言在小學美術(shù)教學中的體會,自有一番心得。學無止境,每一次的靈感迸發(fā),每一次的思想火花,每一次的成功,都讓我對“教育是一門藝術(shù)”有了更深的體會。
一、肢體語言的必要性
那么,什么是肢體語言呢?肢體語言又稱身體語言,是指經(jīng)由身體的各種動作,從而代替語言借以達到表情達意的溝通目的,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部或部分身體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動作,包括眼神手勢、頭部動作、面部表情、身體姿態(tài)等。語言學家研究結(jié)果證明:人們進行言語交際時,只有35%的信息是單純通過言語表達的,其余65%的信息則是通過肢體語言表達的。這一研究結(jié)果表明:肢體語言有著不可替代的表意功能。肢體語言是小學美術(shù)教師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的法寶,肢體語言的運用是課堂生動、活潑的重要表現(xiàn)。
二、肢體語言使用的策略
1.視覺語言
愛默生曾說過:“人的眼睛和所說的話一樣多,不需要字典就能夠從眼睛的語言中了解心靈世界。”課堂上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信息傳遞,常常是通過眼睛來表達和維持的。教師與學生眼光的接觸,實際上是一種無聲的言語交流,這其中既有贊賞、期待和鼓勵,也有暗示、責備和制止,雙方豐富的內(nèi)心感情都是用眼睛巧妙地傳遞和表達的,通過眼神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小學生都很貪玩,上課鈴聲并不能讓他們從課間活動立即轉(zhuǎn)移到課堂中來。這時,我們教師就可以用目光掃視整個教室,也就是環(huán)視。環(huán)視猶如一根指揮棒,照顧到樂隊的每一位樂手,共同協(xié)調(diào)地奏出輝煌的樂章。學生在教師的環(huán)視下,很快能明白教師在要求他們安靜,開始上課后,我們教師要做到眼睛散發(fā)出充滿活力、愉快、自信的眼神,以這樣的神情來感染每個學生,使他們快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
2.面部語言
一位教育家曾提出“用愛的微笑去征服學生的心靈。”表情,是肢體語言中最基本的一種。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么臉就是心靈的鏡子。它以最靈敏的特點,把具有各種復(fù)雜變化的內(nèi)心世界,如,高興、悲哀、畏懼、憤怒、失望、憂慮、煩惱等情緒,最迅捷、最充分地反映出來。因此,教師在上課時的每一個細微的表情都無時無刻地不在學生的情感上、心靈上引起了強烈的感應(yīng)。教學中,靈活運用面部表情,以微笑示意的肢體語言,構(gòu)成課堂教學的主流氣氛,對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無疑能起到濃烈的催化作用。
一個教師要善于正確地、及時地運用微笑施展自己的人格魅力,善于用真誠的微笑肯定學生的點點滴滴,善于把鼓勵的微笑帶給每個學生,善于把美麗的微笑感染每一個學生。教師的微笑應(yīng)該是善意的、會意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而不是裝出來的、無奈的、痛苦的笑。這一點,只有心里裝著學生的教師才會做到。
3.手勢的運用策略
手勢語言是有聲語言的必要補充和強化,是通過手指、手掌和手臂等活動所傳遞信息的。人的手勢種類繁多、含義豐富,靈活多變的手勢是肢體語言當之無愧的主角。因此,手勢語言利用得好壞,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肢體語言運用是否成功。教師的手語是教態(tài)美在三維空間的延伸,以手勢助說話,教師在教學教程中,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適當運用手勢,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具生動性,能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的教學中經(jīng)常用到的手勢語言有:
(1)豎大拇指。這是一個常用的手勢,一般表示高度的稱贊,非常佩服。課堂上學生提出很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或完成一幅作品時,我總是豎起大拇指表揚一下,有時甚至豎起兩個大拇指。
(2)丁字手勢。這是籃球比賽中表示暫停的手勢。當有的學生的想法十分個性或在評價學生的做業(yè)時,常會出現(xiàn)嘰嘰喳喳的議論或哄笑聲,這種情況下,我總是用此手勢以示安靜,效果勝于斥責。
(3)鼓掌。當學生出色地回答了問題、做了精彩的示范、后進生進步時,我總是帶頭鼓掌,這會產(chǎn)生巨大的效應(yīng),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
(4)十字形。這是一個表示錯誤的手勢,當學生上課講悄悄話或做與美術(shù)課堂無關(guān)的事時,我除了用眼神制止外,還會悄悄地對他們使用十字形手勢。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肢體語言是無處不在的。課堂中教師的一切身體語言動作都可視為肢體語言。肢體語言就是通過身體的動作來表達思想感情和行為意向的一種無聲語言。教師的肢體語言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用心去修煉,教師的肢體語言是學生眼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美術(shù)課中恰當?shù)剡\用,不僅能抓住學生的眼球,還能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動中學。
參考文獻:
王竟.淺談肢體語言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小學,2010(12).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