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學困生問題是教育者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學困生問題更加令人擔憂,針對不同學困生要深入分析,根據學困生的反饋做好及時的調整策略,這將是解決現有初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學困生轉化;初中數學;學習興趣
一、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導致學生數學學習差,成為學困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有智力因素的影響,這個先天條件我們無能為力,但是學習中的非智力因素更為重要,尤其是學習的興趣。據調查,對數學有學習興趣的學生數學普遍較好,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就顯得很重要,首先,我們應該讓這些學困生有一個數學上的成功感,進而成為激發他們數學學習的精神動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給這些學困生創造更多的機會,設置更多的問答環節,讓學困生能夠積極參與,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有針對性地教學,讓優秀生高有所攀,學困生學有所進。學困生在實際數學學習過程中大多都怕提問,課堂的參與較少,針對這些,老師們要精心設計課程,難易相結合,簡單的多向學困生來回答,在他們答對之后及時地給予掌聲鼓勵和表揚,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答錯了,要給予更多的引導,啟發他們及時糾正過來,讓他們逐漸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慢慢培養起學困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其次,營造更多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人人平等是師生和睦相處的前提,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是讓課堂成為他一個人演說的平臺,而是盡量在教學中努力建立一種互相尊重、互相平等、互相信任的“三互”機制,使學生能夠在一個非常歡快、和諧、寬松的良好氛圍下學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學敢問,擺脫拘束,思維更加活躍,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尊重、理解、信任,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激發這些數學學困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從情感上擺脫學習難的陰影。
二、合理指導,讓學生盡快適應初中數學的學習
要想讓學生盡快適應初中數學的學習,教師要研究小學初中數學學習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從學習方法上給予指導,既要肯定他們之前的學習,又要針對新的內容,及時地引導學生新的數學學習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還要個別指導,指導他們如何記憶,如何觀察思考問題,如何去做課前預習,課中筆記,課后復習,讓他們逐步明白這樣學習的好處,進而讓他們養成這樣的學習習慣,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前提。
三、改進教法,更好地適合當前初中生的學習
教師不僅要在學生身上下功夫,同時還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作為一名教師,要想在課堂上更好地引導學生,就必須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的困難點,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這樣才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課前備課工作,更好地在課堂上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數學的魅力,用更多形象幽默的比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大自然中的奧秘,在課外時間可以給學生講一些關于數學上的一些好的應用和數學上的故事,讓更多初中學困生更好地認識數學,更多地了解數學,在平時的教學中多組織一些數學活動,給予學生更多參與、思考的機會,在數學學習中多讓學生了解突破難關的方法,比如,數學結合,更直觀地反映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示范和適當練習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真正走出初中數學學習難的門檻。
四、因材施教,靈活多變
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生的一件難事,何況是數學學習,而要將枯燥的學習變得有趣有味,將初中數學學困生脫穎而出就需要教師的真功夫了,因此,教師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講解,加強基本方法的運用和理解以及基本思想的滲透,加強學生自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的數學才能從根本上有所改觀。
初中生處于學習的關鍵時期,對數學的學習或多或少有些壓力,教師必須從根本上排憂解難,數學是初中生的基礎學科,對它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其他相關科目,因此,初中生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將是一件極其重要而又有著深遠意義的事情。
參考文獻:
[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作者簡介:吳敏,男,1973年8月出生,本科,就職于重慶開縣后河初級中學,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