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是“以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培養綜合型學生,這就需要有個性化的教師。鮮明個性的教師往往具有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個性化;教學
我們身邊有著許多的教師其實都追求鮮明的個性,都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表現自己的個性??墒?,很多的教師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往往只是生搬硬套,缺少個性化的加工,因此效果往往很差。個性化教育就是要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作為教學目標,以此促進學生的成長。
一、個性化教學,需要主體性備課
想要實現個性化教育,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改革,比如說輪流當主持人的制度,即讓每一位教師都有機會展示自己,并且主動參與備課。另外,需要給我們的教師一定的空間,讓他們對原來集體備課的教案進行二次加工,以此展現個性化備課的特點。
二、個性化教學,需要活用拓展教材
個性化的教育不應該脫離教材,可是也不能照本宣科,而是應該讓課本上的知識活起來,從而實現個性化的教學。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接生活原型
數學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際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利用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深入淺出地講解數學知識,讓學生深刻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以此激勵學生自己主動地從生活中發現數學,研究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
2.合理重新組合
重新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組合,以此進行個性化的教學。一些大家都懂的問題可以一筆帶過,而那些容易引起學生爭議的問題一定要著重的講解,讓學生主動思考,引導學生深入地研究這個問題,直到真正地掌握。
三、個性化教學,需要尊重學習方式
每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展現自己個性的過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方式,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喜歡數學。另外,教師要注重學生在你數學的學習過程在所展現的個性,并對此給予贊許,讓學生能夠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個性。
總而言之,數學的個性化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逐步地探索才能成功。為了更好地進行個性化的教學,就必須要從每一個教學環節入手,才能亮出飛揚的個性。
參考文獻:
陸國紅.關于小學數學個性化教學的思考[J].陜西教育:教學,2013(09).
作者簡介:唐繼斌,男,1960年1月出生,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