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人們對數學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數學教學方式與以往有了很多的不同。新課改中提到,學生要自主自立地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課改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是在課改的過程中確實存在很多問題,畢竟課改是以前沒有做過的,要做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嘗試,不斷地在嘗試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努力做好課改各方面的工作。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課改;嘗試;反思
高中數學是一門很關鍵的課程,在新課改的不斷深化下,數學教學方式也有了不同的發展。下面就談談對于數學改革的嘗試和反思。
一、課改就是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對于數學尤其如此
在課改之前,數學課堂上,大多數都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老師與學生的關系就是教與學的關系,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學得比較死板,老師教的也比較死板,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課改以來,要求解放課堂,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上,老師不再單純地傳授知識,老師要和學生一起學習,老師作為課堂的領導者,要指引學生自己去解決不會的問題,鍛煉學生的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教學在很多方面要學生自己積極地思考,在數字中找到快樂。很多數學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學生具備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對數學課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采取不同教學方式
在以往的教學工作中,很多學校采用同一種教學方式,大家講課都是采用同一種方式。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化,這種方式已經不適應當下的學生。與以前的學生相比,現在的學生更加活潑好動,思考問題的方式也別具一格。這就要求老師在授課的時候要采取一種適應學生的教課方式,要讓學生從心理上感覺到老師相信他能學好。對數學這門課程而言,很多學生比較害怕繁瑣的計算,也需要學生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采取不同方式進行教學。比如,在數學題中加入一些故事,例如“勾股定理”的出現以及延伸;老師還可以講授一些數學在社會發展中的運用,這些東西都可以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對老師而言,課堂上要有潤滑劑,要因材施教,這樣課堂才有激情,學生才會深深地喜愛上課堂,當學生喜歡上課堂之后,數學的學習也就不再那么的枯燥了。
三、數學的學習應該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
以往,學生學習數學都是一種固定的模式,老師講課,然后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去做,這樣學生就慢慢地機械化,慢慢地變成了一種學習的機器,這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沒有好處。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我們應該打破這種模式。學生的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內和書本,應該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但是這個過程需要老師去引導。學校可以定期舉辦一些數學知識大賽或者數學能力大賽等,這樣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還可以讓學生愛上數學。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應該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去引導學生去思考。比如,在學習“勾股定理”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去討論為什么生活中的很多建筑構架都是三角形的。這樣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通過大量的調查和研究之后得出:因為三角形的穩定性,所以很多建筑和橋梁才是三角形構架。這樣就會對為什么三角形有穩定性產生足夠的好奇,然后老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進行講課了,隨后再延伸到三角函數的各個方面,讓學生既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
總之,新課改之后,學生在課堂上變得更為主動,學生慢慢地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根據不同的方式授課,顧全不同水平的學習,這對于學生的發展是有很大的好處的。不斷地深化高中數學的改革,不斷地開拓新的教學方式,為高中數學提供更大的助力。
參考文獻:
朱奭.對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幾年來的思考[J].快樂閱讀:下旬刊,2012(07).
作者簡介:黃志彬,男,1977年9月出生,本科,就職于江西臨川二中,研究方向:高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