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兒童語言發展各方面研究表明,3~6歲是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期,教師認為藏區雙語教學應該從幼兒教育開始,尤其是從雙語與母語的交叉學習開始。其中,母語的學習對幼兒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藏區;幼兒語言;雙語教學:母語教學
一、藏族地區幼兒語言教育現狀
1.以農村寄宿制初中建設和鄉鎮小學規范化建設為重點,教育投入不斷增加,辦學條件不斷改善,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公共財政投入教育的力度不斷增大。2007年全區下達教育事業費27.8億元。教育基建前期工作得到進一步重視和加強,完成了教學點改造、小學規范化建設、農村初中改造、高中建設、高校改擴建規劃編制工作,項目前期工作順利推進。以農村寄宿制初中建設和鄉鎮小學規范化為重點,加大對農村中小學建設的投入力度,均衡配置教育資源,積極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小學教學儀器設備配備達標率達到85%,極大地提高了學校的配備水平。
教育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經費預算落實到校,中小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達到3000元,保障了中小學校的正常運轉。對義務教育階段實施免收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的政策覆蓋全區城鄉。農牧農民子女中小學住校生“三包”經費標準進一步提高,平均生均達到1350萬元,教育財務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
2.加強師德建設,強化教師培訓,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
大力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在全區教師中認真組織學習和諧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大力弘揚“學為人師,行為示范”高尚師德。以農村教師隊伍為重點,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城鎮學校與農村中小學對口支援制度和教師交流制度,加強城鄉中小學教師的合理流動和配置。實施“師資定向農村分配計劃”,加大為新農村建設服務力度,提高人才智力水平。
更新教師培養模式,進一步完善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一體化的教師教育體系和機制,積極鼓勵教師通過各種形式提升學歷層次、提高業務技能。堅持以新課程、新知識、新技術和師德教育為重點,實施中小學全員培訓計劃。
藏區幼兒母語教學的試點極少,缺乏和欠缺教學條件和師資力量。
二、雙語教學與母語教學
藏民族主要使用的語言是藏語母語。語言學家認為,一個人的母語是學習文化科學技術的最佳語言工具。有些試行雙語教學的學校,不僅在數學、化學等學科講授時嘗試雙語教學,像政治、歷史等語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也進行雙語教學。對此有關專家認為,雙語教學不能搞“一刀切”,雙語教學并非適用于所有學科。隨著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學好漢語確實越來越重要,但這樣的“雙語教學”擠占了學習藏語的時間。在漢語教學的同時,要加強學生對藏語的認識,培養學生學習藏語的自豪感。國外雙語教學研究方面的學者甚至提出,考慮到邏輯思維的養成和穩定性,雙語教學應該在掌握好母語的基礎上進行,他們也強調,學習母語有助于學生對第二語言的掌握。
三、母語教學對幼兒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性
1.學習母語有助于學生對第二語言的學習
藏區目前主要使用的語言是藏語,在校學生基本上以本地人(藏族)為主,學生使用的語言是藏語母語。語言學家認為,一個人的母語是學習文化科學技術的最佳語言工具。在課程選擇上要注重學生學習藏語的必要性,要以藏語為目的,而學習漢語和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發展方向。隨著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學好漢語確實是越來越重要。為了能夠使學生掌握和習得更多的語言文字,首先要學好母語。
2.母語教學基本條件充足
母語教學的推廣,首先最有利的條件是師資力量。母語教學對師資的要求比較高,原則上必須有懂雙語的原籍教師的參與和輔導。而我區當前的現狀是能用雙語上課的老師相對來說很少。但是用母語來參與和輔導教學,那是輕而易舉的事,而且能夠弘揚和繼承民族文化歷史。全國政協委員圖登克珠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說,由于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加快推進藏文信息技術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是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要以保護和開發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知識產權為重任,進一步加大和完善民族地區特色學科建設。圖登克珠說,這項工作涉及我國藏族地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和衛生等各個領域,是向世界展示我國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體現。加快藏文信息技術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培養和民族語言文字知識產權的研發,對于繼承和發揚藏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藏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信息化,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圖登克珠說,加強藏文信息技術及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已經具備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一是國務院學位辦和教育部的領導同志對藏文信息化建設工作高度重視。二是具備了開展藏文信息技術及應用教學、研究的硬件條件。三是具備了開展藏文信息技術及應用教學、研究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四是擁有開展藏文信息技術及應用教學、研究的雄厚師資力量和人才保證。由于近幾年國家重點保護和培養藏語文方面的各種人才,母語教學的老師不僅是專業老師還必須是高等學歷。母語在低年級進行,要求教師發音準確,符合語法及藏語表達習慣,否則極易誤導學生。
3.母語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情節和民族精神
培養現代化科技人才是實現西藏教育發展的需要,是與時俱進的戰略性舉措。某中學一位校長說:語言教育是培養我們民族情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一種手段。母語和學生之間是一種親情的聯系,而我們現在的一些人對自己的母語如此不尊重,真是莫大的悲哀。語言教育除了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文化心理的塑造。只有“以我為主”,著力于弘揚民族精神,民族大團結,強化民族意識等,才能處理好母語學習和外語學習的關系。
參考文獻:
[1]戴慶廈.雙語學研究[M].民族出版社,2011-11.
[2]頓珠旦增.西藏小學雙語教育研究[J].西藏研究,2006(05).
作者簡介:索朗旺堆,男,1986年12月出生,本科,就職于西藏自治區實驗幼兒園,研究方向:雙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