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學仕
【內容摘要】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學是教與學的互動過程,它著重強調了教學過程中突出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過程,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動性。而構建主義教學理論就是基于學生的主體視角,展開教學活動的教學模式。充分響應了當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更加能體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開發力度,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間及時間。至此,本文就多年一線初中教學經驗提出基于學生主體視角的構建主義理論教學模式,優化初中數學課堂結構的教學方法,以期能夠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自此教學模式實施以來,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自主探究能力明顯獲得激發。
【關鍵詞】初中數學 構建主義 主體性 高效
一、構建主義教學理論的背景概述
構建主義學習理論是新課程改革下的產物,同時也充分相應了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內因和外因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研究能力起到充分的激發作用。建構主義教學法是從學生學習的主體含義出發,結合新課程教學目標,不斷探索的教學方法,并能從理想的層面為目標,逐步的建構學習環境。因此,革新傳統教學思想,結合時代文化背景,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就要全面、正確、深刻地認識到初中數學課堂教育的目的,認真分配學生及自身在教學中的職能和角色。同時也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參與度、獨立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應用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數學認知能力等等方面進行教育引導,力爭培養綜合實踐應用人才。為了進一步鼓勵教師革新傳統教學觀念,可以增加教師自身對數學課堂的理解,也可以聽有關教學講座及相關培訓等等。進一步促進教師改變傳統教學觀念,進而實施到初中數學一線教學。所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初中數學教學進步的速度。
二、建構主義的初中數學教學意義及案例分析
1.樹立學生的主導地位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建立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那么,構建主義的初中數學教學就要充分發揮人本化的教學理念,打破傳統的以教材、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只有充分發揮人本化的教學理念,才能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構建主義教學是指以學生個體本身為教學主體,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充分利用教師的引導,不斷的完善初中數學教學活動。
例如:在“汶川地震”捐款活動中,某同學對甲、乙兩班捐款情況進行了統計:甲班捐款人數比乙班捐款人數多3人,甲班共捐款2400元,乙班共捐款1800元,乙班平均每人捐款的錢數是甲班平均每人捐款錢數的0.8倍。求甲、乙兩班各有多少人捐款?
評析:教師在講解這個題目時,就要充分考慮學生做題時會遇到的問題,考慮到學生自身存在的差異性,注意本題涉及的未知數設定,方程解析等等問題,并且貼合學生自身實際的給予指導。從而實現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
2.重視知識的發生過程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會加強對初中生的培養,使其明確數學知識的發生過程,進而自己主動探索出學習的方法。其是從獨特的角度來分析人類對知識認識形成發展的過程。由于初中生年齡尚小,心理發育尚未成熟。他們對外界活動的認知及學習方式是不同于成人。而教學是一種師生之間互動的一個過程。要發揮教學的最大效果,教與學的有力配合才是關鍵。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發生特點,因材施教。同時也要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的客觀特點,充分從學生的自身實際出發展開教學。具體到教學層面上,認識發生論指出,初中生的思維發展已經超越運算階段,已經具有抽象邏輯推理、關注假設命題的能力。同時能夠結合假設命題做出邏輯推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可能性及在經過系統性的評價和分析,最終做出合理的判斷。這個過程的發展也就是說明了學生就如何學習數學知識、思想、技能,進而形成數學思維的一連貫思維過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認識到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過程,對展開高效課堂及構建高水平教師專業隊伍都是一種有力的推進。
3.重視學生學習信息的反饋
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及時的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并及時的做出分析、處理。從而有針對性的改善教學內容與教學策略。并根據評價結果,科學的設置教學目標。從而最大程度的落實綜合素質教學。
例如,如圖,在△ABC中,BC>AC,點D在BC上,且DC=AC,∠ACB的平分線CF交AD于F,點E是AB的中點,連結EF。
(1)求證:EF∥BC。
(2)若四邊形BDFE的面積為6,求△ABD的面積。
評析:在解決這個題目時,第一問是考查學生的基本功,第二問就要考查學生新舊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能力,幾何證明及相似三角形。那么教師就要積極引導學生的解題思路,并及時的發現問題。從而有針對性的解決,進而優化教學模式。
三、總結
建構主義教學法是從學生學習的主體含義出發,結合新課程教學目標,不斷探索的教學方法,并能從理想的層面為目標,逐步的建構學習環境。教師就要全面、正確、深刻地認識到初中數學課堂教育的目的,認真分配學生及自身在教學中的職能和角色。進而有效實施到初中數學一線教學。所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初中數學教學進步的速度。
【參考文獻】
[1] 李麗娟.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J]. 成功(教育),2010(05).
[2] 張驥. 從初中數學教學中談創新思維的培養[J]. 才智,2010(16).
[3] 李文兵. 初中數學教學中反思法的巧用[J]. 才智,2010(18).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章貢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