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冬麗
【摘 要】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的學生英語水平普遍不高,寫作作為輸出型的語言運用,更是很多學生的軟肋。本文擬從語篇銜接理論出發,結合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的自身特點,探討適合他們的寫作教學模式。
【關鍵詞】語篇銜接理論 獨立學院英專 寫作教學
在聽、說、讀、寫、譯這五項語言能力中,寫作能力通常都是學習者最為頭疼,最難攻克的一關。對于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講,這點顯得尤為明顯。他們的作文不僅存在很多詞匯語法方面的錯誤,而且還有銜接與連貫的錯誤。后者經常被忽視,但實際上銜接與連貫在寫作中起著很關鍵的作用,而銜接理論對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的寫作教學也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一、語篇銜接理論
“銜接(cohesion)”這一概念是由英國語言學家韓禮德(M.A.K.Halliday)于1962年首次提出來的,后來,韓禮德、哈桑(Halliday & Hasan)夫婦于1976年合作發表了論述語篇銜接的專著《英語中的銜接》(Cohesion in English)。在這本書中,韓禮德和哈桑將銜接分為語法銜接和詞匯銜接。語法銜接包括照應、替代、省略、連接,而詞匯銜接包括重復、同義、上下義和搭配等問題。學界普遍認為這一本書的出版標志著銜接理論的創立。
關于銜接的定義,有多種說法。韓禮德、哈桑認為,銜接就是指存在于語篇中的意義之間的關系,因而它是一種語義關系,正是這種關系的存在才使語篇能成為語篇。它與句子或小句的關系不在于篇幅的長短,而在于銜接。語篇并不是互不相關的句子的簡單堆積,而是一些意義相聯系的句子為達到一定交際目的,通過各種銜接手段而實現的有機結合。
二、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寫作現狀
英語專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提高英語專業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就是指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譯這五個方面的能力。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網絡資源日趨豐富,原聲的英美音頻資料簡單易得,幫助大學生提高了以聽說為核心的口頭交際能力。但是以讀寫為核心的書面交際卻沒有得到提高,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忽略。筆者從事英語專業學生的教學工作幾年有余,根據這些年的教學經驗,分析得出獨立學院英語專業的學生英文寫作主要存在有兩個層面的問題。其一是語言結構上的問題,表現在詞匯和語法上的錯誤,尤其以中式英語表達最為突出;其二是整體構思上的,表現在思維表達比較混亂,前后照應和層次安排上不合邏輯。這兩方面的錯誤具體論述如下。
語言結構上的問題突出體現在,第一,自身所掌握的詞匯不夠多。詞匯是語言最基本的材料,掌握詞匯是學好語言最基礎的要求,英語亦如此。只有掌握豐富的詞匯和短語,才有可能寫出準確、優美的英語句子及高質量的英語文章。但是,獨立學院學生詞匯量的匱乏導致他們寫作水平比較低。第二,語法錯誤眾多。獨立學院學生英語寫作能力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語法知識基礎不夠扎實。與漢語相比英語的語法知識顯得復雜,理解和掌握的難度更大。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寫出來的句子都是按照漢語直接翻譯過來的“中式英語”。
整體構思上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對英語段落結構和篇章布局的缺乏了解。很多學生在寫英語作文時,對于文章的整體結構的把握不夠合理,往往都是想到哪里寫到哪里,很多學生寫作文時還停留在湊字數階段,缺乏對文章整體的布局和規劃,寫出的段落缺乏起統領作用的主題句(Topic Sentence),縱使寫出主題句,對于文章的支撐句(Supporting sentences)也不能很好地說明主題句,文章內容主次安排不當,缺乏連貫性和邏輯性,整篇文章顯得雜亂無章。
三、語篇銜接理論對獨立學院英專寫作教學的啟示
針對寫作教學,就語篇銜接而言,語篇教學不但強調“將語篇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而且還注重語篇銜接手段的功能與使用。通過本文對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寫作現狀的分析,我們看到語篇銜接手段的運用對于英語寫作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應用語篇銜接手段并結合語篇教學來指導大學生的寫作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教學方法。
1.英漢語篇銜接的使用異同
大多數中國學生寫英語作文有個通病就是用漢語思維來寫作,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英漢語篇在銜接手段應用方面的差異問題。正因為如此,導致國內大學生寫出來的英語作文的組織性、連貫性普遍不強。因此,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強調英漢語篇銜接的使用異同及其原因。
英漢語篇銜接手段存在差異,即英語在語篇銜接上多用“形合法”,漢語則重于“意合法”。形合法和意合法是語言組織法。所謂“形合法”(Hypotaxis)指借助語言形式手段(包括詞匯手段和形態手段)實現詞語或句子的連接;所謂“意合法”(Parataxis),指不借助于語言形式手段,而借助于詞語或句子所含意義的邏輯聯系來實現它們之間的連接。前者注重形式上的接應,后者注重行文上的連貫性。例如“會議結束了,大家都走了。”英漢兩種語言在使用這兩種連接手段時側重點不同。英語是形態上的連接;漢語是語義型語言,比較注重內在關系,隱含關系和模糊關系,更強調思維上的連貫。“形合法”與“意合法”在英漢語篇銜接中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替代、省略和連接詞的使用上。兩種語言在具體的銜接手段上表現出不同的傾向。英語喜替代,漢語好省略;英語要求句內語法完備,漢語重視語序和句以上結構。在英語寫作時必須要注意這種差異。
2.銜接手段對于寫作教學的指導意義
語篇是前后呼應、自成一體的語言片段,這種呼應需要相關的銜接手段。熟練使用銜接手段可以實現寫作表達的順暢和層次。韓禮德區分了所指、替代、省略、連接和詞匯銜接等五種銜接手段。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確這些銜接手段的含義和表示這些銜接含義的常用詞匯。如表示人稱代詞、指示代詞以及比較性詞匯的same, similarly等用來表示所指;one, do,so, not等用來表示替代;名詞重復性省略、動詞性省略和句式句型省略等用來表示省略;副詞but, then, furthermore和連接性介詞短語on the contrary, in contrast等用來表示連接;重復性接應、同義詞或反義詞接應、概括性接應和固定搭配接應等則屬于詞匯接應。這些銜接手段可以使一個語篇在結構層次上呈現出主次分明、前后呼應的特點。掌握并運用這些常用的銜接詞匯可以幫助學生確立起語篇中的因果關系、時間序列、空間排列、主次關系、限定關系等。從而正確地表達出篇章內部的邏輯關系,設立清晰的語篇脈絡。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挑選結構嚴謹的英文篇章,把文中混亂的句子排序,并剔除銜接詞或作為選項,然后讓學生尋找句間聯系,借助選項或自主選擇銜接詞,把這些亂序的句子組成篇章。也可以讓學生練習使用銜接手段把若干簡單句組合為復合句或并列句。寫作與閱讀的關系十分密切,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闡釋文章結構的方式,讓學生明白原文作者是如何通過銜接手段組合文章的。
四、結語
寫作,作為一種重要的語言輸出能力,不僅需要足夠的詞匯和語法知識,而且需要整體的語篇銜接。只有兩者都兼顧,才能產生高質量的作文輸出。對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進行寫作教學時,結合語篇銜接理論,將有利于改進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Hason.R.Cohesion in English[M].Longman,1976.
[2]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康勇.語篇銜接理論視角下的英語寫作教學[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l14-116.
[4]王翔.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3(3).
[5]徐玉臣.詞匯銜接與作文質量關系[J].國外外語教學,20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