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
摘 要: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幼兒培養成小音樂家,而是在于萌發幼兒的美感,激發幼兒創造美和表現美的能力。因此,在“關注幼兒主體”的觀念指導下,如何使幼兒音樂活動的過程變得真正富有實效,成了我們要研究的問題。通過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提供多種材料、采取適宜的組織形式……讓幼兒喜歡音樂活動,能積極參與音樂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
關鍵詞:幼兒教育;音樂教學;營造氛圍;生活情境;學習樂趣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138-01
對幼兒來說,音樂活動首先是自我表現的方式和途徑。在學前教育階段,我們可以通過音樂活動發掘幼兒的潛能,塑造幼兒健康活潑的個性,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法發展。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音樂涉及的面廣,表現在聽、唱、動、奏等方面,但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體現在幼兒各項音樂活動之中的。經驗是幼兒認識事物的基礎,沒有相關的經驗,孩子很難體會出歌曲的含義。如在歌曲《走路》中,如果孩子從未見過這些動物的不同走步,怎能表現出小兔走路蹦蹦跳、小鴨走路搖搖搖、小烏龜走路慢吞吞、小花貓走路靜悄悄的意境呢!又如,一些革命傳統歌曲《賣報歌》、《紅星閃閃》等,由于時代背景已經遠離現代的孩子,如果沒有一些相關的主題背景,孩子很難理解為什么賣掉一份報時那種喜悅興奮的心情,也很難唱出歌曲的感覺。如何讓幼兒更好地去感知、去聯想,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
1、要充分利用空間,結合主題,發現和布置環境,給幼兒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如在主題活動“我眼中的秋天”中,為了使幼兒與大自然貼得更近,更好的激發幼兒表達、創造的靈感,我們常常帶幼兒到戶外散步、觀察,讓幼兒在觀察中積累生活經驗。在觀察中,孩子們發現了秋風起,樹葉落、和小燕子往南飛的秘密;看見和品嘗了黃澄澄的大柿子、紅彤彤的大蘋果、圓溜溜的大石榴、酸酸甜甜的大橘子等等;還了解了小螞蟻、小青蛙吃的看家本領以及他們吃的食物;我們師幼還共同動手把活動室布置成碩果累累的“秋天的世界”。再這個“秋天的世界”里,有老師剪的、掛的,有幼兒畫的、貼的。置身于這個“秋天的世界”里,幼兒仿佛又回到秋天的懷抱,他們既興奮又自豪,集體創作出了各種叢林的故事和音樂小作品。如歌曲《摘柿子》、《秋風起來了》等,唱著自己創造出來的歌曲,孩子們顯得格外的高興。
2、要根據幼兒的需要和活動的開展,對活動室的區角及材料進行了調整。如,在主題活動《中華一家親》的延伸活動中,我結合主題內容,在班級中開辟了“民舞表演區”,其中添置了各民族音樂舞蹈表演的VCD、音樂磁帶以及各種歌舞表演的圖片,幼兒通過觀察圖片及VCD中人物的服飾、造型、動作、神態、表演等,感受了我國不同民族的風格特點和獨特音樂,對民族的音樂有了初步的了解。另外,我還投放了一些民族舞蹈表演的道具,如新疆舞中的帽子、長辮子、紗巾、鈴鐺等;藏舞的哈達、水袖;秧歌舞的手絹花等,讓幼兒自由選擇,自由表演,豐富了幼兒的相關經驗,滿足幼兒創作的需要。
3、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貼近生活實際的情境。幼兒音樂教育的目的與高中、大學中美術專業教學目的不一樣。它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幼兒對音樂的學習,愉悅幼兒的身心,幼兒對音樂的學習的過程,是幼兒認知、情感互相作用的過程。《幼兒教育發展綱要》多次明確提出,幼兒教育中要激發幼兒學習情趣,讓幼兒體驗審美帶來的愉悅和創造所感受到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傳統的幼兒音樂教育存在一個誤區:只重視傳授給幼兒傳統的音樂文化和訓練幼兒的音樂技能技巧,完全是死板的音樂教育,注重的是“模仿性”的教育。往往忽略了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感受,對音樂意境的想像,對幼兒音樂的理解和創造等,學生的思維往往禁錮在教師的思維模式中,注重的是對音樂的表演技巧,忽視對音樂的感悟。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刀切,認為傳統音樂教育就一文不值而全盤否定其積極作用,對音樂的模仿也是必要的,它是最初的音樂的學習方式,學會了模仿,然后再在模仿。還記得,在“非典”時期,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們的生活蒙上了一層恐懼的陰影,針對這一情況,我園教師結合“抗非典”開展了主題系列教學活動,鼓舞斗志,振作精神。其中有一節活動是創編歌詞《抗非典》,我們選用的是幼兒平時愛唱的歌曲《扮家家》,選用這段活潑歡快的旋律,也是我們希望孩子們樂觀看待問題的原因所在。在幼兒看完“非典”相關內容的VCD節目后,氣氛有些沉悶,還有的幼兒用手捂住嘴巴,很害怕的樣子。這時來調節氣氛,播放所選的音樂,平穩幼兒的情緒。再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想想辦法,討論怎樣可以預防“非典”。最后,集合幼兒的詞句,和幼兒共同來為歌曲創編歌詞,改變成:“你來當醫生呀,我來當護士,大家一起來呀,一起抗非典。勤洗手、勤通風,多吃營養多鍛煉。戴上小口罩呀,每天勤消毒呀,不去人多地方,熱愛大自然。”盡管幼兒所創編的歌詞還十分稚拙,但都是真情實感的流露,幼兒唱的高興,自然而然地增添了動作,體現了他們獨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總之,在音樂活動中,我們不僅要走近幼兒,更要真正了解幼兒,從根本上關注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表現,關注其能力實實在在的提高,盡情的在音樂活動中展現自我。
參考文獻:
[1] 魏艷霞.談幼兒園音樂活動中的創造教育[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7.04期
[2] 李姍姍.用音樂灌溉孩子的心靈[J];新課程(下);2011.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