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奎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以往單一的知識傳授式的課堂體系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展,這也就是說,作為培智學校的教師,我們要重塑課程體系,要從多方面、多角度認真貫徹落實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從而確保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能夠使水平和自理能力都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從課堂體系的重塑方面入手,充分發揮語文課堂的價值,以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相應的發展。
關鍵詞:課程體系;問題;思想;教學方法;學科綜合;家庭教育
語文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和造就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語文課堂的多種功能和奠基作用也決定了其對學生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以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在培智學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價值,要注意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進而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因此,在教育改革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教師要重塑培智語文課程體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獲得多元而綜合性的發展。
一、更新教育教學思想
眾所周知,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正確思想是教學活動的指向。所以,作為培智教育的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在課程改革下,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思想上的轉化工作。首先,從思想上重視語文教學,充分發揮語文教育的價值,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語文技能的同時,與人交流的能力以及適應能力也能得到相應程度的提高。因此,在教育的出發點上教師要從思想上進行轉變,并配合恰當的行為真正將思想落到實處,以確保學生能夠獲得健全的發展。
其次,從思想上重視智障學生,換句話說就是不放棄。教智障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要有耐心,對于正常人來說這些知識很簡單,但
是對于他們來說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還學不會,所以,教師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這一點,并在行動上給予學生耐心,用心去接受這樣一群學生,進而才能提高課堂的效率等等。總之,培智學校的語文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思想,以為語文價值的有效展示做好鋪墊工作。
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通過多年的經驗教訓,我深知單一的教學方法對課堂帶來的影響,因為不論是普通學生還是特殊學生,興趣都是學習的動力,所以,在重塑課堂體系的過程中,我們要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給智障學生創造輕松的環境。本文以情境教學法為例進行概述,以期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
如,在教學《小方迷路》時,為了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了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同時,也為了切合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在授課的時候,我組織學生表演“小方迷路”的情境。首先,我選擇學生扮演小方,我來扮演民警,并給學生設定的情境“迷路了怎么辦?”的情境,引導學生來表演。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要為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知識打基礎,而且在表演的過程中我還向學生灌輸了“在生活中,如果迷路了要找警察叔叔,要記住自己家的門牌號或者是父母的電話等等,這樣能夠讓民警叔叔更快地給自己指明方向或者是把自己送回家。”通過這樣的情境表演式的教學,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對學生日后的生活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深入挖掘教材價值,以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輕松的環境中獲得基本生活能力的鍛煉。
三、學科之間有效綜合
長久以來,我們的課程組織形式都是分科授課,語文就是語文、數學就是數學,各個學科之間幾乎是沒有交集的,致使一些學科資源出現浪費。所以,為了能夠較全面地滿足學生的一般性需求,也為了更好地適應特殊群體的需求,在授課的時候,我們可以有效地將學科之間相互綜合起來,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科結合中感受學習的樂趣。進而使學生在更加形象化的教學中逐漸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例如,我們可將語文和美術相結合。在教學《小馬過河》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了滿足學生各方面的需求,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選擇了和美術課相結合的方式,首先,我選擇了分角色閱讀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然后組織學生講述本節課講述了什么故事,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在教師搭建的“說”的平臺中得到鍛煉。之后,在基本的語文知識內容講完之后,我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畫一幅“小馬過河”圖,可以選擇和教材中插圖形象一致的,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畫出自己的個性。可見,通過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對鍛煉智障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手腦并用的能力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學科結合起來,以確保這些特殊的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
四、有效結合家庭教育
對于智障學生來說,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重塑語文課程體系的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將家庭教育納入其中,要重視家校結合教育,以確保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基本的知識。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如果家長不重視智障學生的學習,而是,持有將孩子送進學校也算是對得起孩子的想法是不利于學生發展的。我們都知道一個家里如果有一個孩子是智障,大部分家長就會抱怨,為什么上天這么不公平,但不管又好像是沒有盡到做父母的責任,所以,便將教育的責任一股腦的全部推給了學校。可見,這樣的思想是不對的,是不利于學生發展的。畢竟學校教授的還是以理論為主,家庭教育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轉化成實踐,讓學生在切身體會的過程中去提高自己的能力,這樣即便是家長以后不能陪伴孩子,至少他們也能生存。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有意識地將家庭教育與語文教育結合起來,真正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獲得發展。
總之,在重塑培智語文課堂體系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各個方面的工作,要讓每個智障的學生都能夠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
都能在堅持不斷的學習中提升自己,進而讓學生在“有愛”“用心”的教學過程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同時,也為學生終身的發展和更好地融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芳群.當前我國特殊教育學校培智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理論,2011(09).
[2]王軼君.新課改下的培智語文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1(27).
編輯 薛直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