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霞
內容摘要:筆者近幾年一直從事高三語文的教學,在接觸到生本教育理論知識后,便嘗試將這一理念與高三語文文言文的復習工作相結合。經過一定階段的摸索,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效率有了較大提高。本文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生本課堂 高三文言文 小組交流討論 自主檢測 拓展延伸
由廣東省教育科研所郭思樂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正是針對國內普遍存在的教育現狀而產生的。“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核心思想不僅在方向上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而且在整個體系上探討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新課程“以人的發展為本”的理念不謀而合。我作為一名高中一線教師,尤其近幾年一直從事高三語文的教學,在接觸到“生本教育”理論的知識后,便嘗試將這一理念與高三語文文言文的復習工作相結合。經過摸索,磨合,筆者深覺,在這樣一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效率有了較大提高。
一.奠定情感態度
在學生開始學習文言文之前,筆者會采用多種形式,要求學生至少將文本朗讀三遍,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可以明顯看到學生讀文言文的熱情逐步升溫,甚至放開矜持,搖頭晃腦,力求讀出屬于文言文的獨特的味道。而這,無疑為文言文的學習打下了最堅實的情感基礎。
二.做好知識儲備
高三的學生,對文言文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字詞已經有了一定量的積累,但因為高一高二的學習并不同于高三階段性的專題復習,所以,學生對已經掌握的文言知識還沒有能夠形成系統。針對這個特征,教師在高三伊始,便要求學生人手一冊,將高考文言文常考的實詞,虛詞進行系統性整理背誦,并熟悉各種常見文言句式,固定句式等文言現象,為自己打下堅實的知識儲備。
三.貫徹生本課堂
1.合理分配學習小組:
本班學生人數在40人左右,一般安排5人一組。分組前,我綜合考慮學生性別、學習成績、能力方面的差異,使每個小組平均學習能力能夠達到平衡。這樣分組的好處是可以讓學生懂得每一個人都有長處和不足,人的智能、個性、才干是多樣的,只有善待自我、又欣賞別人,才能發揮團隊學習的最佳功效。
2.明確小組學習任務:
(1)朗讀未加標點的文言文
針對我們文科班加考語文附加的特點,在做文言文練習之前,我會將文言文的某些段落的標點除去,每位同學先對未加標點的文言文進行斷句。獨立完成之后,進入小組狀態,由組長指定組員,指定段落,分配好任務。領到任務的同學,根據自己的斷句,大聲讀出文章。其他同學認真聆聽,對意見不統一的部分,組員及時討論分析,及時解決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同學們從一開始的猶豫不決,到后來的語感判斷,再到現在的有理有據,讀文言文對大家來說,已經不再是一個不得不完成的任務,而是一項有趣且富有挑戰的“美差”。
(2)解析已經完成的文言文
步驟一:針對學生已經完成的練習,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批改,除了全班批改,還可以每個小組選擇一位組員的試卷進行批改,然后將每位同學的試卷發下,同時每個小組發下一份答案,組長可在參考答案和已批試卷的條件下,批改其他組員的試卷,并及時反饋該份文言文試卷的主要問題。
步驟二:這一步即是文言文復習的重點環節。由學生小組討論完成文本的理解。
在進行生本課堂的初期,對于一篇文言文,我往往會每個小組發下一份文言文的翻譯,但同時明確要求,這份翻譯只能由組長持有,組長并不能直接讀出文言文翻譯,而是由小組組員輪流翻譯文言文。翻譯的時候,要求字字落實到位,以直譯為主,如果遇到該成員無法翻譯的字詞,而且其他組員也不清楚的情況之下,組員應該先行查閱字典,在了解該字的多個義項之后,結合語境,判斷出該字的意思。這時,組長可根據給出的譯文,明確組員的判斷正確與否。
步驟三:小組合作學習至此,還只是完成了一篇文言文復習的三分之一。每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我會給每個小組一張白紙,要求,小組在討論完字詞之后,綜合組員的意見,選擇出小組認為比較重要的10-15個字詞,2-3個文言句子,寫到白紙上,做好準備。教師隨機抽取組號,組長上黑板投影本組的講義,邀請其他小組成員回答解釋,教師正好借機檢查同學們解釋翻譯的是否正確,以便及時糾正。最后,教師拿出自己預先準備好的檢測講義,或投影提問,或分發檢測,給文言知識的掌握學習畫下一個完滿的句號。
(3)品析掌握翻譯的文言文:
一篇優秀的文言文,其價值不僅僅在于十幾個重要文言字詞,它們對于豐富同學們的思想觀,情感觀同樣具有豐富的意義。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們體會文章語言之意蘊;或揣摩形象塑造之手法;或領略文章情感之蘊藉;再或感悟文章思想之厚重。
小組成員可以根據自己的獨特的閱讀體驗,相互交流閱讀感受,旁征博引,聯系古今,力求激活每位同學的思維。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