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玲
摘 要:觀察,簡單地說,它是一種心理現象,通過對周圍事物以及現象的觀察,不斷探究失去的性質和關系的過程,它在學生學習以及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就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觀察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積極地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對符號、數字、字母等進行觀察,這既有利于幫助學生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培養學生觀察的濃厚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真正意義上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就必須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那么,教師應怎樣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呢?本文著重指出以下幾點:(1)積極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的美。中國有這么一句古話:“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數學中存在著很多的美學知識,比如統一美、對稱美、奇異美以及外在美等,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積極挖掘數學中的各種美,這樣,學生就能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激發他們對數學的求知欲。(2)要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的手段去解決問題。在解決數學問題時,人們會用到各種各樣的辦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觀察。(3)用成功的體驗不斷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就學生來說,一個成功的例子能夠使學生的情緒更加的高漲,為此,教師可以積極地采用以往成功的例子,不斷地激勵學生。
二、教會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
觀察不是雜亂無章的,相反,它有著合理的順序,為此,教師應積極地引導學生,幫助學生養成有序觀察的習慣。比如,教師應教會學生掌握從局部到整體的觀察順序,這樣,才能更好、更全面地激發學生的思維。當然,如果發現學生在觀察過程中存在不合理現象,應及時地糾正,避免發生不可挽回的損失。教師應培養學生反復觀察的習慣,讓學生明白從認識到觀察是一個長期、持久的過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為此,教師應培養學生反復觀察的習慣,而不是急于求成。教師應幫助學生掌握常用的觀察方法。現實生活以及學習中,常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分類觀察法、對比觀察法以及一般特點到特殊規律的觀察方法等,只有了解了相關的方法、步驟,才能更好地掌握并具備數學觀察能力。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勢在必行,這就要求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切實采取措施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使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觀察手段,真正意義上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楊茹.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3(07):3.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