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昌++周軍
摘 要: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發展觀。在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中,如何促進城鄉小學教育的均衡發展,保證教育的公平性,實現以城帶鄉、城鄉互動,以達到城鄉體育教育均衡發展倍受關注。該文從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視角,通過對海南省城鄉小學體育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研究海南省城鄉小學體育教育均衡發展的對策,為海南省城鄉小學體育教育均衡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海南 城鄉小學 體育教育 均衡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c)-0171-01
海南是全國最年輕的省份,經濟基礎薄弱,城鄉經濟發展極不均衡,傳統城鄉二元結構導致城鄉小學教育嚴重失衡。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背景下,海南省城鄉小學體育教育一直是學校教育的薄弱環節,城鄉小學體育教育差距逐步拉大。如有些農村小學體育課,學生只是圍成圈跑步、跳繩甚至“放羊式”教學,國家規定的體育課程和鍛煉標準根本無法落實,規定的“每天陽光鍛煉一小時”更是不可能。城鄉小學體育師資缺乏且地位不高、場地狹小、器材短缺、體育經費嚴重不足等問題比較突出,阻礙了海南省城鄉小學體育教育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1 海南省城鄉小學體育教育現狀分析
1.1 城鄉各小學體育辦學條件不均衡
資料顯示,在對部分市縣進行專題調研發現,體育場地、器材嚴重不足是全省小學的“常見病”。某些學校的教學樓很豪華,可是體育場地“捉襟見肘”,體育課只能在有限的區域進行教學活動,甚至在樓頂開展體育活動。許多農村小學體育器材室內,體育器材缺乏,且經常不使用。海口一些“麻雀小學”,由于場地有限,每天早上只能安排一個年級做早操,一年級不參加,二、三、四、五、六年級剛好輪流每天做一次早操。在海口人民廣場周圍的小學,這些學校大都沒有體育運動場地,學生們只能到廣場來上體育課。由于體育器材無法帶去,體育鍛煉質量很難得到保證。鄉鎮學校不缺乏體育場地,但受經濟條件制約,普遍缺乏體育器材。
1.2 城鄉小學體育師資水平不均衡
當前,海南省城區小學由于在條件、待遇等多方面優于農村學校,導致農村優秀體育教師大量涌向城區學校,一些經濟落后地區體育教師外流嚴重,合格優秀的體育老師緊缺。另外,農村學校體育教師受學校人員和經費的影響,外出培訓學習一般都是領導去,他們幾乎沒有外出參加業務培訓、到外地聽課學習的機會,回來也不傳達外面先進的教學經驗,使得學校的體育教師教學方法還是“走老路”。
1.3 城鄉小學體育管理水平不均衡
1.3.1 上級主管部門對體育法規制度的貫徹和監督不力
調查發現絕大部分小學沒有按規定開足體育課時,包括優質小學在內,一般只是每周2課時,甚至占用體育課現象時有發生。另外,城鄉小學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得不到全面有效的實施,尤其是鄉村、城鄉結合部小學,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工作的開展困難重重,學校不支持,相關教育管理部門監督缺失嚴重。
1.3.2 校長體育政策缺失,偏科現象嚴重
調查發現許多學校的領導對待體育的認識和態度仍存有一定的偏差,“學校領導對體育很重視和重視”的僅占被調查學校的26%,“態度一般”的占48.8%,“不重視”的占25.2%。在小學調查中,甚至還有校長說,“我們按照國家教育部的要求,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每周開齊了2節體育課。”由此可見,有些小學校長對我國的體育政策理解欠缺,導致對小學體育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
1.3.3 城鄉小學體育教師地位不高
城鄉小學體育教師是維護學生體育權利的主要力量。長期以來,由于體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得到真正落實,體育教師的權利時常得不到保障,使得體育教師不僅不能維護學生的體育權利,反而成為侵害學生體育權利的主體。另外,由于體育教學活動一般在室外,并使用體育器械,所以發生教學事故的風險較高,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大。
2 海南省城鄉小學體育教育均衡發展的對策
2.1 加大城鄉小學體育經費投入,在辦學條件上逐步實現城鄉均衡
建立城鄉小學體育教育統籌發展的體制和機制,積極推進體育教育的均衡化發展,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一體的公平體育教育體系,努力縮小城鄉之間在教育資源、辦學條件上的差距。統籌辦學條件,尤其是對農村弱勢學校的體育教育資源投入上要實現辦學條件的均衡化,使形成一個公平競爭的體育教育環境。加大城鄉小學體育經費投入,優化區內農村弱勢小學的辦學條件,使城鄉體育教育資源同步擴增、合理分布,讓農村學生更多的享受優質體育教育資源。
2.2 建立城鄉小學體育教師輪換機制,實現城鄉體育師資均衡發展。
要在小學體育師資隊伍上實現城鄉均衡發展,必須加強農村小學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應大力支持體育師范畢業生到農村小學任教,適當的調整農村邊遠地區體育教師福利,穩定農村小學體育教師隊伍。真正落實城鄉教育交流的政策規定,建立城鄉小學“校對校”聯盟,定期進行交流,積極開展城區小學體育教師到農村小學支教的活動,不斷提高廣大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
2.3 努力提升城鄉小學體育管理水平,實現城鄉小學體育教育一體化
實現城鄉教育的一體化,其前提和基礎是城鄉教育資源配置的均衡化和公共服務的均等化。相關教育部門應制定城鄉小學體育教育一體化規劃,將全省城鄉小學體育教育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統盤考慮,從而逐步縮小城鄉差距。突出中心小學的業務指導地位,促進校際合作,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努力構建現代學校體育管理制度,提高城鄉小學體育的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
3 結語
要追求一種理想、公平、高效、優質的教育狀態,必須把優質學校的體育教育資源引入到落后學校,加強人才資源的流動,讓優質資源“活”起來;加強城鄉小學各種研討、交流,達到資源共享、共同提高。同時,通過實施“送培到校”工程,定期組織體育教研員、體育名師,以體育新課程標準為主要培訓內容,加大對農村專任體育教師業務培訓,真正發揮名師帶動作用,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師整體業務水平,真正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振村,梁偉國.為了每一個孩子的幸福成長——山東省壽光市教育均衡發展透視[J].人民教育,2002(3):4.
[2] 孟國榮.試論農村中小學生體育權利的缺失與維護[J].教學與管理,2010(2):33-34.
[3] 胡亦軍,梁燎原.農村小學均衡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思考[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