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美萍
【摘 要】 ?在對我國高職學生德育教育現狀分析的基礎上,從《弟子規》對高職德育教育的影響作用的應用原則入手,探討其在高職德育教育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德育教育;《弟子規》;運用策略
在信息化的沖擊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技術及信息化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加強,但是德育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其世界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出現了偏離,高職教育存在的這種弊端,與高職院校培養高能力、高素質的綜合人才培養目標背道而馳,需要作出相應的改善。
一、國內高職院校的德育教育現狀
就國內范圍而言,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本身具有較強的職業性和技術性,其在課程設置上偏重于專業性的技能培養,是本著以培養應用型高等技術符合人才為目標而進行的人才培養和教育模式。但是,在高職教育飛速發展的背后,高職院校為了培養出更具有行業競爭力的學生,片面的注重了學生的實踐技術能力培養,再加上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導致其篩選信息和辨別信息的能力較弱,長時間發展以后造成了高職教育中傳統道德思想文化的缺失,對其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樹立產生了不良的影響。以上種種原因,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造成了高職德育教育的滯后,使得技術第一的觀念充斥著教師以及學生的思想,最終使高職教育慢慢步入了高能力、低素質的窘境。
二、《弟子規》對高職德育教育的影響作用分析
1.利于高職學生尊師重孝美德的培養
“父母命,行勿懶。父母責,須順承。”《弟子規》開篇中的這句話,告誡我們為人子女的基本原則,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是深重的,如果連對父母都不能尊重和愛戴,何談尊師、愛國。《弟子規》中對學生孝養父母的基本道德觀念的強化,能更好的刺激起學生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對老師的敬戴之情以及對國家的恭敬之禮。
2.有利于學生學習和生活習慣的培養
《弟子規》中提出的“晨必盥”、“冠必正”“勿亂頓”等對日常細微生活的總結,是我們從小就了然于心的生活習慣和準則,但是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準則是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斷踐行的。其對穿衣飲食、行住坐臥和步履形態等都作出了較為明確的要求,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樹立起像古人一樣的君子之風,并為當代環境下的自由散漫的高職學生樹立起了良好的榜樣,從而對其學習和生活習慣的培養大有裨益。
3.有利于學生性格和品質的培養
“凡出言,信為先。”《弟子規》在信篇中教導我們做人應以誠信為本,不做能力之外的承諾,這對當今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人與人交往之間的信口開河、亂下承諾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前人告誡我們在發現別人優點的時候應主動向之學習,在發現別人缺點的時候應及時進行自我反省,找出自身是否存在著這些問題,最終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圣賢這種對待人性善惡的態度,對德育教育缺失的高職學生來說,無疑能有效的幫助學生樹立起對待善惡的正確情感和內省內勵品格的培養。
三、《弟子規》在高職德育教育中應用的原則
1.批判繼承原則
《弟子規》在高職德育教育中應用時,之所以要遵循批判繼承原則是由于《弟子規》是在傳統的封建背景中產生的,雖然其大部分思想屬于我國優良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比如其中的所蘊含的的當代社會應繼承的各種正能量思想等,對高職德育教育是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的。但是其中也存在著一定的消極因素,比如《弟子規》中提到了“男尊女卑”“不關己,莫閑管”等思想,是與我國現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背離的,應對其加以批判。綜上,在高職德育教育中應用《弟子規》時,應注意對其落后思想進行摒棄,對其正確的文化底蘊加以傳承。
2.創新運用原則
《弟子規》在高職德育教育中的創新運用原則,是指對于《弟子規》中的各種思想不能進行生搬硬套,對其思想的應用更不能脫離現實,特別是對于部分語句的理解,應該站在全面的角度去理解,避免斷章取義。《弟子規》雖然產生在傳統封建背景下,但是對其在高職德育教育中的應用,應絕對不能帶有封建色彩,應在高職教育現行教學大綱中找到與之相匹配的完美契合點,做到對《弟子規》思想的正確借鑒和科學合理的解釋,從而使傳統文化和現代高職德育教育更加完美的融合。
四、《弟子規》在高職德育教育中的應用方法
1.將《弟子規》融入高職課堂教育
《弟子規》在課堂教育中的運用,首先可以將其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堂相結合,將思想政治課堂作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的重要途徑。除此之外,高職院校在進行選修課程設置時可以適當的對《弟子規》中較為經典和值得提倡的內容進行批判性的融合,從而實現《弟子規》在高職教育中全學科的滲透。其次,最為重要的是對《弟子規》在高職德育教育中的滲透情況進行監管,在其與高職德育教育中的相關選修課程相結合的過程中,應注意學生日常的行為表現是否在《弟子規》思想的影響下有了一定的改變,并通過相關的鼓勵和監督手段督促學生對其內在思想進行領悟和理解。
2.充分發揮高職教師的引領作用
最為教學的指導者和參與者,教師在高職德育中的榜樣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作為高職教師,其不僅要擁有較為完善的專業技能知識結構,同樣也應具備為人師表的責任心和人格魅力,其在高職德育教育中對學生的示范性作用,是具有著極大的影響作用的。所以,各高職院校應充分結合當前的高職教師資源現狀,為高職德育教育提供一批具有淵博知識結構、能實現專業課程和傳統經典文化相結合的的教師隊伍,并且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實現政府和高職院校之間的攜手合作,借助于社會資源從而達到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環境的優化。最終在教師的引領作用下和強大的德育教育文化氛圍中做到對《弟子規》中傳統優秀思想的繼承,使高職院校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王慧.淺析傳統經典文化在高職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以《弟子規》為例[J].文教資料,2014(13):68-69
[2]張新霞.《弟子規》傳承視闊下的高職德育教育機制創新[J].青春歲月,2014(15):168-169
[3]黃輝.技校思想政治課與《弟子規》相結合的教學觸探[J].新課程(中),2014(07):90-91
(作者單位:濰坊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