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芳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以導學案的設計為途徑開展的導學案教學模式是當前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模式,在大量的實踐中,導學案教學模式也逐漸彰顯了很多的優勢,但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在本文中,筆者就結合實例簡單談了導學案的基本框架和編制過程中應當遵循的一些原則。
【關鍵詞】生物課堂;導學案;學生自主學習
為了適應現代教育教學活動和素質教育目標的要求,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嘗試各種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的新的教學模式,在眾多的新模式中,以導學案的編制為手段的教學模式受到了較大程度的關注。導學案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由過去的“以教師為中心”變成了“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師“引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的學案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顯然符合當下“一切以學生發展為目標”的素質教育潮流。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我們也要順應時代潮流,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導學案的編制和實施技巧。
一、導學案的基本框架
(一)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導學案的第一部分內容,是接下來實施導學案教學活動的基礎。教師在設計預習環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緊扣學生的實際,給學生一些基本的預習方法的指導。另外,在選擇預習測試題目的時候,注意問題的基礎性,以讓學生掌握教材基本知識為目標。
(二)知識結構
課本上的知識相對來說比較零散,如果單純依靠學生自己總結歸納,很難體現知識的系統性。因此,教師在設計導學案的時候,要注意給學生整理出一個便于理解和運用的知識框架,讓學生在框架的指導下系統地認識和理解本節知識內容。
(三)問題探究
問題探究是導學案的亮點所在。有效的問題探究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相關的知識,同時幫助學生突破傳統的思維限制,并在問題的引導下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問題探究環節,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思維特征和教學內容設計難易適中、梯度適宜的探究問題,并在探究環節引導學生更好地實施探究活動,實現探究目標。
(四)習題練習和檢測
這個環節可以及時幫助學生把新學習的知識運用起來,在練習的過程中發現更多的問題,并以問題為依托進行二次強化學習,這對于鞏固學習成果非常重要。
二、導學案編制應遵循的原則
(一)學生主體原則
在編制和實施導學案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把導學案同教案混為一談,這其實是對導學案的一種誤讀。教案是教師根據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認知實際所設計的一種施教程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一種教學方案,學生往往不了解教案內容,只能跟著教師的步伐,整個學習過程較為被動。導學案強調的是教師“導”和學生“學”,教師在設計導學案的時候要遵循學生主體原則,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思維特點設計導學案的內容,例如,筆者在講到“單克隆抗體”的時候,考慮到很多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很容易忽略雜交瘤細胞,于是筆者在設計導學案的時候就特意針對這部分內容增加了一些練習,使得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掌握得以強化,這就是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帶來的效果。
(二)直觀性原則
對于大多數高中生而言,直觀化、形象化的知識比起概括化、抽象化的知識要更容易理解。高中生物知識相較于初中階段,抽象性明顯加劇,這給學生帶來了不小的思維困難。如果教師在編制導學案的時候遵循高中生的思維特點,以較為直觀的方式把知識點呈現在學生眼前,就能顯著降低學生的思維難度。同時,生動有趣易于理解的知識內容在激發學生興趣方面也具有顯著的作用。例如,根據結構決定功能這一生物學原理,教師在將細胞結構和功能聯系起來的時候,整個知識就顯得非常抽象化了。筆者在制作這部分內容的導學案時,不但有詳細的文字描述,同時還配上了細胞結構圖,在上課的時候,再結合著模型,并配以實驗觀察活動,整個教學過程既直觀又生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提上來了,理解和認識的層次也更加深刻了。
(三)開放性原則
導學案的設計要立足于教材,要以新課標為依據,但這并不意味著導學案的內容一定要局限于課本。事實上,教師設計導學案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進而實現思維的拓展,而要想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在設計導學案的時候一定要遵循開放性的原則,要以基本內容為依據,適當地對外拓展,保證導學案的開放性和發展性。例如,筆者在制作《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的導學案時,為了豐富學案內容,也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就在其中補充了幾個光合作用發展史中出現的實驗。通過這些實驗內容的補充,不但讓學生有機會了解課本以外的關于光合作用的更多的知識,同時學生在觀察和分析這些實驗的過程中也有效訓練了探究思考能力,對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收獲。
(四)重難點突出原則
一份完整的導學案往往會涉及到很大的內容量,而每一份導學案都應當擁有自己的重難點內容。教師在設計導學案的時候,如果采用簡單的知識點羅列方式,而無法突出重難點,學生在使用導學案的時候很容易抓不住重點,思維陷入混亂。因此,一份好的導學案一定要遵循重難點突出的原則,教師要讓學生拿到學案以后很清楚地知道本節內容的重難點在哪里。例如,筆者在設計第五章《細胞的能量供應與利用》的導學案時,就用不同顏色的字體把酶的作用、本質與特征、有氧呼吸的作用與原理、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及其作用等重點內容標注出來,而在練習部分,用與上面重難點知識相同顏色的字體設計相應的練習內容,這樣學生一拿到學案,就對本節內容的重難點、基本框架有了一個十分清楚的認識了,這會給接下來學案的使用帶來很大的便利。
總之,以導學案為手段開展的教學活動更加符合當前教育活動的潮流,更加符合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目標,作為教師,我們既要掌握導學案的設計技巧,又要把握導學案的實施技能,努力用優質的導學案來開啟一節優質的生物課堂教學,引導生物學科素質教育目標的盡快實現。
【參考文獻】
[1]許小彥.淺談高中生物導學案[J].教師教育研究(教學版),2012年5月
[2] 韋慧旋.高中生物導學案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3]羅家祥.探索高中生物“學案導學式”教學[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0年Z5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