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呂慶
摘 要:對農村小學信息技術課中合作學習低效現象進行剖析,并對不同低效現象的改進策略進行探索。新課標倡導信息技術課以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探究,因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是小學信息技術課堂常用的教學手段。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性;策略
同一個班級里,有的學生對計算機可以說是駕輕就熟,能夠非常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和互聯網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處理;有的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信息的獲取及加工;有的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稍有了解;有的學生則是一無所知。
這種現象的產生,一方面是由于有些學生家里有電腦,平時操作練習的機會較多;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師缺少必要的監督,有些學生在課堂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假合作”,特別是兩個學生共用一臺電腦時,其中一個學生整堂課霸占電腦,不給另一個學生操作的機會,或者是個別學生根本不想去操作,教師應該在這方面加強監督,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多人一機”合作學習,分組教學。這里的分組強調的是異質組合,所謂異質組合是指針對班集體和個別學生學習而言的,將全班學生依照學業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由于小組學習介于班集體教學和個別學習之間,所以較易發揮集體學習和個別學習的長處?!岸嗳艘粰C”合作學習將班級學習和個別學習下學生個體間的學習競爭關系改為“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關系,將傳統教學與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對學習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學效率,也促進了學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如教學“鍵盤上常用的功能鍵與使用方法”,由于學生在小學低階段已經學習過鍵盤知識,于是我試著要求學生把大鍵盤區的每個字符(包括26個英文字母的大小寫)都輸入到寫字板,通過觀察全班的總體情況,發現有些學生的輸入完全正確,有些學生在輸入大小寫時不會轉換,有些學生雙字符鍵上面的字符不會輸入,有些學生打錯了不知道怎樣刪掉,還有部分學生不會換行等,我將學生進行“異質組合”,讓會操作的學生幫助不會操作的學生,如果小組碰到某些操作都不會的情況下,就由小組長來請教教師。最后由教師對每個學生的作業進行全面檢查。小組的任務就是確保每個小組成員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操作能力強的學生幫助不會的學生,通過生生之間的互相幫助以及教師的及時指導,確保每個學生都學會內容,這樣的合作學習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02).
[2]詹姆斯·H·麥克米倫.學生學習的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