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王麗穎
【摘 要】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關注的重點,課堂模式的變革成為突破口,高效課堂被大家所贊許。本文介紹了實現語文課堂高效的一種方式——引導式學案。文章從引導式學案實現語文課堂高效的實際可能性,量身定制學案是課堂高效的前提,教師在課堂引導中不能忽視的問題等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效課堂 ? ?語文 ? ? 學案 ? ? ?合作
傳統的教學已經漸漸離我們而遠去,新的模式層出不窮。面對這些我們可能無所適從,新課改實質上要教師做什么?這也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我認為不論怎樣的新模式,都要思考以下問題: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如何照顧到所有學生的發展?如何實現語文課堂的高效?沒有考慮到以上問題就不是實質意義上的課改。那么什么樣的語文課堂能顧及以上幾點呢?筆者認為學案式課堂是不錯的選擇。
一、使用學案可以實現語文課堂高效的可能性分析
根據這幾年對高校課堂的思考與研究,以及進行的課堂實施情況分析,個人認為教師個人或學校教研組制定的引導式學案,對課堂的高效有很大的提升。若是使用的學案是教師所購置的,那么學案的內容與學生底子,以及認知水平將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因此,我認為結合學生實際而自定的引導式學案,是一條通向高效課堂的捷徑。由學案引導的課堂,學生的自學興趣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學習的主動性也能被調動起來。優秀生在課堂中展現才華,而更加自信。潛能生不再是課堂中被忽視的盲區,在優秀生幫助下,潛能生信心之火也被點燃。在合作探究的課堂氛圍下誰也不會被置身“課”外。在老師適時地引導下學生的合作潛力是無限的。在“人人是主人,生生是老師”的課堂中,實現高效就不再是空談了。下面我就根據自己有限的經驗談談如何制作引導式學案和在課堂中實施的方法。
二、量身定制學案是課堂高效的前提
在上課前,教師要結合課文重難點和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制作出適合的學案。學案設計要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目標明確,如用詞應具體到“能找出,會說出,要知道”等。我們語文的學案可以分為以下五部分:上課前學生自學、小組合作互助、教師精講釋疑、課堂達標訓練、課尾拓展延伸。上課之前老師把學案發到學生手中,學生獨立完成學案的自學部分,識破“隱形衣”,也就是在初步預習的基礎上,結合工具書,解決字詞的音形,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以及課文作者的情況和創作的背景,再安排一些低難度問題,例如課文所寫內容,或作者在課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等。在小組合作互助部分,問題的設計要比課前預習稍難一些,這些問題需要優秀學生“抬抬頭,立立腳”才能完成,而“抬不動,立不了”的潛能生就要在小組內與優秀生合作完成了,這就是結對幫扶。優秀生在幫扶中當了回小老師,對新知加深了印象,從幫扶中收獲了成功之感。而對于潛能生來說,有了優秀生的幫助,治療好了以往“消化不良”的痼疾,隨之學語文的興趣會更濃。興趣又是最好的老師,因此不論是優秀生還是中等生以及潛能生,他們只會對語文越學越來勁。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但也不能沒有導師。充當導演的老師要對演員把握不到位的地方,進行重點強調。因此,在學生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巡視各組,隨時觀察合作情況,及時調整第一次授課時思路,針對普遍出現的問題,既要做到有針對性,又要注重啟發性,及時予以點撥化解疑難,讓課堂乘風破浪前行。“好不好看療效”,課堂的效果怎樣,就需要進行第四環節,檢查學生的反饋。達標試題的設計要由淺入深注意有層次,忌試題設計過難,同時要注重多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效果的立竿見影。教師針對試題中學生出現的錯誤,及時進行糾正。為讓優秀生能“吃得飽”還要有課堂拓展延伸環節。在這一環節可以閱讀分析課文重點語段,或利用課中所學方法閱讀課外相似文章,以此提高優秀生的閱讀能力。
三、教師在課堂引導中不能忽視的問題
設計適合學生的學案是課堂高效的前提,教師合適的課堂指導又是成功的保障。經過幾年的試行我覺得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可以讓引導式學案教學發揮出更好的效果。
1.作業檢查要認真。在課前學生要自主學習,這是實現課堂高效的第一步。教師要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告訴學生獨立完成哪些題,合作討論哪些題。使用導學案依然不能違背自覺性、主動性和獨立性的原則。檢查獨立完成部分作業時,發現有雷同的要按制度給個人和小組扣一定的量化積分以示警告。課前自主學習時的作業可以檢查出學情,教師還要及時調整上課時的教學內容。
2.合作討論把握時機才能實現出彩。討論不能泛濫,只有在學生對與文章重難點相關問題認識模糊或意見不一時才能組織課堂討論,從而使學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點。另外,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在討論時,教師要把握好學生討論的方向,如果出現偏離論題要及時把學生帶回來,否則會因無效的討論而占用課堂時間,高效就很難實現了。討論的次數一般限制在一堂課兩次左右就夠了。
新課改的課堂,不再是教師的獨角戲,要求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使用引導式學案的課堂,既能對學生實現素質教育,又能實現課堂的高效,轉變了教師靠寫教案備課的傳統。筆者相信,只要授課教師轉變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以課堂和學生引導者的身份出現,讓學生成為新課堂的主人,高效課堂很快就能實現,新課改的實質也就理解確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