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蘇廣
摘 要 隨著地方本科院校陸續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他們越來越注重實驗實踐教學質量,建立實驗室開放和共享制度便是他們采取的重要舉措之一。文章就麗水學院光源與照明專業在校企合作辦學背景下實驗室開放與共享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根據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 校企合作 實驗室資源 開放共享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2.005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Mechanism of Laboratory Opening,
Sharing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Background
——An Example from Light and Lighting Professional in Lishui University
SHI Sugua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Design, Lishui University, Lishui, Zhejiang 323000)
Abstract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one important measure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laboratory opening and sharing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paper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for laboratory opening in Light and lighting professional laboratory of Lishui Univers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Key words coope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laboratory resources; open and sharing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精神,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地方經濟建設助力,麗水學院從2011年9月起,與浙江山蒲照明電器有限公司共同創辦“光源與照明”專業,并提出以培養“卓越工程師”為目標,采用“體驗式”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成為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的辦學特色。要完成這樣的目標,僅靠課堂(固定學時)的實驗實踐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促進實驗室資源的開放與共享工作,使更多的學生能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性的實驗實踐活動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對促進校企合作辦學也極具現實意義。
1 校企合作辦學背景下光源與照明專業實驗室開放與共享現狀
1.1 實驗實踐教學地位不高
近幾年,地方本科高校雖然都在努力改革轉型,但是受傳統精英式教育理念的影響,其“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還沒有根本性改變。他們仍在片面地追求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完備性,忽略對學生創新能力、職業技術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雖然舉著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大旗,但是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實驗實踐教學的地位仍沒被提到應有的高度。實驗實踐教學一直處于配角地位,從屬于理論教學,僅僅被看成是簡單的理論驗證。因此,實驗實踐教學往往存在教學體系不完整,實驗設施不到位,學時比例低,實驗教師不專業和管理混亂等現象。這種只管“教”不管“用”的教學模式勢必會忽視學生主動學習環節,無法將理論知識內化為實踐能力,很難培養出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1.2 實驗室開放范圍窄,儀器設備利用率低
隨著地方本科院校陸續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越來越多的高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眾多高校都在如何提升實驗實踐教學質量上下功夫,其中一重要舉措就是建立實驗室開放和共享制度。筆者所在學校也正在嘗試進行實驗室開放和共享的相關工作,現階段實驗室開放采取的主要形式是一年一次擇優選取教師申報的實驗室開放課題,被立項的課題則由指導教師選擇部分學生參與項目。由于每年被立項的課題數目一定,每個課題所需的學生數也一定,這就造成實驗室開放程度不高,范圍小。從我對光源與照明專業三個年級所做的問卷調查來看,曾經參與過開放性實驗的學生比例只達52.49%,但是當被問及如果有感興趣的實驗室開放項目時,則有90.56%的學生愿意利用課余時間參與,還有88.4%的學生希望學校加大實驗室開放和共享力度,從這些數據反映出目前筆者所在學校實驗室開放程度遠遠無法滿足學生需求。另一方面,實驗室卻出現儀器設備利用率低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高校實驗室建設往往缺乏整體統籌規劃,按課程設置實驗室所遺留的口徑過窄、綜合性差,創新性、綜合性的實驗室欠缺的問題仍在延續,①學校對資產的使用又缺乏統一領導、宏觀調控和協調能力弱,很難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同時現有的實驗室開放制度又無法調動實驗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大部分實驗室僅僅用于完成教學任務,在規定實驗課外的大量空余時間,實驗室設備資源都處于閑置狀態。
1.3 信息平臺建設乏力,學生無自主選擇權
現在我們正處于一個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飛速發展與普及的信息時代,構建實驗教學資源信息平臺已經成為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②雖然各高校越來越重視實驗教學資源信息化平臺的構建,但是在網絡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做得還遠遠不夠,還普遍存在“重硬件、輕軟件”的現象。筆者所在學校雖然有設備管理系統,但是該系統只有全校各個實驗室儀器設備的相關信息,無法進行互動交流,而且該系統由學校的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專人負責管理,平時都處于關閉狀態,只有在每年的設備資產清查時各資產管理員才會去使用,其他教師和學生對該系統幾乎無人知曉。除此之外,就沒有其它平臺可供了解實驗室的相關信息資源。在這種信息通道閉塞的條件下,實驗室資源的開放與共享是無法實現的。實驗信息量的不足和溝通渠道不暢使得學生失去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他們無從了解每年學校立項的實驗室開放項目以及每個項目研究的主要內容,有的甚至都不了解實驗室開放項目制度。從筆者對光源與照明專業三個年級所做的問卷調查來看,了解我校的實驗室開放項目制度的學生比例只占12.15%,而曾經參與過開放性實驗的學生幾乎都不是自主選擇的,他們基本上都是被班主任推薦給指導教師或者是任課教師自由選擇的,參與實驗前他們對實驗內容幾乎都是一概不知的,參與之后就會出現部分學生對參與的實驗項目興趣不大,從而很難激發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將大大影響開放性實驗效果。
1.4 校企合作不深入,學生缺乏動力
光源與照明專業校企共同辦學已快4年,但現階段在實驗實踐教學方面的合作還只是處于初級階段。除了大四的畢業實習在企業之外,學生在每一個學年內只有1周的時間下企業實踐鍛煉,而企業在學校的實驗實踐過程中卻很少參與,很難營造校企共同辦學的氛圍,同時缺乏有效平臺和手段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影響學生投入實踐訓練的積極性。
2 校企合作辦學背景下加強光源與照明專業實驗室開放、共享的對策
2.1 轉變觀念,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
應用技術型本科教育重點強調三個轉變,即“理論與實踐的中心地位互轉”、“教師與學生的中心地位互轉”、“知識本位和能力本位的中心地位互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谠摻逃砟睿獦淞嶒炇屹Y源開放共享意識,校領導首先要轉變傳統觀念,要有改革創新和打破原有格局的勇氣,對實驗室建設要聯系校企實際,以互惠共贏、共建共享為原則,統籌規劃、合理配置資源,讓校企雙方對實驗室資源的開放與共享達成共識。學校和企業在廣大師生參與實驗室開放與共享的建設中應給予政策傾斜和必要的支持,從而為學生營造自由、自主和開放的實驗室育人環境,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而且有利于他們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在轉變觀念的基礎上,學校還需出臺和完善一系列規章制度,才能保障實驗室開放共享工作的順利開展,最終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
2.2 建立實驗室信息開放與共享平臺
開放的信息渠道,是實驗室資源開放與共享的有效途徑。各高??梢酝ㄟ^現代網絡技術手段來建立統一的開放實驗室資源共享信息庫,通過與實驗室開放對象進行互動交流,達到實驗室資源信息開放共享的目的。因此,學校在數字化校園建設過程中要著力建設一個較為完備的實驗室信息開放與共享平臺,讓學校和企業的人都可以通過該平臺進行信息查詢和互通交流,與此同時,還應建立完善的實驗室開放網上預約系統和信息交流互動平臺。通過這些平臺學??梢约皶r在網上公布實驗開放項目和時間。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通過網絡自主選擇實驗項目和時間,實驗室管理人員則根據學生預約的情況進行實驗準備。師生還可通過平臺進行互動交流,進行實驗預習、教師答疑、效果反饋等教學活動,既節省時間,又能對學生實施個性化教學。共享信息平臺的建設將大大提高實驗室儀器資源的使用效率,最終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筆者對光源與照明專業三個年級所做的問卷調查來看,當被問及是否希望學校能在網上提供全面的實驗室開放信息,并能從網上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時,選擇希望的學生比例就達92.82%。
2.3 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激發學生興趣
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關系到實驗室開放共享的成效,校企雙方應采取有效手段,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由單純的“被動實驗”轉變為“主動實驗”,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責任感和求知欲。企業可以在學校組織開展一年一度的學生實驗技能大賽。大賽獲獎者不僅能獲得企業豐厚的物質獎勵,而且還能得到學校的精神獎勵。通過這類比賽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校則可通過其他形式,諸如設置創新學分、實驗選修課等,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驗實踐活動,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實驗參與度和積極性。從對光源與照明專業三個年級所做的問卷調查來看,希望學校開出與本專業相關的實驗選修課的學生比例就達81.77%。
3 結論
總之,實驗室開放共享要在制度建設、硬件和軟件建設等方面予以重視和保證之外,學校還應采取科學有效的激勵手段,在加強校企合作深度的同時,充分激發師生的實驗興趣和提高企業的參與度。只有這樣,才能利用實驗室資源構筑一個校企合作辦學背景下開放的、共享的、互惠共贏的實驗教學環境。
注釋
① 紀靜.地方工科高校實驗室開放共享平臺的構——以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為例[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0.
② 郭樂明.教學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研究與建設[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7):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