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健停
摘 要:新世紀職業教育是全面創新的教育,創新已成為時代的要求。西餐專業實訓課教學也要適應餐飲企業發展需要,把傳統教學內容與現代西餐流派接軌。盡快提高學生到企業頂崗工作的能力。該文就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用什么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改革,激發學生對西餐專業的興趣,使學生圍繞疑問主動思考,學會舉一反三。讓學生成為實訓教學中的主體,積極完成實訓課題,使學生掌握學習內容、學會西餐菜肴制作程序,讓學生成為優秀的現代職業人才。
關鍵詞:西餐教學 教學創新 生本教育 前店后校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2(a)-0167-02
新世紀職業教育是全面創新的教育,創新已成為時代的要求,隨著我國旅游業的繁榮興旺也帶來了餐飲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校向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各大、中型酒店、賓館,西餐廳不斷的推薦和輸送西餐專業優秀畢業生。為其添加新生代的技術力量。但是,根據我校2008年至2013年近五年西餐烹飪專業學生實習情況和用人企業調查反饋中發現,實習學生不能很快適應行業崗位的需求,往往需要在所就職企業進行崗前培訓1~2個月,才能上崗,究其原因就是傳統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不能接軌,還有學生普遍缺乏穩定扎實、高質量的烹飪基本功。如何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時間提高職業道德和西餐烹飪基本功,沈陽市教育局讓我帶著這些問題對我校西餐專業技能課現狀和酒店、賓館經營的菜肴品種進行了調查分析和借鑒學習。歷經長達五年摸底調查得出的結論是:當前的西餐專業教學內容和教師理念過于呆板、保守,始終離不開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內容,特別是西餐烹飪專業技能課的教學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學的、與企業需要人才接軌的實訓教學方法。西餐實訓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主要教學手段,被實踐所證明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教學組織摸式,它不同于專業理論、文化基礎課教學,更不同于普通中學實驗課。職業學校實訓課是通過教師演示教學,指導每個學生學會實際動手操作技能、勞動程序,普通中學的實驗課則不是鍛煉學生動手能力,而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因此,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要把二者區分開來,必須按照企業需求上好實訓教學的每一堂課。通過近五年對我校西餐烹飪專業實訓課教學的觀察,我認為在西餐實訓課教學中采用國際流行的“生本教育”和“前店后校”教學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對實習生盡快融入企業達到頂崗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生本教育”和“前店后校”就是:在完全模擬企業工作環境下,讓學生成為教學主體。具體做法如以下幾點。
1 學生入門要指導,教師演示要到位,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石
經過五年的教學探索和反思證明:了解學生、與學生溝通同樣在實訓課重要。教師演示是提高實訓課質量,使學生提高技能的關鍵。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石。
教師演示要到位,并且要對學生逐個指導。這是教學過程中進入學生操作階段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要使中在現場指導,一一巡查,仔細耐心指導,讓學生做到操作技能規范、專業理論科學、烹飪程序合理。
實訓結束后,教師要根據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進行一一總結,作為教學的補充和完善,講評要講到點子上,要講到實質上,要講到關鍵上。這也是讓學生正確形成實踐技能的必要環節。
那么如何實施“生本教育”教學思路,更好地完善教學質量,我采用了結合企業需求的“前店后校”教學法,就是在學生作為主體積極參與實訓課堂的前提下,注重發揮教師的啟發引導作用,達到教學互漲,使西餐實訓教學的過程循序漸進地進行,達到提高學生的烹飪技能,培養出品德高尚、技藝高超的優秀技能型人才。
1.1 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西餐是烹飪百花園中的一個分支,西餐烹飪技藝課的教學大多在烹飪實訓室進行,由于在模擬工作環境下,有的學生產生新鮮感和好奇心,較多的把注意力轉移到模擬環境,組織性和紀律性較為混亂,從而大大影響教學質量。因此,在組織實訓課教學時,為保證井然有序的教學環境和高質量教學效率,達到圓滿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應遵守一下內容:(1)詳細紀錄學生出勤情況,保證出勤率。(2)根據學生學習能力高低將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分組實訓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互幫互助,使基礎較差的學生得到進步,從而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水平。(3)摒棄以往模式教學,巧妙導入新課,介紹實訓課的主要內容,盡快集中所有學生注意力。(4)讓學生自我檢查實訓所需的烹調食材是否準備齊全,逐一記憶,如有不足,及時補充。組織教學還應貫穿于教學的全部過程,使學生做到:積極動腦,敢于動創新,忙而不亂,快樂學習。
1.2 生本教育離不開演示教學
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指導最重要的一環是演示教學,學生在剛開始學習西餐烹飪技能時,由于對該技能的動作表象,往往不知從何下手。演示教學使學生一目了然,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為其掌握熟練的操作操作流程和烹飪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礎。演示教學、耐心指導要做到以下三點。
(1)語言簡練、通俗易懂。
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語言有助于學生掌握實訓知識,講解的目的是提示學生觀察力,掌握正確操作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在講解時語言簡練、條理清晰、生動形象、重點突出;否則無益于學生實訓技能的掌握,而且也會降低學生對操作技能的興趣,達不到預期教學的效果。
(2)演示教學要合理、規范。
演示教學中,合理、規范的操作過程對學生正確把握動作技術要領至關重要,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加強后,教師應該因勢利導,要求他們抓住動作要領,耐心的給理解能力較差學生在演示一遍,以強化學生對技能的掌握,在示范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做到技藝嫻熟,其次力求示范動作準確、規范,再就是掌握好操作示范的速度和節奏,對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還要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把演示動作分解放慢,例如:在西餐實訓課中,煎牛排的火候對學生來說難以把握。單一的講解對于學生來說,還是難以掌握要領,大多數學生都達不到標準。如果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將“牛排幾成熟”的烹飪技法分步驟、慢速地展現給學生,從而使學生掌握正確要領,完成了煎牛排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
(3)示范方式多樣化。
在示范操作過程中,根據不同實訓內容采用了多種教學手段。例如:實訓教材里的菜肴原料大多屬于中低檔烹飪,原料選擇基本能夠滿足教學需要。針對一些不能滿足教學中演示的西餐高檔菜肴,比如:法國鵝肝、意大利黑松露、魚子醬等西餐著名食材,由于這些食材非常昂貴,這些西餐精品菜肴的制作只有通過多媒體教學才能完成教學目的。
2 學生逐個接受指導,教學要達到教學互長
西餐烹飪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是西餐烹飪生本教育的中心環節,是鍛煉學生掌握技能的關鍵階段。因此,要做到以下幾點。
(1)眼要勤快:每到一處,都要對學生的動作是否規范、運用方法是否標準、實訓程序是否合理進行逐一檢查,如有問題,要以點帶面的指導,培養學生正確操作能力,把學生的不良操作習慣消滅在萌芽中。在逐一巡查的過程中,必須做到“眼觀六路”,遵循“面向全體”的教學基本原則,使所有學生正確對待實訓課程。
(2)手要勤快:在耐心指導過程中,教師要多做演示,尤其是對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更要手把手地教,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會為止。
此外,本階段由于教學內容,由于教學重點是基本功。重復訓練對于一些缺乏耐心的學生來說,會導致這部分學生的厭學和煩躁的情緒,所以要采取不用的教學方法進行引導教育,例如組織分組比賽,學生自己當評委進行評價和學習,取長補短,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信心和情緒,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精神。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腿要勤快:分組后每組學生在各自的操作臺進行練習時,教師要經常走動、不停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根據不同問題現場指導。
(4)嘴要勤快: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是實訓課教師發現學生出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教師耐心指導學生的目的,是讓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時,還要啟發學生找出本操作過程中的不足,提高學生思考操能力,針對一個問題如何舉一反三、如何改進方法使操作程序更合理、烹調菜肴更省時、省力。
3 實訓結束要互評,教師講評要準確
凡事都要善始善終,實訓課教學也是如此。一堂實訓課結束后,首先要組織學生互評;其次在根據本次課學生的學習情況做教師總評,其目的是啟發和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找出實訓中的不足,總結出成功的經驗教訓,提高學生舉一反的創新能力,通過實訓過程中的亮點,鼓勵和鞭策全體學生。點評時,我盡量要求自己講到問題關鍵上,每句話都要緊扣形成技能的技巧,如:西餐烹調“奶汁烤魚”,奶汁的技巧在于奶汁的調制,原料的比例、火力的大小、時間的長短掌握的當就能烹調出色、香、味、形精美菜肴。表揚和批評也是點評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就是在點評時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表揚和批評相結合,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有技術創新的給予褒獎表揚,達到教學目標的給予鞭策,未達到目標的給予鼓勵,促進全體學生努力學習的愿望。
綜上所述,西餐烹飪實訓課教學的質量,一定要建立在教學內容與企業接軌。堅持“生本教育、前店后校”教學法新模式,并結合過關性考核,認真備課,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我認為這是提高烹飪實訓課教學質量的最有效途徑。職業學校的教師既要做到教書育人,又要準確把握職業學校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的方向,這樣才能為社會打造出迎合高速餐飲發展的新生力量。
參考文獻
[1] 閆文勝.西餐烹調技術[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5.
[2] 張穎,趙晶.淺談英語教學中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逐步培養[J].理論界,2006(5):185-186.
[3] 楊昌友.淺談生物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1):92.
[4] 陳建,李明.中職學校實訓課教學[J].職業,2012(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