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殿哲
【摘要】新課程改革對初中英語教學產生了很大的改變,任務型教學登上舞臺。其精髓是要求學生合作、自主、探究學習,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任務型教學中作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促進者的教師和合作自主學習的評價機制,既能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又能促使學生加強合作,培養團隊精神,以適應今后的社會生活,還能為構建和諧課堂、改善良好的師生關系打下堅實基礎,為今后順利的教學工作作保障。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 合作探究 初中英語學習
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是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理念之一。同時,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也是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合作、自主、探究學習,正成為目前中小學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以“任務”為載體的英語教學正是實現合作自主探究學習的良好途徑。教師通過“任務型”教學,用交互性任務來促使學生進行合作自主學習。設計以“任務”為載體的小組活動,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獨立運用舊知識學習、探究和掌握新知識,使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因此,我們要積極倡導“任務型”教學法,促進學生進行合作、自主、探究性的學習。
學生合作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要處理好的兩個問題:
1.教師要擔當好學習促進者的角色,它是自主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關鍵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成為學生學習的向導和促進者,有時也可以成為共同的合作者,即“同學生一起成長”。概括起來說,教師充當“促進者”的角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協調”——合作學習涉及多個要素,涉及眾多學生,教師在組織活動的時候,發揮著創設學習環境和氣氛,維護學習秩序等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合作學習活動有一個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這個任務要由教師完成,教師要設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合作”——英語教學不僅是信息的傳遞過程,在合作學習中更是人際交往的過程。因此,教師既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也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共同參與者;“監控”——合作交流活動中有一個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當學生的理解、表達出現錯誤時,教師須指出并作出更正;“反饋”——教師必須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測評,以便及時得到反饋并提供相應的幫助。
2.要建立科學的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的評價機制,它是探究學習取得成功的保障;要使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切實提高學習成績,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首先,學生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其次,目標的實現有賴于小組成員進行有效的個別學習。小組目標并不自然導致小組中所有學生成績的提高。實現個人目標,即使學習小組成為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追求基于學習小組成員共同努力和個人進步基礎的團體進步。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建立一種促進學生在小組集體中不僅個人努力并且樂于與同學互相合作的良性制約機制,否則合作學習應有的教學效果就難以體現出來。因此,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時,要把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把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在此基礎上側重于過程評價和小組集體的評價。把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結合起來,可以促進學生更關注合作學生的過程,并認識到從合作學習過程中體驗合作學習方式、發展合作學習精神的重要性。同時,把對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結合起來并側重于集體評價,可使學習小組成員認識到合作小組是一個學習共同體,個人目標的實現必須依托于集體目標的實現,從而防止個人英雄主義、小組歧視等現象的出現。然而,小組評價時也要對個人合作學習的參與度、積極性、獨創性等給予恰當的評價,這樣可在小組內部樹立榜樣,激發組內的競爭,調動每位成員參與的積極性,打消個別成員依賴別人的思想。
實踐證明,新課程標準提高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課堂要努力實現從“傳授和講解語言知識”向“培養語言能力”轉變這一課改背景下,每位教師面臨著“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的利用積極因素,采用更適合于學習者語言能力發展的課堂教學方法,以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一關鍵問題。合作學習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條可能的途徑。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實施任務型教學,讓學生合作學習,將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在真正的學習實踐中學會學習;同時通過合作式的交流,讓學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與他人互相合作,發揮同學間相互鼓勵、相互啟發的教育作用,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活動中完成合作意識的內化與協作能力的提高。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改變傳統課堂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這種單一、單向的教學方式,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互動的、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從真正意義上促進每個學生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宋琳霞.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JEFC和Go for it!的比較研究[D]重慶大學,2010.
[2]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P26~34.
[3]葉子,龐麗娟.師生互動的本質與特征[J].教育研究,2001.4.P36~54.
*南陽師范學院大學生實踐教學活動創新項目,項目編號:ZB-201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