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丹
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高校學生所背負的各種壓力也不斷增加,有社會的、家庭的、學校的、情感的等,在重重壓力之下,部分學生在外部的應激性事件作用下,有可能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作為高校輔導員,在平時工作中,要增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多渠道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積極的關注和引導。
關鍵詞:應激性事件;心理問題;關注;引導
【案例描述】
2013年11月,我休假返校,回校工作的第一周,接到了對一名執意退學學生進行幫扶的任務,作為院里的心理專干,我義不容辭。這個學生名叫小何(化名),2011年入校,與我進校參加工作同年,對他確有些印象——班級內不算活躍,不善于表達,一向紀律意識較為淡漠。半年多的時間里,他長期不上課,掛科很多,并多次提出退學申請,領導老師找他談話,希望他不要放棄學業,幫他樹立學習的信心,每次都堅持不了幾天,在課堂上又找不到他的蹤影。在了解這些情況后,我深深感覺到,小何執意退學的誘因絕非單純的“學習問題”,根源可能在思想方面或生活方面。
【案例分析】
我找來班級內與小何關系較好的幾個老鄉了解情況,果不其然,他們說小何因為生活費的問題,最近與父母關系非常緊張,半年來他斷斷續續向班上同學借款近2000元;前段時間小何與其老家的女友也準備分手。這讓我意識到,小何自暴自棄的問題是一個嚴重的心理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將給他的一生造成消極的影響。在約談小何前,我準備了兩個談話思路,一個思路是將我了解的情況全盤脫出,表現出對他的同情,讓他對我產生信任、卸下防備后再進一步做他的思想工作,勸他不要退學,繼續完成學業;另一個談話思路是,通知他,他半年來的曠課行為以及曠課學時已經達到了開除學籍處分的條件,請他聯系家長到校辦理退學手續。一番權衡后,我決定采取第二種方案,因為我不僅想幫助他化解這場危機,同時也希望他能從這件事情當中學到一個簡單的道理: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情形下,人都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
【案例處理】
思路理清以后,我開始電話約談小何,他如約來到辦公室,談話開始,我就表明立場,習慣了苦口婆心規勸的小何對這樣的情況有點措手不及。此時,我口氣稍有緩和,告訴他已經在退學的邊緣,讓他好自為之。這樣說,也是怕小何借坡下驢,真要辦手續去。
他沉默好久,問我:“辦理退學手續,需要家長來學校嗎?”
我知道他內心仍有猶豫,我沒有回答,而是轉移話題:“你跟我一起進這所學校的,已經三年了,現在要離開了,什么感覺?”
他低頭在想著些什么,仍然沉默。
接下來,我乘勝追擊,問他:“心情不好?”
……
“如果你相信我,能不能把你父母聯系方式給我,我來跟他們溝通?!迸c小何父親的交流非常順利。在事后的了解中,我知道小何父親如約打給了小何生活費。
生活費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我與小何對當前大學生的戀愛觀進行了討論,分析了當前大學生中存在的一些錯誤的戀愛觀,并讓他也談談自己的戀愛觀。他對這個話題非常感興趣。
……
【總結】
通過近一學期的思想教育,該生已步入正常的生活軌道,已經從自暴自棄的狀態中走出來??偨Y起來,有以下幾點體會:第一,聆聽在師生溝通中有著奇妙的功效。在與學生談話過程中,或在了解他們日常學習生活的過程中,輔導員不加評判、表示理解的聆聽,可以讓學生在老師的寬容和理解中慢慢成長為獨立自主的個體。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引導,才能顯得恰到好處,水到渠成,而不是指手畫腳、居高臨下般地顯得咄咄逼人。第二,糾正其對事件的不良認知,形成正確的歸因。通過整理學生自述以及其他同學介紹的情況,進一步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就事件本身與心理狀態的聯系做認真細致的分析,讓其了解到產生心理問題的根源并非應激事件本身。第三,引導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戀愛價值觀,必須正確處理好戀愛中的兩個關系。首先是愛情與學業的關系。要教育引導學生以學習為主,以事業為重,擺正愛情與學業的位置。然后是愛情與人生的關系。用正確的人生觀對待愛情,讓愛情服從于人生更高的追求。第四,鼓勵其自我反省和審查。鼓勵學生本人說出對自己的認識,再進行自我分析和反省,在不斷地糾正的過程中構建合理、正確的自我認知結構。第五,積極矯正負面情緒或行為。處于自暴自棄狀態學生的情緒通常較為低落,對學習、生活、情感、社會等某方面的評價較為消極,有時甚至是不明原因,沒有任何依據的。
參考文獻:
[1]姜小軍,楊 芳.大學生退學狀況、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 2011(07).
[2]高治軍.輔導員工作100個怎么辦[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2).
(作者單位:湖北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