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
摘要:文藝是一個時代的鏡子、同時是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更是一個時代的精神風向標。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作用不可替代,功不可沒。
關鍵詞:文化內涵;文藝座談會;新民主義文化
一、新民主主義文化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文化綱領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在新民主主義文化中居于核心指導地位的是共產主義思想。
新民主主義文化是民族的,就其內容說是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的;就其形式說是民族風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要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新民主主義文化是科學的,是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客觀真理和理論和實踐的一致性。對于封建時代創造的文化,應剔除其封建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華。同時要尊重中國的歷史,反對民族虛無主義,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對待古今中外文化,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新民主主義文化是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農大眾服務的,使它成為人民大眾的有力思想武器;同時又要以人民群眾的實踐作為創作的源泉,堅持以人民大眾服務的方向。
新民主主義文化是民族的,這里強調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這種文化反對帝國主義壓迫的奴化思想,主張堅持和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與獨立。它是中華民族的,帶有中華民族的特性,是以民族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它同一切別的民族的社會主義文化相聯合,建立相互吸引和相互發展以及相互聯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篇章,但決不能和任何別的民族的帝國主義反動文化相聯合,敗壞其文化發展的實質內涵。
二、先進科學文化
新民主主義文化內涵是科學的,這里強調的內容主要是我們所上下求索的“科學”,是先進文化的代言人,這種文化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客觀真理,主張實事求,是主張理論和實踐的統一。而對于中國古代傳統經典文化,要有批判地吸收,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殘余,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和精神內核。同時,要尊重中國歷史的辯證發展,汲取養分,知古鑒今,以史為鑒,前車之鑒,后事之師,而不是頌古非今,崇洋媚外。
三、人民大眾文化
新民主主義文化是大眾的,這里強調的是文化的大眾方向,以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填補人們內心空虛的精神食糧。這種文化注定為全民族90%以上的工農大眾服務,并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食糧。因此,是最民主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革命的文化運動和實踐運動都是以廣大的人民群眾為主體的,因此,文化工作者深入群眾,要接近民眾,走群眾路線,豐富社會實踐活動,民眾生來就是我們先天的導師,革命文化的豐富源泉。
四、以共產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科學文化
新民主主義文化中居于指導思想地位的是共產主義思想。是否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是新民主主義文化同舊民主主義文化相區別的重要標志。
五四運動以前的文化基本內容是以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為指導的,是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性質的文化;
五四運動以后,其基本內容是以馬列主義為指導的,因此,它屬于世界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文化范疇。
這種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新民主主義文化發端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后期。“在‘五四以后,中國產生了完全嶄新的文化生力軍……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它既不同于封建專制主義的文化,也不是單純的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文化,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2.新民主主義文化是民族的,強調的是文化的民族內容和形式。這種文化是反對帝國主義奴化思想,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的。它是中華民族的,帶有我們民族的特色,是以民族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它決不能和任何別的民族的帝國主義反動文化相結合,但并不排斥外國的進步文化,而是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作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料。
3.新民主主義文化是科學的,強調的是科學的內容。它反對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同時,對于中國古代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華,決不能無批判地兼收并蓄。
五、文藝的源泉及如何正確對待文化
毛主席認為,作為觀念形態的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腦中反映的產物。人民生活是一切文藝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
當然,我們必須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學藝術遺產,決不可拒絕繼承和借鑒古人和外國人,哪怕是封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東西。但是繼承發展、創新,不可以變成替代自己的創造。革命的文學家藝術家,必須到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到惟一的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去。
六、文藝的服務對象
毛主席認為,“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其他許多問題就不易解決。”
新民主主義文化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我們的文藝,第一是為工人的,第二是為農民的,第三是為武裝起來了的工人農民即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人民武裝隊伍的,第四是為城市小資產階級勞動群眾和知識分子的。這四種人,就是中華民族的最光大部分,也是最重要部分,總而言之,就是最廣大的人民大眾。
總之,以毛主席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關于建設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理論,完全是從中國實際出發的一種創造,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中沒有論述過的,因而是對馬列主義繼承發展創新的突破。
中國共產黨關于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綱領,并付諸于實踐,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開拓進取,與時俱進,最終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引領人們奔向光輝燦爛的道路,這不僅充分完整地體現了“三個代表”的思想,而且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忠實地一絲不茍地踐行了“三個代表”,為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添磚加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