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擺了江?尼亞孜
【摘 要】我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里,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所以致使各民族的語言也有一定的差異;我國各個民族所使用的語言有80多種,其中,漢語是最為普遍的,說漢語的人也是最多的,漢族、回族、滿族的人都說漢語,而其他五十多個少數民族很少說漢語,基本上都在用自己的民族語言。為實現不同民族之間的相互交流,各民族之間的雙語現象已越來越普遍;然而,在少數民族地區,尤其在新疆,雙語教學實踐還有很多缺陷和不足,特別是對老師來講,綜合素質和教學質量還有待提高;所以,要想提高雙語教學質量,各地區很有必要組建一組合格的、素質優秀的雙語師資隊伍。
【關鍵詞】雙語教學;雙語老師;綜合素質
一、雙語教學中老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條件和素質
作為一名合格的雙語老師,不僅要具有良好的人格和職業道德,還要具有較高的教育能力,以及服務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首先,老師要具有敬業的精神,無論處在什么工作崗位上,要想做好本職工作,都要有敬業的精神,讓自己真真切切的喜歡這份工作,因為這是能夠讓自己不斷進步的動力;在少數民族地區,要想讓當地的學生學好漢語,從根本上學會漢語,取得教育上的成功,老師就必須有高度的敬業精神;只有如此,少數民族的學生才會體會到老師的無私奉獻,進而老師和學生在接下來的教學環節中才會有更好的默契,學生的學習效果才會事半功倍。其次,作為老師,要想為同學們樹立榜樣,還應該以身作則,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熱愛學生;為人師表,應具有自尊自愛的作風;由于新疆地區的學生很少能收到良好的漢語教育,所以少數民族的漢語老師一般就是當地學生的漢語學習的啟蒙老師,所以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當地的學生有重要的影響;所以老師對自身的嚴格要求也將會成為改造學生不良習慣和消極思想的堅實基礎,讓學生在無形之中產生佩服之情,同時也會被老師良好的美德及以身作則的作風產生敬意;最后,老師在各項教學工作中都應該以學生為重心,以學生的學習為根本目的;對老師來講,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所以,在教育過程中老師應該用廣闊的胸懷去容納每一個人,積極主動的去關心和關愛每一個人,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學生也會在學習上取得良好的成果。
二、為實現雙語教學的有效進行,提高雙語教師教學水平的措施
(1)要充分利用少數民族當地的教育資源,加強對在職少數民族雙語老師的培養;目前,許多雙語老師的綜合教育水平還比較低下,所以各地區要積極創造條件來為在職老師進行培訓,并且適當加大各少數民族地區師范學校內高材生的培訓力度,使各地區的雙語老師在教育水平上都能有一定的突破;此外,少數民族各地區還應該充分利用自身力量,為當地雙語老師提供到漢語教學質量較好的地區去交流學習的機會,并且待他們進行培訓、觀摩后,為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引進先進的備課方法、教學方法以及先進的經驗;最后,作為雙語老師,要積極參加一些自學活動,努力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以及加深對雙語、雙文化的理解。
(2)各地區應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加強少數民族雙語老師的各個方面的培養;各地區可以在雙語老師任職前進行專業性的培訓和指導,政府還應引進一些專業性的漢語學的教授或專家來作指導,使雙語老師的綜合素質、教學能力、思想道德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此外,政府還可以為少數民族地區組建一定規模的高質量的師資隊伍,鼓勵各地的老師、高材生等高素質人才到西部支教,為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做貢獻,也為我國各個民族的團結與交流貢獻出一份力量,這樣一來,不僅會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學習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當地雙語老師水平的提升,一舉兩得。最后,還可以在少數民族的各大高校選取一些交換生,到東部沿海地區的師范高校進行學習交流,回來再與大家分享心得,這樣對這些任職雙語教學的學生的綜合素質、知識水平都能有所提高。
(3)還要注意雙語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能力;對于少數民族當地的雙語老師來講,他們的漢語水平遠遠沒有自己本土的母語水平高,所以,老師在課堂上教學時如果采用漢語的話,他們的講授可能不會那么流暢,所以這就要求雙語老師要積極做好課堂前的備課工作,并做好備課中的每一環節,努力學習和理解教材的內容,只有吧教材上的內容都徹底理解掌握了,那么在課堂上的教學才會胸有成竹,講起課來才能行云流水,這樣,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才會更好,學習效果才會更佳。
三、為跟上時代的發展,雙語教學還要求老師分析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1)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雙語教學,教材的缺乏是老師們最為擔憂的,而所利用的教材必須滿足教學大綱的要求。在這種資源缺乏的情況下,要想及時了解各地區雙語教學中所取得的優秀的成果,這就要求少數民族雙語老師具備一定的獲得信息的能力,以及獲取信息后對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只有及時獲取有益的信息,并且及時應用于雙語教學中,該地區的教育才不會落后與其他地區;在信息的獲取方面,老師可以利用因特網或其他局域網來及時收集與雙語教學有關的熱點,以及新型的專業報道,并積極引進到課堂中去供學生做課外資料參考,這對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他們的興趣以及求知欲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在教材的講述過程中,由于漢語教學中教材中描述的篇幅較大,所以還要求雙語老師具備從眾多篇幅中抓住重點的能力,以及對教材中的重要內容的分析能力;在課堂的講述過程中老師還應積極引進一些情境化因素,讓如同學生身臨其境,在學習中才會更勝一籌。老師是學生在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所以,作為一名雙語老師,具有獲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只有老師進行合理的分析與講解,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成果才會更好。
四、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雙語老師,就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所以,要想讓雙語教學在少數民族地區更好更快的進行,就必須培養老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只有具備了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教學任務才能更好的進行,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才能如愿以償,學得雙語知識。
參考文獻:
[1]艾力·伊明.影響和制約和田地區中小學雙語教育的語言文化生態環境因素和條件分析[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0(04)
[2]萬國華,楊小勇,王碧怡,宋軍,吳國平.體育雙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0(06)
[3]劉方旭.黔西南州布依族雙語教育實施現狀與展望[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0(05)
[4]吐爾遜娜依.雙語教學對少數民族雙語教師素質的要求[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4)
[5]李儒忠.關于雙語教育的若干重大問題[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4(01)
[6]雷經國,苗學杰.雙語教育目的定位與實施路徑[J].中國民族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