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課程標準》的推出為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平臺?!稊祵W課程標準》中的基本理念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隨著數學課程自身的發展,大家已經普遍認識到,數學是一種工具,數學是一種語言,數學是一種文化。數學是提高人們思維能力的推進器,數學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在中學數學課教學中,教師應設法讓學生真正“快樂”起來,使他們成為快樂學習的主人。筆者認為以下三個方面可以讓學生在快樂中學數學:一是趣味性可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二是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三是成就感是學習數學的驅動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快樂學習;師生關系;成就感
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遵循數學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讓學生在生活中找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皵祵W就是計算,數學就是測量,數學抽象,難以理解,數學枯燥無味”,這是學生對數學的一種錯誤的認識。中學數學教學必須由書本走向現實生活中,對教材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加工,恰當選擇與學生現實生活、生產科技密切相關的情境和問題,把社會生活的鮮活題材引入教學中,賦予教材以新的內涵。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究發現數學知識,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并用數學知識較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學習的動力,產生積極的情感。
一、趣味性可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
“興趣出勤奮,勤奮出天才”??茖W研究表明,人在輕松的時候,大腦皮層的神經元才能形成興奮中心,使神經細胞傳遞信息的通道暢通無阻,思維也就變得迅速敏捷。這樣可加速知識的接收、貯存、加工、組合及提取的進程,知識迅速得到鞏固并轉化為能力。從而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無限的熱愛,迸發出驚人的學習熱情,達到全力以赴,努力探索進取,甚至創造奇跡的地步。
1.緊密配合教材,設置懸念,把數學課講得生動有趣
教師應恰當地引用與教材內容有緊密聯系的知識烘托教材,引起學生的思索,使課堂所氛活躍,使學生的注意集中或者設置懸念,吊起學生的胃口,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講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時,我對同學們說:“我有一件事想麻煩同學們幫我辦一辦。”學生紛紛舉手,幾個平時比較調皮的學生將手舉的更高了。我亮出一塊先前用過的膠合板制的三角板說:“我這塊三角板斷了一個角,需要照原樣再做一塊,但斷掉的那個角不知丟哪了,可能被掃到垃圾箱去了,想請大家幫助去找,好再做一塊?!庇行W生想馬上去找,但也有幾個學生說不必,可以通過這塊重畫出原來的那個三角形。一時學生議論紛紛,這就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行了“兩角夾一邊”的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的學習中去。這樣課堂上就能收到很理想的效果。
2.用口訣,提高記憶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知識的獲得靠記憶,但遺忘是在所難免,所以保持記憶十分必要。一般我們把記憶的東西編成口訣來記,這樣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用小故事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
故事具有吸引人的情節,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催化劑的作用。生聽完故事后能產生很多聯想,并生出很多疑問。恰當的使用會對課堂產生易想不到的效果。
二、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
新課改的教學模式向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及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對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法,不能千篇一律采用一個模式。主持人是學生或者老師。目前,實施素質教育已經從理論研究層面逐步向實踐操作層面轉化,教學模式是理論與實踐的中介,所以對師生關系和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探討已成為當前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筆者認為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要重視情感投資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方的情感交流和思維交流,師生關系直接制約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學實踐也證明,愛是教學成功的保證。因此,教師要重視情感投資,把密切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矯正學生對數學恐懼心理的突破口。課內多啟迪多提問;課外輔之適當的數學講座,開辟“數學角”,成立數學興趣小組,引導他們在數學海洋中遨游,讓他們看到數學天地的無限寬廣。
2.數學教師的情感要真摯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期待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當學生從教師那里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和摯愛,感受到積極期望時,他就會有一種受到信賴、鼓舞和激勵的內心情感體驗,就會愉快地接受教師教誨,并努力把這種教誨轉化或行動,變為努力學習和掌握數學的動力,便可有效地激發興趣。正如贊可夫所說:如果教師本身就“燃燒著對知識的渴望”,學生就會“迷戀”于獲取知識。這樣,何愁學習沒興趣呢?因此,從情感因素入手,優化師生關系,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解學生所疑,解學生所難,樂學生所樂
心理學認為,人的情感與認識過程是相互聯系的,任何認識過程都伴隨著情感。初中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情感密不可分,他們往往不是從理性上認為某學科重要而去學好它,而是常常因為喜歡某教師而去學習該課程。要讓學生喜歡教師,教師就得喜歡學生、關心學生,以滿腔的熱情幫助、誘導每一位學生;以真誠的態度和每一位學生交往,使學生從內心感到老師的可親、可近。教育家捷爾斯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他才能教育孩子。”只要我們平時注意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蹲下身和學生交流和溝通,且多去班級各學生談談心,了解學生身邊的事,和學生拉拉家常,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和他們成為朋友,學生一定會喜歡你!
三、成就感是學習數學的驅動力
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感,對激發自我發展和學習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一個學生由于自我獲得了成功,就得到了積極向上的成功的情感的體驗,那么它隨之而來產生主動學習內驅力,而個人內驅力的作用產生的效果是其他任何外部條件無法比擬的。因此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感就是不斷增強學生主動學習和發展的內因,因為只有內因是事物發展和變化的依據。所以教育的過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學生不斷獲得學習的成功感。
綜上所述,中學生需要活動,喜歡活動,希望自己能夠在學習中有權設計活動方案,有權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方式及活動材料,能夠自己控制活動過程。蘇霍姆林斯基說:“當知識與積極的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時候,學習才能成為孩子精神的一部分?!币虼耍跀祵W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設法讓學生真正“動”起來,使他們成為快樂學習的主人。
作者簡介:
王雙菊(1977.8.6~),女,漢族,大學本科學歷,2006年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中文系。任教于河北省清苑縣張登中學,擔任中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學一級教師。曾在教育教學中多次獲得上級獎勵,2008年9月和2012年分別獲教學成績優勝獎。在2006年8月和2011年,在清苑縣教師基本功大賽中分獲一次一等獎和兩次三等獎。在2011年、2013年、2015年曾三次獲政府嘉獎。獨立撰寫的學術論文多次獲得省、市級獎勵。研究方向:中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