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偉民
摘 要:隨著社會信息化、知識化的發展,文化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影響著企業的發展。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企業的任何活動也都離不開人。基于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是強調以人為中心的文化,企業將自身發展與員工的發展聯系在一起,并通過營造人性的管理、凝聚人的合理管理來實現員工和企業的共同發展和企業目標與個人目標的完美結合。文章分析了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企業文化 以人為本 現狀 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5-281-02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蔓延,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企業普遍認識到,擁有人才就等于擁有未來。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增強離不開專業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中國加入WTO以來,許多跨國企業紛紛進駐中國,使原本激烈的人才競爭愈演愈烈。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國企業如果不采取留住人才的有效措施,恐怕要在新一輪的企業競爭中淪為失敗者。企業發展的動力來自人才,企業擁有人才,也就擁有競爭的優勢,就能在競爭中獲勝。企業需要人才成就事業,而人才競爭的取勝關鍵在于企業有沒有得力的留人措施。留住人才成為每個企業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問題,而在經濟不斷發展變化的時代,單純的增加收入已經不能成為企業留住人才的有利手段。融洽的人際關系、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諧的工作環境、健全的企業制度和合理的個人發展空間都已經成為了一個企業留住人才的魅力所在。而以上這些因素都屬于企業文化的要素,企業之間激烈的人才競爭越來越表現為企業文化的競爭。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無疑是企業留住人才的良方。
一、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是人本主義的管理思想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貫徹和體現。首先,“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是一個以人為價值核心的有機的文化體系。“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體系,是以人為價值尺度,逐漸構建和完善起來的企業文化有機系統。它把“人”作為目的而不是手段,具體說即把企業員工作為企業主體而非客體,企業員工是企業的主人而非賺錢工具。企業的物態文化提供員工生存發展的客觀條件與廣闊空間,企業的行為文化彰顯和促進員工身心和諧與形象美好,企業的制度文化重在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和激發員工的創造精神,企業的精神文化旨在培養員工的優秀品德和提升員工的人生境界。企業作為經濟組織,無疑要追求利潤的擴大和資產的增值;企業作為利益共同體,還要為廣大員工謀求生存發展的條件和幸福的保障。
其次,“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穩定、和諧、協調和持續發展的文化軟環境。“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強調企業共同體利益最大化,即企業利益與員工利益相統一,實現“企業與員工共成長”;強調在生產、經營、管理中尊重員工、相信員工、激發員工的創造精神;強調企業管理的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同時重視管理的人性化、人道化和管理的藝術性、創造性。與那種見物不見人、見利不見人、“胡蘿卜加大棒”式的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相比,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與企業文化無疑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能夠為企業的穩定、和諧、協調和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再次,“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的軟實力,是企業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與源泉。企業要持續發展必須不斷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和文化創新。企業文化創新為企業技術、管理、制度創新提供思想資源,提供價值支撐,提供輿論環境,因此對于企業發展來說具有根本性意義。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能夠為企業的改革、發展、建設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能夠增強企業的凝聚力與向心力,能夠增強企業質量品牌的公信度和吸引力,能夠為企業技術進步、管理進步提供思想先導和文化資源,因此構成了企業的軟實力,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與源泉。
二、以人為本企業文化建設現狀
在我國,以人為本企業文化建設雖然已取得了顯著成績與諸多成果,但也不能忽視,許多企業文化建設現狀也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1.企業文化建設的真正主體失落。有些企業過分依賴外來專家學者,只相信專家學者的創意與設計,忽視本企業員工的積極參與,不相信企業員工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有些企業過分看重企業家的主導作用,甚至認為“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家文化”,它旨在體現企業家的治企理念、管理思想和價值追求,否認企業員工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作用,認為企業員工只是對“企業家文化”進行認同、遵從和踐行。企業員工作為主體的失落,使企業文化建設產生了“異化”,即企業文化完全脫離企業員工,企業文化不再表達企業員工的理想愿景、價值追求和文化訴求,企業員工對企業文化不熱衷、不理解、不認同,甚至產生抵觸情緒。
2.企業文化建設中本土文化資源被忽略。有些企業熱衷于引進西方發達國家企業文化,照搬照抄國際知名企業的企業文化模式,沿襲其文化建設路徑,而無視我國本土的豐厚文化資源和優秀文化傳統,忽視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的一些成功經驗與成果積淀。本土文化資源被忽略,使企業文化建設失去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土壤,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企業員工對照搬照套的外來文化,有一種陌生感、疏離感,甚至有一種天然的反感和對立情緒。當企業文化不被企業員工所親近、所接受,不能對企業員工產生慰籍、產生“文化關懷”,所謂“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便從根本上失去了“人本”價值。
3.忽略以人為本文化建設的規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是有規律的,而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往往忽略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在規律,領導者認為只要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重視人的作用,關心人的發展需求,為員工營造一種文化氣氛就可以建設企業文化了,這種想法與行為是片面的,對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沒有重視,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在員工中得以實施,沒有培養員工對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的認同心理,沒有重視大眾文化對員工的深刻影響,而這些都是建設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的規律。
4.以人為本觀念淡薄。以人為本是企業在管理工作中處理其內部成員關系的一種基本準則。員工是企業的內部公眾,應處處尊重、理解、愛護和信任他們,重視對他們的激勵、培訓、考核和任用,保持企業功能運轉的原動力。但在具體管理過程中,企業員工所看重的往往是建立多觸角關系網,以便博得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和尊重;企業干部關心的是建立良好的上下級關系,保持良好的領導形象,提高自己的威信。這樣,人情必然大于法理,科學管理必然在很大程度上遷就人事管理,而對人就不是那么的重視了,忽略了以人為本的觀念。
5.缺乏文化氛圍的建設。許多企業在建設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時并沒有注重文化氛圍的建設,這對企業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是不利的,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對企業文化的建設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它給員工創造了良好的文化環境,使員工之間有很好的配合,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相反的是,很多企業對文化氛圍的建設重視不夠,增加了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的難度。
三、建設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的幾點建議
1.確立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理念,做好企業文化建設的戰略設計。企業文化建設戰略是整個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化是企業軟實力,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因此,做好企業文化建設的戰略設計,對于企業健康發展、和諧發展、持續發展來說至關重要。企業文化建設戰略設計,關鍵是要真正確立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理念,真正做到“關心人、依靠人、為了人”,一切以人為出發點,以人為歸宿點,來構建以人為中心的企業文化體系。企業文化建設的戰略設計,不能僅僅著眼于“打造品牌,擴大市場,獲得利潤”,更要著眼于滿足廣大顧客的消費需求,同時著眼于滿足廣大企業員工的生存發展需求。
2.重視本土特色文化資源,吸收外來優秀文化資源。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要體現人文關懷,要重視民族文化資源的利用,因為“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家園”。這里關鍵在于要處理好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一定要充分利用本土特色文化資源,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豐厚的傳統文化沃土;同時要注重吸收外來優秀文化資源,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有益的“他山之石”。還要處理好整個民族文化與各別地域文化的關系。以本土特色文化資源為基礎,吸收優秀外來文化資源,對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進行有機整合和創造性轉換,從而形成企業共同體的精神家園,形成中國特色現代企業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講,建設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也就是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3.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體系,促進企業與員工共成長。構建包括企業物質文化、企業行為文化、企業制度文化、企業精神文化在內的企業文化體系,打造以人為本的企業利益共同體,促進企業與員工共成長,這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也是難點所在。(1)要處理好企業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關系,尤其要調整好企業領導人、高層管理者和廣大基層員工的利益關系,尊重不同利益群體的合理利益訴求,讓廣大企業員工共享企業發展的成果,努力形成企業利益共同體,奠定企業和諧發展的物質文化基礎。(2)在謀劃企業未來發展時,要謀劃員工未來發展,促進企業與員工共成長,尊重企業員工的合理價值追求,盡可能為企業員工的成長成才提供必要的支持,為他們發揮潛能、施展才華搭建舞臺與平臺。(3)要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圍,創造人才成長的寬松環境,促進人才的個性發展、自由發展,不同類型的人才在企業都有立足之地,都有發展的空間。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創造人才強企的軟環境。
4.重視企業員工主體作用,依靠廣大員工建設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共同體文化,企業廣大員工是企業的主體,是企業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企業經濟效益、利潤的創造者,也是企業文化的創造者、實踐者。因此,要重視企業員工主體作用,依靠廣大員工建設企業文化。要尊重廣大員工的首創精神,及時總結其經驗、提煉其精華,豐富企業文化內涵。要重視廣大員工的優秀精神品德價值,將他們的敬業、奉獻、誠信、踏實等精神品德,以及忘我勞動、感人肺腑的先進事跡,加以凝練和升華,形成企業精神內容。要重視廣大員工的實踐價值與意義,通過廣大員工的身體力行,踐行企業精神,傳承和弘揚企業精神,使優秀企業文化落地生根。
5.注重文化氛圍建設。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不單單是對企業員工進行理想信念、奉獻精神和競爭意識的教育,還要在企業內營造一種人盡所能、各盡其才,而為全體員工所認同的文化氛圍。一個溫馨和睦、團結奮斗的環境,可以讓每個人都感覺到他在企業中能夠最大化地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三是要加強企業文化的設施建設,改善員工工作、生活、娛樂環境,注重人文關懷。這不僅能使員工有強烈的依托感、歸屬感,而且還能使企業文化活動的開展有了必要的載體。尤其是硬件建設的完備,可以使群眾性文體活動更為豐富,生動活潑,員工參與的熱情更加高漲。這樣,不僅能激發員工愛廠如家、積極工作的熱情,也為企業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開辟了渠道,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總之,企業文化建設中強化“以人為本”,對于增強企業自身競爭力,對于企業解決有關問題或為之做好準備,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做好了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才能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王永之,王昊.論“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建設[J].科技經濟市場,2006(3)
[2] 孫君.塑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J].商場現代化,2006(2)
[3] 顏春寧;建設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J].;理論前沿,2005(6)
(作者單位:寧波市鄞州區電力工程安裝有限公司 浙江寧波 315000)
(責編: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