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了筆者所在學院實踐的“學校-企業-行業協會”三位一體的合作教育模式,對合作背景、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思考展望等四個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探討。
【關鍵詞】三位一體 合作教育 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249-01
我院立足于高技能人才培養這塊主陣地,緊握技能人才培養必須崗位養成這個核心,多年來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實踐了多種校企合作模式,如工學交替、訂單冠名班、共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立員工培訓基地、三位一體等模式在人才培養上取得了不錯的實效,在社會上贏得了肯定。下面就以與金華市裝飾裝修協會合作為例,依循合作背景、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思考展望等四個方面,從學校、行業兩個視角來闡述在“三位一體”合作教育模式中的做法。
一、合作的背景
1.學校和企業的合作背景
目前的校企合作普遍是學校與企業“一對一”直接合作,學校每個校企合作項目,都是只與一個企業單獨簽訂一份校企合作合同,由于合同雙方只涉及一個學校和一個企業,在企業崗位數不足或學校專業設置有變時,常會導致合作雙方的對接出現矛盾,這種矛盾如果沒有第三方來有效協調,很難調和化解,甚至終止校企合作。還有就是針對裝飾裝修行業,每家企業的需求量都很有限,“一對一”的傳統校企合作無法成型?!耙粚σ弧钡男F蠛献鳎苯右仔械膬瀯蒿@而易見,但不足也在不斷的實踐中愈發的凸顯出來。作為學校方急需要一個在企業有話語權,并有意愿協調的第三方參與進來,來創新現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因此想到了行業協會。
2.企業的合作背景
協會最初愿意和學校一起嘗試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也是有協會自己的需要的,主要基于以下三點:一是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裝飾裝修行業的發展非常迅速,用人缺口很大;二是協會發現學校培養的人才與行業的要求存在比較大的距離;三是“一對一”校企合作模式不適用當下裝飾裝修企業的具體情況,眾所周知裝修公司一般都不大,單個企業無法簽下一個建制班,由于企業規模所限,企業雖然經?!坝行枨蟆保珕蝹€企業需求的量也確實有限,所以,很難和學校“一對一”進行合作。而讓行業協會參與進來,形成一個三方合作平臺,企業把需求匯總到協會,學校把學生輸送到協會,再由協會和學校共建聯合培訓中心,協會和企業出師資共同培養學生,這樣的三方模式,很好的發揮了行業協會介于政府、企業和學校之間,為政府、企業和學校服務,提供協調、 咨詢、監督、公正、自律的功能。使協會起到了橋梁紐帶作用。
二、主要做法
1.學校方的主要做法
主要做法是以行業協會為中心,依托同行業眾多企業、眾多行業專家、行業資源和標準,與學校共建聯合培訓中心共同培養行業人才,協調校企雙方矛盾,在校企合作中發揮核心作用。學生前3年以三方共同制定的教學計劃,實施主干課程的教學,協會指派實踐經驗豐富的企業專業人員協助在校技能教學并定期與校內師資交流行業前沿信息;第4年學生進駐學校和協會共建的聯合培訓中心學習,協會根據三方共同制定的聯合培訓中心《學員實訓管理手冊》內容實施培訓,學校派出專職教師協助日常管理。
2.企業方主要做法
協會第4年的培訓過程采用公司化運作模式,把整個班的學生分為6個公司,采用理論教學與模擬設計相結合,并定期組織考核及設計比賽。具體為:第1階段是了解行業,在協會培訓中心學習,為期1個月,每天上午都有兩個公司老總或設計總監來協會授課、下午都有材料企業的經理來介紹裝飾裝修材料的知識和相關的行情,并且每天都附加一節“答客戶問”并融入禮儀禮貌和行為規范的要求。第2階段是熟悉行業,下到企業,為期半個月,主要是實地去熟悉企業,具體了解干什么的,裝修設計還是材料銷售。第3階段是強化素質,回到協會培訓中心,為期半個月,主要強化設計理念和效果圖制圖等內容。第4階段是拜師學習,為期2個月,舉行拜師儀式,一般是1帶1,并跟著師傅下到相應的企業去,全程跟著師傅工作、學習。第5階段是集中培訓,又回到協會培訓中心,為期1個月,具體是根據第四階段跟著師傅工作、學習的經歷強化自己的專業能力上、職業能力上的某些涌現出來的短板。第6階段是深入行業,為期一年,中心根據學生個人成長記錄、發展方向以及會員企業的對人才的需求,學生分散至會員企業單位進行深入行業的頂崗實習。并且在頂崗實習中嵌套了第7階段,就是期間要回到協會5~8次,集中培訓,主要是為頂崗實習學生在具體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集中的答疑和有針對性補課。
三、主要成效
1.學校視角下的成效
現已有4屆學生下到協會的聯合培訓中心學習,并有2屆學生順利畢業。作為校方,最切身的感受就是室內設計專業的招生由原來的每年招1個班到現在每年招2個班,家長、社會對該專業的認可度在不斷提高。還有就是該專業的師資隊伍的專業能力和行業對接能力,通過和行業協會的交叉交流,原有的知識結構得到了重構和專業技能得到了實時更新,成為了我校室內設計專業“雙師型”教師培養的有效平臺。
2.企業視角下的成效
從行業看,在該模式的培養下,學生經過協會、企業兩年半工半讀學習和工作實踐,通過真實的環境、真實的崗位輪流鍛煉,較為全面地了解了企業室內設計和材料銷售兩個方向的工作流程、崗位設置和崗位要求,較好地掌握了各個崗位所需的專業技能,對學生的個人發展規劃起到了有效地引導,在就業時的競爭優勢非常明顯,值得一提的是學生畢業后在行業內的沉淀率和企業的認可度有了極大提高。已畢業的學生中已不乏成為了裝修企業的骨干、甚至是設計總監或首席設計師。三位一體的合作模式還特別受到了中國裝飾協會的高度關注和肯定,在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網站上進行了專題報道,在裝飾行業中引起了很大反響。
四、思考與展望
當然合作中問題也是存在的:一是社會浮躁風氣的影響下學生普遍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前期的適應性管理存在一定的難度;二是學校的培養理念和行業的培訓理念存在一定的差異,還需要進一步的融合,嘗試圍繞企業的經營規律和行業的季節性規律,探索前3年彈性教學時空模式,進一步提前學生適應行業的時間點,為進推動“校-企-會”深層次、全方位合作形成更廣闊的平臺。三是“校-企-會”三方也在積極地拓寬該模式,以現有模式為基礎,把模式中的學校和企業兩方的范圍擴大,搭建一個“聯盟系列的三位一體模式”。以此滿足地區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各種需求,使協會的資源整合、調配作用進一步擴大。
如果說學校和企業“一對一”的合作是校企合作的1.0版本的話,那么“學校-企業-行業協會”三位一體的合作就是校企合作的2.0版本,以行業協會為紐帶中心的校企合作,能有效協調傳統校企合作中因合作雙方利益對立而產生的矛盾,較好地彌補了傳統校企合作的不足。實踐也證明,“學校-企業-行業協會”三位一體的合作教育模式,是一種寬口徑、點帶面、有縱深、可持續地更高層次的校企合作模式。
作者簡介:
楊興新(1982年-)男,講師,浙江省教壇新秀,現就職于金華市技師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工程圖學及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