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玥
摘要:連鎖經營作為一種現代化的商業經營模式和組織形式,已成為零售業的一種主導業態,其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如何提高我國連鎖經營企業的生存力和競爭力,促進企業規范化、產業化,已成為學術界和企業界共同關注的問題,本文從這點出發,對我國連鎖經營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應對之策,希望我國連鎖經營企業能夠更好的把握機遇、迅速調整和發展。
關鍵詞:連鎖經營;現狀;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 F20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0(a)-0000-00
連鎖經營指的是將若干企業(經營同類商品或服務的企業)獨立經營組合成整體規模經營,化零為整,在整體規劃下專業化分工、集中管理,從而實現規模經營的一種經營模式。近年來連鎖經營模式在我國發展較為迅速,銷售額與效益都逐步增長,這種快速發展是在流通體制改革在我國深入推進連鎖企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國內環境下,以及跨國商業集團加速進入我國市場的國際環境下進行的,因此,連鎖經營在我國的發展不僅僅單純的新經營方式的導入,而是一場指導流通體制發展的變革。在我國連鎖企業的發展還不盡人意的情況下,同以往任何一次發展浪潮退去后一樣,連鎖經營企業中存在的不少問題已在迅猛發展后暴露出來。
1我國連鎖經營發展現狀分析
20世紀90年代初,由于國內經濟市場疲軟,銷售不景氣,商業企業尋求改變的過程中借鑒國外規模效益的經驗,開始探索連鎖經營的方式,連鎖經營的優勢主要表現在提高市場占有率、強化企業形象,增加就業機會,使商業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互相協調起來,優化資源配置,既節約費用,又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我國的連鎖經營模式經過漫長探索、研究和探討之后,突飛猛進,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其中包括:住宅裝修;便利商店、洗衣店;健身、美容服務;旅店;休閑旅游;房地產中介;運輸快遞;汽車用品和服務;搬家服務;教育用品和服務;汽車租賃;信息咨詢服務;家政服務;大賣場;嬰兒用品及服務;印刷、影印、招牌服務;機器設備租賃;人力資源開發、獵頭公司;零售店(包括藥品、家具、服飾、休閑等);其它服務業。
2連鎖經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1經營規模小、規模化程度低。
連鎖經營的核心是通過規模化生產和服務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至少-需要200家以上的直營店,400家以上的特許店,才能使連鎖經營的規模效益得到充分發揮。截止到2013年的數據顯示,國內頗具規模的電器連鎖企業:蘇寧電器,其店面數達到了1626家;超市連鎖企業:聯華超市店面數更是達到了6000家。然而我國現有的連鎖經營企業平均每家擁有的店鋪數僅為17個,不少企業只有3~4家。總的來說,規模偏小的中小企業占我國連鎖經營企業總數的比重較大,許多連鎖企業的店鋪規模都在國際公認的盈利點(14家)之下。
2.2連鎖經營類型單一,業態發展不夠多元化。
連鎖經營以直營連鎖(RC)、特許連鎖(FC)和自由連鎖(VC)三種類型為主。而我國的連鎖經營企業多以總部對成員門店直接投資和租用的直營連鎖(RC)為主。首先,在市場條件還不成熟的情況下,產權關系很難明確;其次,不少連鎖經營企業以百貨店和連鎖超市為經營重心,其他業態的發展相對緩慢。業態發展單一化逐漸成為影響連鎖經營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再次,由于門店與店面員工的聯系不緊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高,使得多數連鎖企業效益低下,集中性和靈活性沒有很好的有機結合。
2.3管理體制落后,規范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低下。
我國商業管理體制改革步伐緩慢,原有的行業管理體制現在依然存在,制約著連鎖經營跨行業、跨地區的發展。企業缺乏管理和執行標準,缺乏有效的制約也是當前我國連鎖經營企業規范化程度低以及管理方式落后的主要原因。我們知道,經營連鎖企業必須要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八個統一”(店面、標記、進貨、配送、廣告促銷、核算、人事管理和服務規范的統一)。然而目前我國除了一些大型的連鎖企業以外,實現統一化和規模化對大多數企業還有一定難度,從而導致集約化的經營方式難以實現。管理上缺乏專業性,缺乏科學、有效地組織分工,銷售人員素質偏低,員工定位不清,這些都是阻礙企業規范化管理的因素。
3我國連鎖經營的對策研究
3.1實現連鎖經營的規模化,物流系統規模化。
眾所周知,連鎖經營能否實現規模效益的決定因素是能否取得規模化經營的優勢。而物流系統作為整個連鎖經營的核心環節,只有物流配送系統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才能不斷提高配送服務能力,才能保障連鎖經營企業的高效運作,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經營成本。首先,加強與連鎖經營服務鏈各環節(采購、供貨商、門店、配送中心等)的聯系;其次,運用聯合庫存方式,優化庫存管理結構,降低成本,提升倉儲利用效率,進而提升門店滿意度。最后,建立專業物流配送人才隊伍,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提升工作質量,進而實現其物流配送管理目標。
3.2連鎖經營形式要多樣化,業態發展多元化。
首先,連鎖經營企業只有按照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需求特點制定戰略目標,確立經營形態的多元化,才能盡可能的提升企業經濟利潤水平。因此,連鎖經營企業應該關注顧客的需求發展動態,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專業性、針對性,指定符合客戶需求方向的發展方案,使顧客在購買滿意商品的同時得到服務帶來情感滿足,從而提升其品牌忠誠度。其次,加強“一店三鋪”理念的推廣。在建立一個實體店的同時,目錄店和網絡店同時建立并推廣。實體店就是直接向消費者提供實體貨物供選擇購買,能讓消費者看得見、摸得著的連鎖店面;目錄店就是用人力和印刷資料向消費者提供本品牌的信息,主要用于店面的推廣;網絡店就是人們所熟知的電子商務,通過網絡平臺為顧客提供服務。
3.3加快人才培養,提高我國連鎖經營的管理水平。
就當下而言,人才并不缺少,但是素質高、掌握現代技術裝備、懂經營會管理、了解連鎖經營現狀的管理人才并不多見,因此,必須加快連鎖經營企業的人才培養和開發:一是校企合作,采用“訂單培養”,企業依靠大專院校雄厚的師資力量培養高素質、懂經營會管理、了解連鎖經營現狀的指定型人才;二是提高員工待遇,以優厚的待遇吸引管理人才,再從中挑選拔尖人才,做到優中選優;三是組織員工培訓,鼓勵企業員工自我學習、自我提升;員工作為公司的重要資產、企業的重要伙伴,只有不斷地提升員工自身素質,靠優秀的員工才能不斷吸引顧客、提高服務質量。
4結論:
連鎖經營企業受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影響普遍銷售增長乏力,我們必須正確分析形勢與企業發展的現狀,認真對待連鎖經營企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加以改進,才能促使我國連鎖經營事業不斷發展。對于企業來說,看清現代零售企業的發展趨勢,更新經營和管理理念,明確自身的競爭優勢,做具有自身特色的產品,細分目標市場,調整經營戰略,真正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鄭惠敏.傳統零售業的營銷困境及其管理變革——以中小企業為例[J].中國商貿.2012(07)
[2]梁旭烜.電商沖擊下中國傳統零售業商業模式[J].現代企業.2012(07)
[3]宋欣.傳統零售業亟待轉型[J].現代企業文化.2012(12)
[4]朱江. 連鎖經營管理畢業生追蹤問卷的調查分析[J]. 中國商貿.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