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鑫
摘 要:在職業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網絡技術在給學生帶來新知識、新技術、新空間,促進職業學校人才培養的同時,也對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各種影響。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員既要抓住機遇,也要迎接挑戰,使網絡教育和網絡管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網絡時代;職業學校;思政教育管理;問題及建議
在職業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網絡既有利也有弊。利表現在網絡可以迅速傳遞信息和實現資源共享。弊表現在網絡傳播的有害信息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另外,大部分學生喜歡在網上發表言論,和老師的面對面談話幾乎很少,因此學校要平衡好思想政治教育和網絡吸引力之間的關系。
一、網絡時代下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問題
1.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職業學校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由于職業學校的教學目標影響,很多老師對學生的技能培訓和操作能力非常重視,而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則較為忽視。另外,由于職業學校的老師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上缺乏經驗,面對學生的思想問題時,很難及時、有效地對癥下藥。
2.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缺乏監督
監督機制和評估機制可以幫助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提高工作激情,可以幫助學生及時解決思想問題。大部分職業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監督機制和評估機制,導致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創新。由于解決措施陳舊,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信任度大大降低,使學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時難以有效開展管理工作。
二、網絡時代下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問題的解決措施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管理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管理。網絡是實現資源共享的主要手段,很多職業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員并沒有認識到網絡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管理,使老師快速適應網絡教育和網絡管理的工作模式。
(2)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網站。雖然校園網絡在職業學校中普遍建立,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站較少。學校可以在校園網中設置思想政治教育的版塊。首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宣傳黨和政府的重要思想和重要方針,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導向;其次,建立電子布告系統、聊天室、新聞服務器等,通過熱點問題展開熱點討論,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況和及時解決學生的生活問題、思想問題、心理問題;然后,根據學生希望進行思想交流的內容設置網上論壇等,并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參加討論和給予意見指導,積極引導學生在思想碰撞中樹立明辨是非的價值觀。
(3) 提高網站的吸引力。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和心理特點,不斷充實網站的信息內容,并且使信息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信息內容更具可信性、可讀性、服務性。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員的素質
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要順應時代發展,本著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正確的政治方向,傳播健康信息和正確言論,積極引導學生建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并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不僅要精通網絡技術的專業知識,還要熟悉思想政治的工作業務。同時,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不僅要具備優良的職業道德,對學校提倡的道德規范身體力行,做學生的楷模和榜樣;還要不斷激發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熱情和效能,使自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管理中。
3.建立科學的網絡管理制度
(1)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是學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管理的重要保障,不僅可以幫助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變化和心理變化,還能促使老師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方法,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效果。要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需要學校先建立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網絡環境,并使全校師生樹立健康網絡和安全網絡的意識。因此老師要加強網絡不良信息的監管,并重視網絡不良道德觀念對學生的影響,保證網絡環境的安全健康,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
(2)加強網絡的規范管理。建立和健全網絡管理的組織,并制定相應的管理準則,通過對校園網和局域網的嚴格管理,有效監管學生的網絡行為,如果發現黃賭毒等不良信息時,要及時清理;如果發現學生有思想問題時,要及時展開針對性教育。
(3)培養網絡道德的意識。通過網絡法制和網絡倫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學生網絡道德的自律行為,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意識,規范合理的網絡行為,并積極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和不良觀念。
(4)加強網絡安全的立法。職業學校要根據國務院頒布的《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管理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辦法》,以及《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的若干意見》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網絡制度,通過網絡安全的立法,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絡管理提供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
4.探索符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規律
(1)趨利避害。對網絡問題進行處理的基本原則是趨利避害。首先,要看到網絡的利,深刻認識網絡的發展力量,并積極應用網絡技術;其次,要看到網絡的弊,采取積極措施解決網絡問題。在網絡的利弊關系中,要保持清醒認識,通過興利除弊,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積極作用和有效降低網絡的危害性。
(2)引導和監督并重。引導和監督是進行網絡管理的重要手段,通過引導和監督的并重,發布主流信息和扶持正面信息,從而有效引導網絡輿論,做到對網絡信息堵疏結合。另外,學校要培養思考能力較強的骨干力量和政治立場堅定的黨員學生,帶動其他學生思想政治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3)網上教育和現實教育同步。網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在展開網上教育的同時,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形式,并以現實環境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網絡教育的基礎。首先,學生對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和網絡行為的自律能力,主要受現實的教育和經驗影響;其次,網絡對學生的不良影響,要通過現實思想教育解決;然后,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難點和熱點在網上難以透徹講解,需要對學生展開行針對性的現實教育,而網上體現的學生問題,也需要老師在實際工作中采取措施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孫圣雅.網絡時代職業學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問題與對策探析[D].煙臺:魯東大學,2013.
[2]陳江茹.網絡時代職業學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網友世界,2014(14):163.
[3]陳國成.提高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3.
[4]房曉琛.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3.
[5]陸培中.網絡文化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政工作對策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3.
[6]馬夢瑤.我國高校網絡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D].石家莊: 河北師范大學,2014.
(作者單位:福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