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峰
摘 要:時代的進步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標準。在新形勢下,若想培養創新型人才,則應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營造自主探究氛圍,有效利用課堂教學,切實提升教學效率。課堂教學效率是評判教學實效性的基本指標,它直接關乎著能力培養、知識掌握和價值觀念的形成。因此,本文對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1.深入研究教材內容
(1)全面掌握新課改理念。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占據著主要位置,教師只是參與者和指導者。在新時期,我們應積極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在輕松、融洽的教學氛圍中主動獲取新知識,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仔細研究新課標,優化傳統教學觀念。[1]例如,在講解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這節內容時,首先讓學生大膽猜想長方形面積,再以畫面積單位的形式對其進行驗證,推測長方形面積公式,最后交流探討,總結計算規律,在掌握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明確數學知識的演變過程,體會學習樂趣。
(2)明確教材意圖。新課標中清晰指出,數學教師應靈活運用教材,并不是單純地教教材。教材再現并不是唯一教學任務,教師應參照教材進行重加工,在能力培養中滲透知識點。
2.創設融洽、積極的教學氛圍
大量教學實踐活動表明,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關系最活躍。從教學層面來說,師生關系代表對話,代表積極參與和有效互動,它既屬于一種活動方式,也是一個教學情境。例如,在講授加減法這節內容時,教師制造如下懸念:我昨晚夢見自己去參加蟠桃大會,恰遇孫悟空,然后他請求我幫他一個忙,問從樹上摘掉10個仙桃后,還剩幾個。這道問題可這是把我難住了,在夢里怎么都沒解決,同學們能否幫助老師解決這一問題?因小學生喜歡表現自己,也愿意幫助別人,在提出這一問題提出后,學生熱情高漲,踴躍參與,有效完成了練習活動。
3.改善教學過程
學生課堂參與性的提高是課堂教學的根本目標,旨在通過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過程的有效性直接關乎著課堂教學效率。學生雖然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心智尚不成熟,還無法將教學主導權完全交給學生。特別是在學生產生分歧時,教師應有效點撥,提升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1)改進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直接關乎著教學活動的開展方向,還會影響教學內容與方法。在新課改下,應重視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其中應格外注意學生自身個性,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針對每一個學生制訂相應的教學目標是不現實的,然而,卻可制訂分層目標,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層次,再制訂層次目標。[2]
(2)豐富教學手段。教學手段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方法,也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若想提升教學效率,則應有效利用多媒體,著重激發學習興趣,刺激求知欲望,提高自主參與性,將抽象內容轉化成具象事物,以此來提升教學效果。
4.開展多層練習
因每一個學生的個人條件各不相同,使得知識理解程度各不相同。所以,數學教師應強化練習,對于思維靈敏、基礎穩固的學生,盡量選擇難度系數較高、可促進思維開發的題目;對于資質一般、基礎薄弱的學生,應選擇簡單的題目,進而讓各個水平的學生均可得到充分鍛煉,體會成功喜悅,進而主動學習。
5.采用激勵性評價
在教學評價環節,教師不僅要面向全體學生,還應關心個體差異。以學生的個人發展為基礎,堅信學生的內在潛能是無窮的,發現學生進步后應及時表揚,讓學生切身體會成功樂趣。批改作業時,對于努力完成的學生應給予肯定,以此來提高自主性;對于馬虎、應付了事的學生,則應進行教導,幫助學生找到問題,然后及時改正,進而達到預期教學目標,此種方式可實現心靈碰觸,并能讓學生從心底里真正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不斷進步。
對于小學數學而言,若想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首先應改進教學理念,開拓進取,積極開創自由、廣闊的教育新天地,注重每一個細節,確保各個細節精準、務實,推動數學教學,提升數學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章春花.小學數學課堂開展有效學習的幾點思考[J].速讀(中旬刊), 2014(03):39.
[2]黃 萍,李 萍,田春梅.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05).
(作者單位:山東省寧陽縣泗店鎮光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