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芝桃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發展,小學體育教學中越來越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要求人才具備高質量的素質,缺乏創造性思維的學生很難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上立足。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將創造性思維融入小學生的教育中呢?下面深入解剖這一問題。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小學體育;學習樂趣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學體育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方式。目前,很多老師都著手于創造性思維方式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地改變教學方法和理念,滿足素質教育的主要要求,幫助學生創造一個適合學生成長與發展的環境。然而,盡管這樣,傳統教學理念深入人心,在教學中開展的教學理念還是不能很好地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針對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這一問題,提出了幾點自己的見解。
一、教師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學習樂趣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體育技能和技巧的提高,更要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方式和發散思維能力的養成。然而,創造性思維方式的培養需注重學生體育興趣的開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興趣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快樂、輕松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方式。創造性思維方式的培養需要以學生對體育科學感興趣為前提。培養學生的學習樂趣,教師就要更新教學方法,突破舊有的教學限制,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要求和身體素質,合理地進行教學計劃的制定。在教學中,要善于突破舊有的教學手段,打破原有的教學思想。有些體育老師的教學形式不夠靈活,例如,在教學“跳山羊”的時候,教師在課程開始就向學生傳授跳山羊應注意的細節,并親自示范,讓學生排隊跳過去,就結束這堂課。這樣枯燥的教學方法會逐漸地使學生對體育學習不感興趣。所以,教師要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依據每個學生的特點,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突破老師和同學的代溝,采取多樣化的形式進行教學,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進行體育學習,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善于使用生動的語言,倡導學生大膽想象
為在體育教學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就要善于使用生動的語言,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在這里需要明確的是,學生對體育的喜愛程度有差異,老師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激發鼓勵措施。與此同時,依據學生的行為,實行不同的教學手段,老師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對于體育學習興趣很大的學生,老師可通過提出一些激發聯想的問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然而,對于體育學習不太感興趣的學生來說,老師采用一些形象、生動、詼諧的語言鼓勵學生的方法顯然是不可行的,使得學生云里霧里,不知如何下手。所以,教師針對那些對體育學習不太感興趣的學生,應掌握一個度。例如,在教授“前滾翻準備姿勢”的過程中,針對興趣不大的學生,可進行準確、優美的示范,并配以形象的語言,使學生既能對動作有直觀的認知,對語言又有明確的感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而針對興趣濃厚的學生來說,就不必進行這種教學方式,可以采用“什么樣的物體可以更好地翻滾”這樣的語言來促進學生想象,他們會想到圓更易翻滾。學生可以根據這種教學方式,極大地培養自身的創造性思維。
三、健全教學體制,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發散性思維方式是創造性思維中最關鍵的部分,是一種極具開拓性的創新思維。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養成,僅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熱情,用形象的語言幫助學生大膽想象是不夠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建立健全教學體制,完善教學形式,努力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廣闊的思考空間可以幫助學生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式,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將創造性思維能力和體育課程學習相結合,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方式的養成。老師可以依據實際情況為學生預留一定時間,發揮學生的積極主觀能動性。
總之,在進行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要想積極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方式,應注重學生學習熱情的培養,在教學中融入形象、生動的語言,促進學生大膽想象,健全教學體制,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方式。另外,老師還要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進行積極探索,創造全新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水平的提高,幫助學生搭建一個適合學生成長與發展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季昌士.合作精神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培養[J].文學教育:中,2011.
[2]商輝.淺談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習興趣[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
[3]陳玉鳳.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原則[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
[4]高靜.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集體效能[J].科技信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