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立 聞學 陳克軍
摘 要:本文以高職課程教學設計規范為研究視角,對課程體系、課程標準、課程教學方案的設計流程進行了研究,提出了設計規范和設計框架,為課程改革和建設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設計;規范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課程改革與建設是專業改革和建設的基礎,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1]。目前,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模式是當前高等職業院校課程改革的基本取向,而能力本位的項目課程是課程改革的核心。項目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課程開發、課程標準制定、教學方案設計等方面系統設計規范和標準,從技術層面確保高職課程的科學、規范化管理。
1.總體思路
堅持“依崗位定目標、依任務定課程、依能力選內容、依產品定項目”的課改原則[2],認真分析專業所對應的崗位(群)對職業能力的需求,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以工作任務為參照點構建課程體系,以項目(或任務)為載體制定課程標準,以“突出能力目標,項目(或任務)為載體,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為原則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從根本上打破以知識邏輯結構為基礎的“理論+實踐”二元課程模式,打破學科界限,建立“能力本位”的、以工作結構為基礎的、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模式,將知識為中心的“先學后用”教學模式,改變為融“知識、能力、素質”為一體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整體教學設計規范包含三個層面,即課程體系、課程標準、教學方案。
2.構建課程體系的規范
(1)職業目標分析。職業目標分析是整個課程設計的第一步,目的是弄清專業面向的就業領域和就業崗位,為下一步具體分析每個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需求做準備。職業目標分析應包括初始崗位和目標崗位(即本專業畢業生將來可以從事的主要職業崗位、相近的職業崗位以及在獲得一定工作經驗后可升遷的職業崗位)。
(2)崗位分析。以走訪行業協會、調查企業、回訪畢業生等形式,確定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并分析相應的職業能力要求。崗位分析的結果將為下一步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確定課程設置提供依據。需要注意的是,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的對象是工作而不是員工,是對某一職業或職業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分解的過程,對工作流程進行描述,目的在于掌握其具體的工作內容,以及完成該任務需要的知識、素質和能力。
(3)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根據崗位分析和職業能力需求分析,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并從知識要求、素質要求、能力要求三個方面概括人才培養的具體規格。
(4)確定課程設置。根據崗位和典型工作任務的分析,確定專業課程體系結構,并編制專業教學進程計劃,確定每門課的學時和學分。
3.制定課程標準的規范
課程標準的制定要符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總體要求,以對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所得出的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為依據,確定課程目標,設計具體的學習內容。課程標準主要包含課程性質和定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任務設計、教學實施條件、課程考核方式等。本環節的工作成果體現為課程標準。
(1)課程性質和定位。對該課程的地位、功能及與其他課程的關系等進行總體描述,具體指出本課程在專業中屬于哪類課程(如專業基礎課、職業能力必修課)、課程設置的目的、在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能力培養方面與其他課程的分工與聯系,先修課程與后續課程等。
(2)課程目標。從宏觀上描述課程對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學生學習該門課程后應達到的職業能力目標。重點關注學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
能力目標的文字表述不要使用“知道” “了解”“懂得” “熟悉”之類的動詞,否則,所描述的課程目標就會非常模糊。建議采用“能或會+程度副詞+操作動詞+操作對象”的格式,如“能熟練操作×××”。
(3)課程內容設計。根據課程目標和涵蓋的工作任務要求,確定具體的學習領域,劃分學習模塊,分配每個模塊的學時。這里對課程內容的劃分是根據課程所涉及的學習領域而進行的初步劃分,通常只包含模塊內容標題,還需要在課程整體設計中設計具體的能力訓練項目和教學情境加以充實。
(4)教學實施條件。說明課程教學實施對師資隊伍、實踐軟硬件條件、參考文獻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如課程教學團隊各成員的角色、責任,等等。
(5)課程考核方式。課程考核要給出具體的考核方式,不同的課程類型可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鼓勵“課證融合”課程與專業相關性高、權威性強的職業資格考證相結合,開展以證代考的考核方式改革。對公共基礎課、綜合學科課程的考核模式主要采用筆試為主,輔以平時考核,成績組成比例為“平時:期末考試為4∶6”。職業能力類的項目課程要注重過程考核和技能考核,原則上每個學習項目結束后都應有相應的階段性考核,期末成績是每個階段性考核與期末考核成績的總評。綜合實訓課程是通過綜合實踐活動整合項目課程獲得單項職業能力,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該課程考核主要從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職業能力解決實際應用問題這個角度考慮,同時注重對學生在團隊協作、溝通、自主學習、職業道德等方面的綜合素質的考核。建議此類課程以成果答辯方式為主,并結合綜合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各個階段性考核成績,得出該課程的總評成績,原則上建議取消筆試考核。
4.設計教學方案的規范
(1)整體教學設計。課程整體設計要以課程標準為綱,站在一門課的角度,從整體上對課程目標、能力訓練項目、教學情境、課程進度安排、考核方案等進行具體的設計和安排。其中能力訓練項目設計、教學情境設計和教學進度安排是課程整體設計的重點內容,關系到課程標準在教學實施中落實的效果。①課程目標。根據課程標準中對職業能力目標的宏觀描述,從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素質目標三個方面進行具體的細化。需要注意的是,整體教學設計中對能力目標的描述更加側重技能層面,是對職業能力的具體化描述。②能力訓練項目設計。以職業活動中所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務為參照點,選擇、設計一個或多個綜合項目貫穿整個課程,作為訓練學生職業能力的主要載體。項目作為載體,融合了完成職業活動所需要的知識、素質和能力于一身,這就是以項目為能力訓練載體的原則,也是對“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的保障。教學項目設計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課程教學的成效,也最能體現教師的核心業務能力水平。③教學情境設計。以實際工作結構為參照點,模擬實際工作環境和工作過程,設計能力訓練項目的教學實施方案。用教學情境引出項目任務,有利于學生在貼近真實的職業活動氛圍中培養職業能力、知識和素養。④課程進度安排。課程進度表是后期課程教學實施所依據的基本教學文件,以圖表的方式呈現課程標準中規定的課程內容及與其對應的訓練項目、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學時等要素按時間順序排定的進度安排。課程標準中的課程內容只是基本的內容框架,還需要一系列的能力訓練項目充實課程內容,以達成“能力本位”的課程教學要求。⑤考核方案設計。根據課程標準中規定的考核方式,制定細化的課程考核方案??己朔桨傅脑O計要體現“能力考核”的要求,與“能力本位”的課程教學相配套??己朔桨敢⒅貙⒔虒W過程管理與形成性考核相統一,避免一錘定音式的課程考核方式。
(2)單元教學設計。單元教學設計是每次課的教學實施方案,是對課堂教學每個環節的細節設計。設計時應該充分體現“突出能力目標,以項目任務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三項原則。完整的教學方案建議包括描述情境、引出任務問題、教師演示講解或示范、學生模仿訓練、理實歸納、單元考核、單元總結并引入下次課、布置作業等環節。各教學環節設計要明確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師生互動腳本、時間分配等內容。其中時間分配上,要以學生為主,教師講為輔,鼓勵做中學。①描述情境。按照整體教學設計中設計的教學情境,描述工作任務和場景,提出任務,引發討論,告知同學本單元教學內容和目標,引出本單元需要完成的項目任務。②引出項目任務。告知學生項目任務的要求、可檢驗的成果形式,并宣布考核方案。此階段可以討論的方式進行師生互動,引發學生思考。③教師演示或示范。教師通過操作示范,演示案例完成過程。案例演示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操作講解必要的知識和原理,并通過互動討論,逐漸深化同學們對完成任務所需的技能、技巧、知識、原理的理解或掌握。④學生模仿訓練。按照教師示范步驟,學生模仿操作,邊做邊學。除了演示案例,教師還可以設計多個不同的訓練項目,供學生反復訓練、鞏固、提高技能。⑤理實歸納。總結項目訓練后所學的知識、技能,并歸納總結。⑥單元考核。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第二步提出的項目任務,并按照事先宣布的考核細則進行驗收,給出評定成績。⑦單元總結??偨Y本次課程所學知識、技能的重點和要點,深入討論前面所完成的項目任務,并提出新的任務要求,引出下次課內容,引導學生課后進行預習準備。⑧布置作業。盡可能以本次課所完成的項目任務為基礎,設計一系列的能力拓展項目,作為學生的課后作業,對今天所學的知識、能力進行進一步的鞏固提高。
5.課程評價的原則
評價課程整體設計的優劣,應該以“能力本位”為總的原則,從課程體系、 課程標準、教學方案三個層面具體考量。具體說,課程評價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①課程整體設計統籌了知識、素質、能力,進行一體化設計,并突出能力目標;②課程教學以項目和任務為主要載體;③教學過程遵循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原則。滿足第一條,說明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是貼近崗位需求的,符合高等職業教育“能力本位”的要求;滿足第二條, 說明課程教學符合“行動導向”的教育理念,是“行知合一”的,也是符合教育規律的;滿足第三條,才能真正做到“邊做邊學”,讓學生在“做事”過程中去掌握職業知識、職業技能,并培養職業素養。
實現“能力本位”的高職課程改革目標,既需要職業教育理論上的支撐,同時一套行之有效的課程教學設計規范,對實現課程改革與建設工作的科學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2006-11-20.
[2]華文立,徐 勇,張紅梅,等.基于關鍵崗位能力的高職課程開發研究與實踐——以軟件技術專業編程方向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12(05):47.
(作者單位:華文立 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學科研處;聞 學陳克軍 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