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會杰 朱丹輝
摘 要 本文在對經管類專業性質和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特點分析的基礎上,深入總結了目前我國高校在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狀與不足,并結合筆者近年來的教學實踐,從適合經管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提出了推動課程建設和改進教學方法的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 應用型人才培養 經管類專業 管理信息系統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5.054
Applied Talent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ourse Teaching Research
XU Huijie[1], ZHU Danhui[2]
([1] Management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23;
[2] Youth League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23)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urses administered by class analysis, in-depth summary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teaching prevalent and teaching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of the author, from suitable administered angle majors applied Talents of view, put forward to promot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econom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1 專業現狀與課程特點分析
1.1 經管類專業現狀
(1)重知識輕能力。和大部分專業的培養現狀一樣,經管類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也同樣存在重知識輕能力的問題。即片面注重學生的“學”,忽視學生的“做”,片面注重教師的“講”,忽視學生的“練”,忽視專業課程應該承擔能力培養責任。①以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為例,在講授方式上,教師講授多,學生參與少;在考核方式上,知識考核多,綜合能力考核少。考記憶多,考理解少;在成績評定上,以“分”定高低。②而課后的調查顯示,約半數學生對所學課程內容感到迷茫,阻礙了學生能力的培養。
(2)重理論輕實踐。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經管類專業與其他專業相比更多是強調理論講解,而輕視實踐教學。盡管一些高校在實驗室建設、實踐教學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社會所需求的掌握直接應用型知識和具有更具體實踐能力的工作應用型人才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3)重劃一要求輕個性發展。由于經管類專業起步晚、課程設置相同度高等因素,導致長期以來在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上存在重劃一要求輕個性發展這一突出矛盾。以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為例,由于缺乏根據學生認知水平、接受能力與特點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并采用不同教學方法和考核標準的分層教學,以致于所有專業一種教學模式。其結果導致教學與專業培養脫節,學生學習興趣降低,進而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1.2 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特點
(1)實踐性。和其他課程一樣,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也有原理與方法等理論環節的學習,但更注重實踐的學習和應用。通過實踐教學,使學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統的相關理論知識并具備開發或應用的能力。(2)綜合性。從廣義上說管理信息系統涉及經濟管理理論、信息理論、系統理論、計算機科學等相關課程的內容,融合并提煉組成一套新的學科體系,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狹義上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對組織信息進行全面管理的綜合系統,其意義在于其支持高層決策、中層管理和基層運作。(3)系統性。雖然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是一門涉及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課程,但多學科之間既不相互孤立,也不簡單疊加,而是相互關聯、有效聚合的。其核心內容包括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和管理信息系統的規劃、分析、設計、實施與運行和維護等。
2 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2.1 專業定位與社會需求脫節
按照教育部21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總目標的要求,經管類專業要培養能夠適應現代信息化社會需要的、具備現代經濟管理理論基礎、掌握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的具有寬基礎、強能力的復合型優秀經濟管理專門人才。③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對經管類專業定位的不準,大部分教師的講解基本都是圍繞著管理信息系統的技術基礎、規劃、系統分析、系統設計以及系統實施與維護來展開,其結果是教學內容側重點不清,學生掌握本專業知識與技能不牢,知識結構與社會需求脫節。
2.2 教材眾多但內容陳舊
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雖然在《管理信息系統》教材中有很多經典的思想、理論值得保留,但是很多內容隨著時代發展已不再適用專業培養需求。同時,由于包含新的思想與內容的教材編寫、出版需要一定的周期,以致有關該課程的教材雖多,但內容陳舊,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時效性也隨之較差。
2.3 前導課程基礎薄弱,課程銜接不緊密
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綜合性使得初學者要掌握多門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對于經管類專業的學生而言,其管理方面的功底比較深厚,但信息技術類知識薄弱,再加上教材對這些方面的知識介紹不夠詳盡,造成前導課程知識未成體系,不能有效支撐該環節課程的學習。其結果往往是廣大經管類專業學生在對課程缺乏足夠感性認識的前提下被動接受知識,以致常常會感到枯燥和抽象,學習的積極性很難調動起來,進而失去學習該課程的信心和興趣。
2.4 實踐教學環節不足并缺乏專業針對性
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特點決定了無論是教學目標還是教學計劃,都應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但目前大多數高校在該課程的教學安排上存在以下不足:第一,由于課程總學時有限,課程的理論教學完成后,留給實踐教學環節的課時已所剩不多。同時,即使安排了一些必要的實踐教學活動,但活動中具有典型教學意義、比較綜合完善的模型或模擬系統還比較少;第二,由于實踐教學內容缺乏專業針對性,以致于經管類專業學生很難理解和領悟實踐教學內容中具有工程化思想的信息系統業務流程或程序開發等。
3 課程建設與教學方法探討
3.1 根據專業定位,合理規劃課程教學內容
根據上述分析得出的經管類專業現狀和該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目標,合理規劃該專業的課程教學內容是踐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前提。面對不同的經管類專業,廣大教師要根據其專業定位,確定哪些專業、在什么條件下適用講授什么類型的內容。如對會計學專業的學生,課程教學內容應包括管理信息系統的一般概念及常用的信息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總體設計和應用技術的一些關鍵點;有選擇地選取會計核算系統、購銷存管理系統作為案例進行講解。
3.2 根據時代發展現狀,及時更新教材知識與內容
管理信息系統是一門具有時代特征的課程,如其內涵一樣,是隨時代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的。因此,課程教材中涉及到的內容也應與信息時代的發展相匹配。這就要求廣大教師要與時俱進,在保留那些經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及時更新教材內容,不斷補充當前該領域最新的研究進展與應用現狀。如數據倉庫和商業智能中涉及的數據挖掘技術,企業獲取競爭優勢所應用的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管理、電子協調等。
3.3 根據專業學生知識結構特點,適時增加前導課程及其回顧與講解
在專業培養的課程結構和課程銜接上應通盤考慮,遵循前導課程為當前主導課程服務的原則,使學生在學習該課程前就已經具備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同時,在保證課程總體教學進度的前提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適時增加其前導課程的回顧與講解,幫助學生盡快回憶起這些課程的理論知識,以提高學生接受課堂新知識點的能力。
3.4 根據教材各部分內容特點,豐富教學手段
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涉及知識要點散而多,因此,針對教材各部分內容的特點,采用一種合適的教學手段或多種教學手段的組合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供應鏈管理系統章節,為了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如何應用供應鏈管理系統提升企業競爭力,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講解沃爾瑪如何通過基于IT驅動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實現從產品采購、配送到倉儲的每一個環節都盡可能地節約每一分錢,從而提供與競爭對手同價甚至更低的價格。使學生認識到供應鏈系統在幫助企業取得成本領先,獲得競爭優勢方面的巨大作用,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該章節的興趣;又如在課程的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設計章節,可以采用案例教學和啟發式教學相組合的方法進行講解,選取該專業相關聯的信息系統開發作為對象,啟發學生思考如何繪制數據流程圖、業務流程圖,如何設計數據庫、業務邏輯是否符合實際需求等內容。
3.5 根據人才培養要求,注重實踐教學環節對理論教學環節的支撐作用
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需要實踐教學的有力支撐,才能更好的促進其掌握理論知識, 并能進一步用理論來指導其動手實踐。由于管理信息系統課程中的許多理論和方法屬于隱性知識,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充分理解和領會,在該課程教學中,除適當增加實踐教學環節的學時分配外,應著重考慮實踐教學內容的專業針對性以及實踐教學與理論講解的銜接程度。因此,在實踐環節設計上,應緊緊圍繞這一目標,選擇合適的實驗教學項目,以項目為驅動,對學生進行工程設計和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同時,要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正確應用,可以考慮在完成某個知識點的理論教學后,就立即安排實施實驗。
4 結束語
本文根據作者近年該課程的教學經驗總結,嘗試性地提出了面向經管類專業優化課程建設模式和教學方法的一些措施和建議。但這并不全面,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仍需廣大一線教師針對經管類專業學生特點,積極踐行課程教學改革,為社會培養和輸送能滿足現代信息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注釋
① 周洋.經管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中國高校科技,2012(3):49-50.
② 厲敏萍,戴春芳.對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探討[J].教育探索,2008(11):36-37.
③ 康杰.關于經管專業管理信息系統教學改革的新思考[J].宜賓學院學報,2008(8):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