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欣
摘要:在現代科學正在逐步揭示記憶功能的秘密今天,人們一致認為,情緒不穩定和外界的干擾是造成遺忘、影響記憶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學中向學生介紹一些科學的記憶方法,排除干擾,有節奏地生活,保持健康心態和情緒,才能減少遺忘,從而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
關鍵詞:化學教學 記憶方法 興趣 遺忘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的顯著特點就是需要記憶的東西特別多,化學實驗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化學實驗現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化學基本規律等都需要記憶,如果記不住這些知識,就很難有好的學習效果。
教學中向學生介紹一些科學的記憶方法,排除干擾,減少遺忘,從而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
一、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增進記憶
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如果教師充分認識到,神經系統是記憶機制的基礎,就會明白健康的精神對正常記憶的作用”。在記憶的艱苦勞動中,一定時間的休息好比是記憶的潤滑油,也是在給大腦沖電,補充能量,這會加快它儲存信息的進程。而疲勞則會減弱腦細胞的活動能力,使接受、理解、記憶的能力變得遲鈍。因此,提高學習效率必須勞逸結合,科學合理安排每分,讓大腦松弛有度。
二、堅定信念,保持良好的心態
不要對自己的目標存有疑問,堅信自己能做到。有心理學家認為,記憶的關鍵,在于要有“我能記住”這種自信心。高爾基說:“人的天賦就象火花,它既可能熄滅,也可能燃燒起來。”意志消沉,懶懶散散,遺傳素質再優越,環境再好,也是無濟于事的。人的記憶力強弱,固然與先天因素有關,但更重要的是環境的影響和個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正如肌肉越鍛煉越發達,人的記憶力應該也是如此。
三、理解融會,增強記憶
化學知識比較零散、抽象,但也有章法可循。知識中一些復雜抽象和難以理解的知識內容比較枯燥無味,如果一味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不僅記不住,而且忘得快,興趣是增強記憶力的竅門,通過對化學基本概念和理論的預習,并加強記憶理解;可選擇一些有解題思路的指導書,將課本上的內容進行初步理解,提前背一些需要記憶的內容。學會去理解和揭示知識的本質聯系,時時對自己的學習做總結和反思,肯定比死記硬背的效果好。古人說:“學而不思則罔。”學必思,思則疑,疑然后能悟。理解了再背,就意味著增加了信息冗長量,就能觸類旁通,作到終久不忘。如元素的化合價,如果都讓學生全部靠死記硬背,所背內容不但容易忘記,而且也難于應用,達不到真正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要求。如果讓他們充分認識化合價的來歷及形成過程后再去記憶,效果就不一樣了。
四、適當復習,強化記憶
“記憶之母”是重復和復習。有一種錯覺,似乎復習是考試前的工作。其實,對于需要長時間保留在記憶中的信息,應該經常復習。通過反復溫習,記憶的信息會越來越強。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關于遺忘的曲線規律(即遺忘先快后慢),教師可教育學生:及時復習,使記憶基礎化;合理分配復習時間,使記憶經常化;多次復習,使記憶深入化;因人而異,變換復習方法,使記憶具體化。
五、濃縮知識,擇要記憶
在知識總量成倍增加的情況下,刪繁就簡,篩沙淘金,提綱挈領,“濃縮”知識,就顯得很必要,這也是排除干擾、提高記憶效果、防止遺忘的一個重要條件。如講授化學平衡狀態的概念時,為了便于學生記憶,可概括為“動”(化學平衡是動態平衡,正反應和逆反應仍在進行)、“等”(正反應速度和逆反應速度相等)、“定”(反應條件一定,各組分百分含量一定)、“變”(當外界條件發生變化時,化學平衡就被破壞了,此時正、逆反應速度不相等,各組分百分含量也發生變化,直到在新的外界條件不變時,又建立一個新平衡)。
六、語言用韻,利于記憶
1.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口訣:
固體需匙或紙槽,一送二豎三彈彈;塊固還是鑷子好,一橫二放三慢豎。
液體應盛細口瓶,手貼標簽再傾倒。讀數要與切面平,仰視偏低俯視高。
托盤天平須放平,游碼旋螺針對中;左放物來右放碼,鑷子夾大后夾小。
使用酒精燈,莫忘加酒精,點燃用火柴,切莫燈點燈,加熱用外焰,切莫放燈心,熄滅蓋燈帽,不可口吹燈。酸入水,沿內壁,慢慢倒,不斷攪。
2.堿鹽類溶解性表的規律可編成如下口訣記憶:
溶堿鉀鈉鋇鈣銨,其余屬堿都沉淀。鉀、鈉銨鹽硝酸鹽,都能溶于水中間。
鹽酸鹽不溶銀亞汞,硫酸鹽不溶鋇和鉛。碳酸鹽很簡單,能溶只有鉀鈉銨。
3.制氧氣口訣:
二氧化錳氯酸鉀;混和均勻把熱加。制氧裝置有特點;底高口低略傾斜。
4.集氣口訣:
與水作用排氣法;根據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氣體純度大。
5.常見元素的主要化合價口訣:
氟氯溴碘負一價;正一氫銀與鉀鈉。氧的負二先記清;正二鎂鈣鋇和鋅。
正三是鋁正四硅;下面再把變價歸。全部金屬是正價;一二銅來二三鐵。
錳正二四與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記。非金屬負主正不齊;氯的負一正一五七。
氮磷負三與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硫有負二正四六;邊記邊用就會熟。
七、注意集中,容易記憶
從心理學分析,學習時注意力集中,大腦細胞興奮點強烈,對事物的印象深刻,容易記憶。心理學家實驗證明,集中注意力看兩遍材料,比不注意去閱讀十次的記憶效果好得多。因此,教師在上課時要設法培養學生的有意注意,如課前布置預習提綱或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預先思考,以便使學生通過思考,在上課時有意注意教師的講解,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教師還可加強課堂演示實驗或運用多種直觀教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八、不斷運用,鞏固記憶
人腦通過感知、識記保持的信息,再經神經通道聯系分析器運用,每用一次就能使正確的回憶得到強化,錯誤的回憶得到糾正,遺忘了的再進行識記,久而久之終生不忘,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斷使用。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知識不應變成不能活動的貨物,積累知識不能視為就是為了儲備,而要進入周轉,加以運用,才能鞏固,才有效能。”
復習往往很多知識都是前學后忘,對于復習就這樣遺忘知識點是很不科學的,所以要利用必要的重復來加深記憶事物的印象。重復記憶是學生加深考點知識記憶的方式,也是跟遺忘作斗爭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學生復習期間就需要經常回顧筆記,在記住某些知識時常常用默默重復、敘述再現方法來加深印象。
總之,記憶因個人生活環境、教育條件、學習習慣和心理特性不同而有多種多樣的方法。無論哪種記憶方法,只要符合記憶心理特點,從實際出發,必將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