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寧
摘要:初中化學作為一門理論性很強,同時又兼具實踐性的學科,長期以來都受到各大初中學校的重視,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推進以及素質教育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推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方式正在中學興起,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根本目的在于通過引入開放性的教學理念,來進一步將學生學習到的知識與實踐接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關鍵詞:“留白藝術” 初中化學 應用教學
一、引言
教學針對教師而言是一門藝術,在課堂教學進程中教師只有合理地運用教學方式、方法,使得教學變得藝術化,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化。而這些教學方式中最為重要就是留白教學藝術。留白式教學方法是從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中得到的,即“在每個人心靈的深處都有一顆難以撲滅的火花,這種火花能為資金的生命重新帶來希望,重新對自己的人生進行規劃。”這樣的留白教學要求把課堂中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發揮自身的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讓其獨立思考,不斷地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初中生來說,化學是一門理論兼實驗為一體的學科,所以留白藝術在化學中的應用將對改進中學化學教學工作起到較為重要的作用。
二、留白教學藝術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結合
在初中課程體系中,化學作為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主要培養目標是通過自主實驗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物質及其變化規律。但是,在當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首先,由于初中化學課程的內容較多,時間緊張,導致了一些教師對實驗教學的內容重視程度較低,初中化學中的實驗以演示實驗為主,無法讓學生自己做實驗,有的教師甚至缺乏演示實驗,直接將實驗結果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實驗結論。久而久之,學生缺乏對新課程內容進行自主探索的能力,遇到了新問題,就變得無從下手了。其次,有些學校盡管有條件可以開展相關的課程實驗,但是由于擔心學生的安全問題,最終依然是取消了開展課程性實驗。這些學校的擔憂雖然有一定的道理,有的實驗要素是有毒的,有腐蝕性的,不小心會危及人的生命,實驗過程中固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但是完全放棄實驗也存在著預期的教學效果無法達成的可能。因此,為了解決實驗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與放棄實驗對于教學效果的阻礙之間的矛盾,建立起合理的實驗風險防范與規避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以人教版課程系列中的氧氣制備條件實驗為例,不難發現,本課程要求學生所掌握的內容有三個方面,主要是電極的選擇,電解質溶液的選取和反應進行的基本條件,并通過學生實驗使學生真正的掌握此項課程的內容。首先,教師在講臺中向學生展示產生氧氣原電池的組成結構。在學生在明確原電池結構后,將全班的學生分組,利用課前預習的內容組裝原電池,并通過實驗讓學生發現每個實驗小組所組裝的原電池樣式是不同的。此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各自組裝原電池的原理做出分析,并將每組組裝后的原電池進行展示。通過這種方式,使得學生們認識到,由于每個小組所設置的條件是不同的,實驗結果也是不一樣的。通過這種留白教學的方式,可以使學生是在自主學習的情況下掌握了化學的基本原理——反應條件不同,結果不同,并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的實踐經歷,使學生更能感受到化學的微妙之處。
三、初中化學基礎概念教學中的“留白”藝術
由于初中是中學階段課程量最多的階段,所以,在傳統的教學體系中,往往是以灌輸式、填壓式的教學方式為主,特別是在概念教學中,往往所體現出的是教師將本節課中所涉及的相關知識羅列,然后學生對知識進行記憶。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傳統的教學方式,并做過調查與研究,就不難發現大多數初中生對某些知識點的來龍去脈并不清楚,只是在進行機械記憶。但是根據遺忘曲線,隨著課程結束的時間推移,學生遺忘的知識也會越來越多。所以特別是在對一些基本公式及定理進行授課時,面對枯燥的基礎知識,如果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積極的思考方式,給學生留下空白,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那些知識點的來龍去脈,效果會好很多。通過留白教學藝術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一種能夠大幅增加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留白的教學藝術克服了原有的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能夠較好地將教師與學生真正地聯系在一起,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這也是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學習素養的一種極好的方法,學生只有真正搞清楚知識的來龍去脈才能對于這些知識實現真正的掌握。
四、結束語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使用留白藝術原理對課程進行優化,運用空白教學藝術進行初中化學課程的講授,是當前教學改革中的重點之一,同時也符合當前教育發展的要求,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與作用。在這種教學思維的指導下,一方面,學生在課堂中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的思考,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教師也應及時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使學生能夠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學習。
參考文獻:
[1]張海天.新課改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模式初探[J].職業圈,2007,(17).
[2]徐德寶.簡論初中化學中的設疑技巧[J].考試周刊,2010,(57).
[3]高銀花.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實驗探究教學[J].新課程,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