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巍
摘 要:教學是課程實施的根本手段,而課程的實施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故而,教學改革是以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存在的。語文教學改革更是課程改革的應有之義,尤其是小學語文改革更是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有效的小學語文改革對于小學生今后其他科目的學習與在社會的發展均有促進作用。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提出了幾點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思考
一、目標領域:由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到語文素養
我國教學觀念由于深受蘇聯教育家凱洛夫的教育理論的影響,致使我們傳統的語文教學觀念一直限定在“特殊認識活動”內,教師的教學目標知識專注于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傳授與基本能力訓練,只是單單為了完成教材中的內容的講授及在此過程中語文技能的形成與提升,逐漸演化成了教師講解、分析、提問的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讓本該靈活、生動、有趣的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機械、程式化。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這樣的教學方式極其不利于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筆者認為,對此可以采用一些靈動的教學手段,在進行課堂教學中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下冊課文《尊嚴》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前對課文進行一定的預習,正式上課后,抽取一些學生對課文主角進行扮演,以此讓學生深入了解課文人物,從而對其主要思想、故事情節、人物精神有自己的體會。而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率,并且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形成了良好的個性及健全的人格。
二、學習方式: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適當探究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然而若真正要將這些理論切實落實到教學活動中去又該如何把握呢?對此,廣大的小學語文教師極為關心,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與一些調查分析,找到了以下幾點合作學習有效進行的方式。
1.充分自主。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是一個自主建構與個性化的過程。故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學生主體地位有足夠的尊重,讓學生能夠充分地發揮學習能動性,誘導學生選擇最適宜自己的學習方式,通過豐富的閱讀經驗,在閱讀的過程中提升認知水平,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情感,徹底脫離語文教學中“統得過死,牽得過多”的現狀,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權,以學定教、順學以導。例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課文《中彩那天》時,可以要求學生閱讀課文,并且當堂誦讀課文,必須在正確、流暢的基礎上,將自己的感情讀出來,同時還要求學生依據自己的理解與感受提出自己所難以理解或值得探究的地方。學生提出疑問后,教師可以同學生一同解決,抓住關鍵問題,通過教師的指導及幫助對問題進行研讀、體會,從而強化學生對課文的感受。
2.有效合作。合作學習是學習方式的一種。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對于學生之間共同學習、增強團隊意識有著極大的幫助,并且可以加強師生關系的融洽。而如何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需要注意幾點:(1)杜絕濫用合作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并不是適宜所有的教學內容,若不仔細審查,不管需不需要就濫用合作學習,只會致使教學效果低、設計費時等;(2)預防放任合作,教師只是程序化地在學生周圍環視,沒有真正走進學生合作學習中,沒有進行有效的調控與指導學習,直接導致了學生學習效果小,亦反映了教師沒有真正將自己的角色轉換為學生的理解者與參與者,脫離了學生學習;(3)控制盲目合作,要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要綜合考慮學習個體的獨立思考、體驗、感悟這一前提,絕對不能在目的不明、要求不清、指導不利的情況下就盲目進行合作學習,這樣的合作學習只會效果不明顯,甚至更為糟糕。
三、課程資源:學生——最生動的課程資源
課堂教學資源與課外學習資源是語文課程的主要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圖書館等。尤其是依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課程理念更是說明了課程資源對于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如若不然,即使再理想的課程改革也難以落實于實際教學過程中。故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電視、圖書、網絡等媒體設備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課程資源中進行學習。
在新教改的環境下,有一部分教師片面地認為傳統教學方式是腐朽的,而這種認知卻是片面的。教師應正確地認識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真正意義,它并不是對傳統語文教學的全面推翻,而是揚長避短,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要批判繼承傳統語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應如此,方能使教師最大化有效地進行語文教學。
以上就是筆者對小學語文教學進行的思考,作為教育工作者,在積極探索新的教育理念的同時,還要進行一些辯證思考,從而達到最有效的語文教學,使小學生對語文學習更為簡易、充實,這亦促使了我們語文教學走進了新的境界。
參考文獻:
[1]田桂俠.對當前小學語文教育的反思[J].考試周刊,2014(29).
[2]范云貴.對當前小學語文教育的反思[J].新課程學習:下,2014(01).
[3]王要飛.從審美的視角反思新課程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 現代教育科學,2011(08).
[4]趙令令.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有效地評價學生的化學學習[J].考試周刊,2011(49).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