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莎娥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與推進,對于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這必然會引起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關注。結合多年來的自身實踐教學經驗,本文主要從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創新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運用分層次教學法、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完善課堂教學評價等幾方面對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討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人們對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更加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期提高初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數學思維。因此,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就成為擺在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而迫切的任務。
一、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積極動力,學生只有對學習充滿了無限興趣,才能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相比較其他的學科,數學的教學內容是枯燥乏味的,學生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積極性不高等課堂表現。因此,這就需要教師積極的引導課堂教學,積極鉆研教材,把書本上枯燥的知識與現實聯系起來,創設出學生熟悉的、喜歡的教學情境,最大限度的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再講概率的問題時,可以讓學生自制轉盤教具,讓后讓學生親自轉動轉盤,得到概率的知識,也體驗到商場搞促銷活動時其實為了吸引人們的消費。知識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在愉快的教學情境中得到知識。
二、創新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探索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
課堂教學方式不應該是單一的,否則學生容易倦怠,沒有了積極性,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才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部分。教學相長,教和學是相互統一的,教是為了更好地學,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活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特點,積極創造多樣的教學方式,使課堂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解“實數”的時候,可以結合閱讀法和分析法,達到讓學生理解感念的教學目標;又如對“幾何圖形”的講解,以學生展示為主,讓學生動手實踐,才能夠認識圖形的基本結構。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實現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通過各種教學方式,把教學內容簡單化,生動形象化,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得投入到學習中去。
三、因材施教,運用分層次教學法,進一步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接受知識的能力是不同的,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指導方法。有的學生要對其進行嚴格要求,精益求精,因為他的基礎知識扎實,只有嚴格要求才能讓他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更加的進步。然而有的學生要對其進行鼓勵,只要努力了就要積極給予肯定,增強其學習的信心。因材施教是為了更好地鼓勵的學生能夠主動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水平是參差不齊的,不能整齊劃一,分層教學,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展開教學,才能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組建小組,互幫互助,分層設計問題等形式,以此來促使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四、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多媒體的應用在數學教學中更是體現出了它的優勢。數學知識大多是比較抽象的理論概念,學生只單純的依靠教師的講解不能很好地理解,而多媒體就可以通過動畫、文字等功能,把概念的推理過程進行演繹,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學生也能夠在頭腦中形成更加清晰的理論概念。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的一種工具,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師的講解和引導,只有合理利用,充分的結合二者,才能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數學的魅力,對數學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
五、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對于知識的傳授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不能是主體,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比如在新課的講授前,教師可以設計導學案,讓學生對新課知識進行自學,了解這節課的知識點,并把自己在自學時所產生的疑問帶到課堂中去,能更好的集中精力聽老師的講解或者是對老師有針對性的提出自己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的疑問,教師要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要急于告訴學生答案,學生在這個探尋答案的過程中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也使自己感到更有成就感,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完善課堂教學評價,多多表揚、鼓勵學生,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堂評價應該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老師評價、小組評價等,而是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師評多方面的結合,并積極給予鼓勵性的、積極性的肯定,使每個參與其中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初中生正處于成長期,特別期望得到認可與肯定,如果能對成績一般或稍落后點的學生,給予真誠的鼓勵和表揚,會促使他有更好地學習的熱情和自信心。再者課堂評價內容應該多元化,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的評價,學生之間合作的積極性的評價,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思路的評價,學生的思維方法的評價等,評價方法也可以多樣化,不要只是局限在課堂表現上,可以對學生的作業評價,成長記錄等多樣的形式。完善課堂教學評價,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樹立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七、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是一項長期而持久的動態過程,需要廣大師生的密切配合、共同協作,構建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努力完成初中數學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因此,這就要求數學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合理創設教學情境,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完善課堂教學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進而促使初中數學教學變得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廖嫦英.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幾點體會[J].中國數學教育(初中版),2010,(12)
[2]張大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再思考[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09,(10)
[3]賀飛.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初探[J].家教世界,2012,(11)
[4]肖云.淺析有效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和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