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亞鳳
摘 要:新課改之后,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視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情境教學法非常適合小學語文教學,有利于活躍課堂的氣氛,提高教學的效率。對情境教學法的作用和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情境教學;小學語文;應用
一、情境教學法的作用
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利用各種物品、語言,或者是道具來人為地為學生創設出一種真實的環境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比如,在古詩教學中,通過情境的再現,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提高團結協作的能力和精神。有利于提高了學生的欣賞和鑒賞的水平。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大量情感充沛的文章,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相似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和內涵。比如,在學習《親情》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在課前不妨創設一個感恩父母的情境,讓學生來講述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故事,感受親情。
2.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思考
通過創設一些和課文有關的情境,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讓學生更加熱情地主動對問題展開談論,在不知不覺間學習文章的內容,了解文章的內涵。尤其是一些比較科普類的文章,學生有可能不太喜歡閱讀,教師創設探索的情境,正好符合小學生好奇的心理,學生會主動學習。問題的設置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習慣。
3.讓學生在情境中引起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法的目標是教師和學生通過互動來營造課堂愉快的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新的知識。在創設情境的時候,教師需要注意情境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喜歡。比如,在學習古詩的時候,由于是文言文,學生有可能會背誦但是不解其意。教師可以對古詩進行一個意境優美的創設,讓學生感受到古詩所講的內容和表達的感情。比如,在學習《回鄉偶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表演情景劇的辦法,讓學生了解古詩表達的思鄉之念。
小學語文除了認字和遣詞造句之外,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感受情感,學會思考,引起學習興趣,以便于學生的素質全面地發展,情境教學法非常適合當今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
參考文獻:
周芳利.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4(10).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