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洲
摘 要:小學班主任在班級中既擔任教學工作,還要擔任管理教育學生的工作,從學生的特點上來說,班主任具有學生觀,可以更好地管理教育學生。
關鍵詞:學生觀;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
與非班主任教師的教學工作有所不同,班主任除了負責組織、管理班級的工作之外,還要承擔更多的教育責任,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在班里既負責組織管理工作,同時,也擔負著教育學生的工作,尤其是小學生剛剛處于性格養成的階段。學生觀,是指小學班主任在工作中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需要,針對小學生的特點、興趣等對學生進行管理。班主任的學生觀表現為班主任要管理的對象是學生,對學生要有基本認識、基本觀點和態度。
一、小學生有主動性
首先,小學生具有主動性。在實際的小學教學中,班主任往往認為小學生年齡小,沒有自己明確的想法,需要大人給予嚴格的管教,因而班主任很少給學生提供主動的機會,總是代替學生學習、思考等。其次,小學生有自主表達性。小學生也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他們希望能夠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二、小學生有發展性
首先,小學生身心各方面都不成熟,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多方面的需求。班主任的學生觀要求班主任在管理教育學生時充分考慮學生的不同發展需求。其次,小學生的發展具有可塑性,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的潛能是很大的,班主任的學生觀可以對學生的可塑性進行適當地引導、開發,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可塑性,使學生成長為有用的人。最后,小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由于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錯誤,班主任的學生觀可以幫助班主任充分認識這些障礙,與學生一起克服困難。
三、小學生有獨特性
無論是從小學生自身的因素,還是學生成長的環境因素,每個小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獨特性。首先,學生的個性要得到保護。既然每個學生都不一樣,教師在教育學生時就不能用統一的標準要求學生,班主任具有學生觀,可以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保護學生的個性。其次,在保護學生個性的同時,班主任具有學生觀也可以使學生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個性,讓每個學生各自發展。
總之,班主任在教學管理方面表現出學生觀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獨特性,對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讓每個學生都得到適當的發展和成長。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