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杰 曹學藝 曹學泉
摘 要:合作是人類在進步的過程中重要的工作方式,在合作的過程中能夠產生思想的升華和方法的創新。合作需要有一個團隊來完成,在合作的過程中達到做事效率的提升。這種能力在小學教學中如果能盡早地體現將對學生的發展有著很好的鋪墊作用。對團隊意識方向的把握關系到這種意識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教育;團隊意識;探究
團隊意識是一種合作完成工作的意識,大多數時候人們認為團隊合作的意思就是一伙人干一件事這么簡單。但那只是團隊合作的形式,團隊合作的意識是指在團隊合作中遵循的準則和原則。團隊意識方向和團隊形式的區別在于意識決定意識和形式決定形式。
一、分組完成任務的效率更高
小學生在自然狀態下一般會男女分撥進行活動,這種現象恰恰說明了小學生對于人類社會團隊和組合的理解不夠。在小組分配的時候如果能考慮到學生的感受,把男女均勻地分配到組中,那么,不僅僅對于學生建立團隊意識有幫助,更能夠在小學中就建立起學生對于異性的理解和平等的認識。
小學的學習階段學生之間的階級觀念尚不明顯,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不同成績的學生和不同家庭的學生能夠在一起完成一件任務。這樣的狀態能夠在學生中建立起對人的尊重。
二、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促進思想的升華
團隊合作的重要目的除了為了讓學生分組完成工作之外,目的還在于讓每個人在團隊的協作中共同成長。在團隊的協作過程中就涉及工作的分配、任務的分配和人員的搭配。
團隊合作中有關人員分配的方式應該采取去領導化的模式,團隊和團體的區別就在于團隊中的成員是相互平等的。在小學教育中學生尚未擁有一定的領導能力,如果采取的是團體化的管理模式,那么對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并沒有多大好處,反而團隊的去領導化能夠使得每個成員在團隊的合作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達到團隊人員的共同進步。
小學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建立學生對事物的認知和對世界的看法。在這當中團隊意識的建立能夠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中的任務,如果能在團隊意識建立的方向上細細研究,就會發現團隊意識的方向能夠在學生人格和價值觀的建立中起到修正作用。
參考文獻:
韋毅.小學教育專業(本科)課程設置的四個取向[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3(02).
編輯 鄭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