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欽蓉
摘 要:開放式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對,開放式教學更注重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和數學運用的實踐能力。從創設愉悅民主的心理環境和活躍積極的教學環境入手,探究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應用開放式教學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心理環境;教學環境
一、創設愉悅民主的心理環境
創設愉悅民主的心理環境意在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發揮主動性。愉悅民主的心理環境,就是指師生之間平等民主,同時更加側重學生的心理活動,學生樂于傾聽教師的指導,敢于提出問題,敢于回答問題,甚至對一些數學問題提出新的看法。那么,要達到這一目標,小學數學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師在教學語言上要注意多以鼓勵勸導的口氣與學生進行交談討論。學生表現好要直接肯定和贊美,而表現不好的,教師盡量不要直接對學生進行批評,要恰當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其次,在教學活動中以及學生的日常表現中,要多關注學生的性格習慣特點,保證因材施教。
二、創設活躍積極的教學環境
創設活躍積極的教學環境意在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讓學生在課堂上樂意學習,而更重要的就是在課堂上幫助學生發散思維。多媒體技術逐步走入小學教學課堂,為開放式教學法提供了便利。小學生好奇心強,對一些知識的學習往往憑借自己的興趣進行,小學數學教師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利用多媒體進行開放式教學就會顯得游刃有余。小學數學在于啟蒙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抽象思維等。在傳統教學課堂中,由于受課堂教學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數學教師對于很多數學題目,只能給出一種或兩種解題思路和答案。但是很多數學題目是可以一題多解的,存在多種思路和答案。而教師所提供的單一的思路和答案,不利于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發散思維,也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但是運用多媒體教學,卻可以改變這一現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呈現多種解題方式。學生在這種活躍積極的教學環境中,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學思維,從而增強了學習的信心,樂于學習。
開放式教學法克服了傳統教學法的弊端,除了保證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創造更多的條件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上運用開放式教學法,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實踐能力,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丁邦平.開放式教學的理論和方法[J].小學新課標,2010(02).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