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艷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風愈刮愈烈,課程改革是大勢所趨。在這一大背景下,教學對課堂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很難適應現在社會的需要,亟待改變。而開放式教學正是應運而生的一種產物,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開放式教學有著開放性、動態性、全面性的特點。本文針對開放式教學這一新的教學模式做簡單闡述。
【關鍵詞】高中數學? 教學方式方法? 開放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1.086
在當今學校教育體系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依然位于主導地位,它有其存在的道理。傳統的教學模式可以做到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培養人才,提高教學效率,可以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科學知識,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于學生的集體教育,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方便教師進行教學管理和教學檢查等。但是,現代的教育改革要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造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要求課堂教學可以適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要。顯然,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現代教育改革的需要。
近年出現在課堂教學中的開放式教學很好的滿足了現代教學的需要。開放式教學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其“開放性”可以很大程度地彌補傳統教學的弊端。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采取開放式教學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開展:教學目標的開放性、教學內容的開放性、教學手段的開放性、教學環境的開放性。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教學目標的開放性
所謂教學目標,即教育要達到的預期目標,具體來說,便是國家對于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的總的要求。在傳統的教育目標的制定上,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根據教育大綱來制定教育目標。而課堂教學亦是按照教師在備課時制定好的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來具體實施的,這樣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和實際需求。
高中階段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學習的主動性也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在這一階段實施開放式教學,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培養起對學習的的興趣,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同時,開放式課堂教學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達到的效果。
二、教學內容的開放性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尤為重要。教學內容是學生最直接學習到的東西,也會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起直接作用。教學目標的開放性決定了教學內容的開放性。作為教師,尤其是高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需求著眼,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制定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的教學內容,而不是所謂的“一視同仁”。教師在制定教學內容之前,應該就學生的實際需求重新梳理知識結構和脈絡,從中抽取學生需要的知識,并將知識系統化、概括化,以學生最容易接受的形式呈現出來。教師在制定教學內容時還應注意,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接受能力,并將這些作為制定課堂教學內容的依據,根據實際的教學時間、教學任務、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來安排具體教學。就如有些教師在備課時已制定好具體的課時及課時內容,而在實際的教學實施中往往不能按照之前計劃實施,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課時數及課時內容。
三、教學手段的開放性
教師如若想合理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在高中數學課堂上實現開放式教學,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必須綜合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而不應拘泥于單一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可忽略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等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大量系統的知識,使老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檢驗自己的教學效果,以便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方法。但是,為實現課堂教學的開放性,教師還應采用演示法、參觀法等手段使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更為形象、具體、直接、真實的感受,更容易理解所學內容。在開放式的課堂教學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采用多種教學手段的同時,不應只是按照既定目標去實施教學,而應該隨時得到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反饋,以便及時調整教學內容、進度、方式方法等,而只有當教學手段具有了開放性,學生的潛能才能才能得到更好的開發和挖掘,也更容易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環境的開放性
教學環境可分為內部教學環境和外部教學環境,在這里,只對內部教學環境做詳細闡述。所謂內部教學環境,即課堂環境,而在塑造課堂環境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教師如何努力創造良好的課堂環境,顯得尤為重要。無數教學成功的案例告訴我們,輕松、融洽的課堂氣氛,學生往往紀律良好,師生關系融洽,學生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專心聽講;反之,如果課堂氣氛過于沉悶,容易出現課堂紀律問題,不利于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發揮。因此,對于學習壓力本就大的高中生來說,在比較枯燥的數學課堂上,若想更好地實行開放式教學,就必須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創造和諧自由的課堂氛圍。
首先,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因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障,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礎,是實現教學相長的催化劑,同時可以滿足學生的多種需要。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使學生在比較放松的環境中獲取知識,并促進學生的心智發展,帶給學生幸福感和快樂感。但是,師生關系是有度的,若師生關系過于親密,學生便不會尊重教師,教師則會沒有權威,不能很好地把教學內容傳達給學生;但如果師生之間過于疏遠,學生不愿親近教師,教師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次,教師需要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學習加以鼓勵和協助,關心并滿足學生的需要,才能營造出一種民主與平等的氛圍,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才能更近,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教師應善于運用移情教學,將自身的情緒和情感投射到學生身上,感受到學生的情感體驗,并引起與學生想死的情緒性反應,由此產生和諧的心理互動,使師生的意圖、觀點和情感聯結起來,在教育情境中形成暫時的統一體。
學好數學特別是高中數學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學生數學成績提高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任何事物都可以在探索中提高,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加注重學生的自身需要和個性發展需求,從實際的教學情況出發,及時調整教學方向和進度,相信高中數學課堂將會有更大的開放性,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