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院2013年成立了課題組,申請并立項對《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改革與實踐,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將針對該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經驗與體會進行總結,對于不成熟的方面希望可以得到更多測繪界同仁的指導。
關鍵詞: 建筑工程測量,體系改革,實踐
《建筑工程測量》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近年來,隨著現代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及建設工程的大型化、信息化對工程測量學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必須緊密結合測繪科學的發展及其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不斷更新教學內容(特別是實踐教學內容),不斷完善考核評價標準,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以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端技術技能型專業人才。
1.目前《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教學改革目標
1.1目前《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1課程目標不明確
《建筑工程測量》作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但因其應用型和實踐性較強,所以也是該專業的一門核心技能課程。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的教學工作是脫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及該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崗位及崗位技能需求分析的,缺乏明確的課程教學目標。
1.1.2教學課時嚴重不足
目前,很多專業在制定專業課程計劃時,只傾向于專業核心課程,將《建筑工程測量》的理論課時和實踐教學課時進行了壓縮,難以實現教學目標。
1.1.3實踐教學內容陳舊
實踐教學內容仍然以常規測量儀器的操作實習為主,對于實際工程建設項目的方案設計和施測、新儀器和新軟件的接觸較少,難以適應當今測繪技術發展的新需要。
1.1.4考核評價方式單一
多年來,《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的考核方式與其他大多數課程一樣,主要采用“課堂考勤20%+平時作業20%+試卷考試60%”的考核方式,重點考核的是學生對測量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不能反映出該課程實踐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1.2教學改革的目標與實施步驟
1.2.1通過企業調研,確定從工程建設各階段工程測量的典型工作任務及崗位能力需求,確定《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的教學目標。
1.2.2確定與相應崗位能力需求相適應并且符合認知規律的實踐教學內容,并確定必須開設的單項實習項目和綜合實訓項目及每個項目的計劃教學課時數。
1.2.3研究制定《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實踐教學標準(包括每個項目的考核評價標準及評價方式),并依據標準編寫《建筑工程測量實習實訓指導書》。
1.2.4按照制定的實踐教學體系要求,在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相應班級中進行實施,實時總結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及時對實踐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方式、考核評價標準、評價方式等內容進行修定;對項目過程資料進行成果整理并總結經驗與不足。
2.建筑工程測量實踐教學體系改革項目調研
2013年9月~2013年11月,課題組成員深入建筑施工企業進行調研,總結出從工程建設和運營管理的各個階段所涉及的工程測量的典型主要任務如表1.
同時,確定出《建筑工程測量》課程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具有“懂規范、會測量、重質量”的職業崗位能力,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具體如表2.
3.實踐教學內容的改革
在選取實踐教學內容、設計實訓項目時,我們緊緊圍繞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根據施工員、測量員、質量員等崗位能力需求,結合學生現有知識、能力、素質狀況,并參照勞動與社會資源保障部最新頒布的“中級測量放線工職業技能崗位標準”,導入最新《工程測量規范》和《建筑變形測量規范》,突出實踐技能的培養,從課間實驗到集中實訓,從單項技能到綜合訓練,再到第四學期的測量放線工技能培訓及考核的強化、第五學期定位放線實訓的提升、第六學期頂崗實習的實戰環節。
4.實踐教學的組織實施與考核評價辦法
4.1實踐教學的組織實施
建筑工程測量單項技能實訓根據教學進度在課間完成,按照“教師講解→教師示范→教師安排任務→小組討論制定方案→學生現場施測→撰寫實訓報告→小組匯報實訓成果→教師進行成果評價及總結”的教學模式進行。集中實訓為期1周,每個教學班至少安排1名指導教師,每5-6人劃分為一小組,每小組選組長一名。指導教師要隨時解決實習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班長負責督促各組實訓進度及檢查各組考勤并協助指導教師協調并解決實訓相關事宜。學習委員負責檢查各組儀器使用及保管情況并收集各組實訓成果。各小組組長負責小組實訓計劃及成員分工、考勤、填寫實訓報告、撰寫實訓總結。
4.2實踐教學考核評價
實行教學改革項目以來,《建筑工程測量》課程主要采用“課堂考勤10%+平時作業10%+試卷考試30%+操作考核50%”的考核方式,50%的操作考核項目包括個人考核項目(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操作)和小組考個項目(水準路線測量 和地形圖測繪)。
參考文獻
【1】 柳小燕.《建筑工程測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J】.測繪技術裝備,2005,(1)
【2】 柳小燕.工程測量.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1